【摘 要】煙草產業是云南省重要支柱產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帶動效應顯著?;?990~2010年煙草產業數據,重點運用菲德模型分析并具體測度了煙草產業對云南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得出了煙草產業對云南經濟增長效應巨大,但對省內其他產業的發展滲透力不強,本文據此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云南 煙草產業 經濟增長 帶動效應
云南是我國最重要規模最大的“兩煙”生產基地,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其上繳稅利自1987年以來連續數年雄踞全國各行業之冠。有鑒于此,本文意義在于通過對云南省煙草產業的經濟帶動效應進行系統的分析和闡述,分析煙草產業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正確認識其對經濟的直接和間接帶動程度,為在未來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科學決策。
一 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國內學者針對煙草產業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業競爭和產業聚集方面,對經濟增長的效應研究很少。
汪世貴(2001)曾焱(2006)應用產業聚集理論對云南煙草產業聚集問題進行了研究,并且論證了煙草產業聚集對地區經濟的推動作用。認為云南煙草在“橋頭堡”建設中應有所作為,發揮產業集群效應,促進云南經濟發展。
孟樅(2011)從經濟學的角度,應用煙草工業總產值、云南省歷年GDP和煙草工業總產值一元線性回歸模型說明煙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探討了云南煙草業在直接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的收入、財政、創匯效應,間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的效應,認為云南煙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
二 理論模型的構建
菲德模型最初由菲德在1983年提出。本文從改造的菲德模型的角度,以煙草產業為測度要素,將整個社會的經濟部門劃分為煙草產業部門(用1表示)和非煙草產業部門(用2表示)。此模型的構建有三個假設條件:一是煙草產業部門和非煙草產業部門的邊際要素生產率存在差異;二是煙草產業部門的邊際要素生產率要高于非煙草產業部門;三是煙草產業和非煙草產業的產出具有顯著地相關性。在此假設基礎上,得到本文研究需要的回歸方程:
=c1+α( )+β( )+γ( )( )+μ1 (1)
?。絚2+α( )+β( )+ω( )( )
?。龋?)+μ2 (2)
通過方程(1)中估計(dY1/Y1)(Y1/Y)的系數能得到云南省煙草產業部門對全省的經濟增長所產生的全部作用;通過對方程(2)中的θ和δ的測算能計算出煙草產業部門對非煙草產業部門的溢出作用(θ)和相對邊際要素生產率差異(δ)的值。
三 數據說明、計量模型設定與指標測算
1.數據說明
本文的數據樣本選取了1990~2010年的有關數據,這些樣本數據選自于《中國煙草統計年鑒》和《云南省統計年鑒》。本文所用的樣本數所需各指標具體解釋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Y):即GDP,依照當年價格來計算;投資形成總額:投資(I)用各年云南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來代替;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勞動(L)用云南省在崗職工工資總額表示;煙草產業的總產值:云南省煙草產業的產出(Y1)采用云南省煙草工業的生產總值。
2.指標測算與JKZ6frw+7zgXQEKy7nqRrA==計算公式
煙草產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帶動效用的測度模型中具體的指標和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第一,比重計算。投資占GDP的比重(I/Y)=云南省當年I值/云南省當年GDP;煙草產業產出占GDP的比重(Y1/Y)=當年的煙草產業總產值Y1/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Y。
第二,增長速度計算。勞動增長率(dL/L)=(云南省當年職工工資總額-上年職工工資總額)/上年職工工資總額;煙草產業的總產值增長率(dY1/Y1)=(云南省當年煙草產業總產值-上年煙草產業總產值)/上年煙草產業總產值。
3.數據采集及處理
根據對前面所說明的數據指標,最初數據來自歷年《云南統計年鑒》和國家煙草專賣局1995~2010年《煙草統計年報》,并且通過作者計算所得。
四 實證分析
令Z= ,X1= ,X2= ,X3=( )( ),
X4= 。
1.對計量模型(1)式采用統計模型
Z=c1+α?X1+β?X2+γ?X3+μ1 (3)
利用數據,應用統計軟件Eviews 6.0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結果(見表1)。
通過表1知道,回歸方程為
Z=0.0241+0.4681?X2+2.748?X3+μ1
R2=0.762483,AdjustR2=0.697706,數值大于0.5接近于1,說明模擬的計量模型中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并且線性較強,建立的回歸方程的擬合程度效果較好;F=11.77083,其顯著性概率為0.000929,遠小于0.1,通過顯著性檢驗;X2、X3的T值分別為2.875356、3.313128,大于2,拒絕其偏回歸系數為0的假設,故這兩個回歸系數通過T檢驗。X1的T值較小,表明X1對Z的影響較小。在上述分析中,X3的標準化系數為2.748,即煙草產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總帶動效應為2.748,這說明煙草工業產值每增加一個單位,對云南省生產總值的貢獻為2.748個單位。
2.對計量模型(2)采用統計模型
Z=c2+α?X1+β?X2+ω?X3+θ?X4+μ2 (4)
利用上面數據,應用統計軟件Eviews 6.0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結果(見表2)。
R2=0.763443,調整后R2=0.668821,數值大于0.5接近于1,說明模擬的計量模型中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并且線性較強,建立的回歸方程的擬合程度效果較好;F=8.068288,其顯著性概率為0.003568,遠小于0.1,通過顯著性檢驗;X2的T值為2.546145,大于2,拒絕其偏回歸系數為0的假設,故這個回歸系數通過t檢驗。X4的T值為-0.201474,不顯著,接受其偏回歸系數為0的假設,表明對Z的影響較小。X4系數為-0.176365,代表云南省的煙草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帶動效應為-0.176365,說明云南省煙草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滲透力不是很強,甚至為負值。
五 結論與相關政策建議
1.結論
本文通過定性分析,煙草產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表現為直接的帶動效應和間接的帶動效應。直接帶動效應主要從增加工業產值、解決直接就業、上繳利稅三個方面來描述,其體現了煙草產業發展對云南省經濟的增長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煙草產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間接作用表現為產品關聯效應、服務關聯效應、技術關聯效應和勞動關聯效應,其作用較小。
本文利用菲德模型對煙草產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進行計量分析,得到煙草產業部門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帶動總效應為2.748,這說明煙草工業產值每增加1個單位,對云南省生產總值的貢獻為2.748個單位,這符合煙草產業在云南省的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與云南省煙草產業在全國中的龍頭地位相符合的。煙草產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帶動的間接效應為不顯著,說明煙草產業對云南省內其他產業的發展的滲透力較差。
2.對策建議
第一,不斷完善煙草產業鏈。以煙草綜合開發利用為重點,帶動煙草配套產業發展,逐步推進彩印包裝、生物化工、卷煙輔料香精香料三大門類產品。
第二,不斷加強卷煙品牌建設。以產業結構升級為重點,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繼續堅持和深化“做精做強做大品牌、做實做強做大企業”的發展思路,在兼顧品牌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兼顧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的基礎上,依靠原料優勢和自主創新,不斷提升云產重點骨干品牌的競爭水平。
第三,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云南煙草的國際競爭。實行貿易與境外投資相結合的策略,在鞏固東南亞地區出口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非洲、拉美、東歐地區等市場,并且針對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因地制宜地開發適合當地口味的煙草產品,逐步提高云南煙草在世界市場中的份額。
參考文獻
?。?]汪世貴.煙草行業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評價考核體系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2001(3)
[2]曾焱.云南煙草產業定位和反思[J].時代金融,2006(5)
[3]孟樅.云南省煙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效應分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4]G. Feder,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imics,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