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型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主要平臺,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發展規模小、發展波動大和抗風險能力弱等原因,微型企業所能利用的資源有限,市場占有份額低,在市場競爭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融資困難等問題突出。當前形勢下,應考慮在民間力量和微型企業之間尋找聯動發展的結點,化解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
【關鍵詞】民間力量 微型企業 融資
微型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也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主要平臺,更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應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微型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加強民間力量在微型企業融資中的作用。
一 我國微型企業融資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微型企業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我國整個經濟發展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角色。微型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主要平臺,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支持微型企業健康發展對于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升級轉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政府非常重視微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微型企業的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一定的積極成效。例如,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落實支持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進一步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等。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著重強調要加強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2012年2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擴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規模,努力緩解融資困難。其中,要求政府采購中需安排一定比例專門面向微型企業,對微型企業三年內免征部分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另外,政府還要求擴大技術改造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微型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建立和完善微型企業分類統計調查、監測分析和定期發布制度;加快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等級評價工作;落實企業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提高微型企業管理水平等。
但由于發展規模小、發展波動大和抗風險能力弱等原因,微型企業所能利用的資源有限、市場占有份額低,在市場競爭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融資困難等問題仍很突出。2011年12月,廣東省中小企業局、省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局長在第四屆成長型企業投融資高峰論壇論壇表示,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尤為突出,“據我們今年度100家銷售在2000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融資情況抽樣問卷調查顯示,有資金需求但獲得銀行授信支持的目前還達不到1/5。”2012年,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交通銀行合作完成的《2012復旦大學—交通銀行中國中小微企業成長指數報告》對國內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和未來發展作了全面調查和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微型企業的虧損比重顯著高于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的虧損比重高達10.6%,是中小型企業的5~6倍。虧損率水平的差異反映了微型企業經營狀況相對較差,這也使得金融機構更難為微型企業提供服務和支持,從而導致中小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融資難度較高。如何進一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促進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是十分迫切的問題。
二 我國微型企業融資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分析起來,微型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融體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發展不足、信用缺失導致的原因,加上微型企業存在行業分散、規模偏小、抗風險能力弱、抵押擔保缺乏等狀況,使得金融機構開展微型企業金融服務需付出更多成本。
1.微型企業融資渠道狹窄
我國微型企業的融資渠道比較狹窄,主要是依賴業主投資、內部集資和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盡管風險投資、發行股票和債券等融資渠道也被使用,但總體而言,這些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內源融資渠道(內源性權益資本融資渠道和債務資本融資渠道);二是外源融資渠道(直接融資渠道、間接融資渠道和政策性融資渠道)。對于微型企業而言,內源融資方面,自有資金不足,自我積累有限;對于外源融資而言,證券市場準入門檻高,通過間接融資獲得的資金有限,民間融資也有待規范。而一些企業為擴大生產規模、解決資金缺口,在間接融資不暢、直接融資艱難的情況下,要么靠自我積累,要么向民間高息借貸,因此,多數企業達不到融資的目標和效果。
2.微型企業融資能力較差
從企業層面來看,微型企業融資難與其自身缺陷有關。微型企業往往缺乏抵押擔保等基本信貸資料,有的小企業是“家族式”企業,財務制度不規范,信用等級較低,結算大多采用現金交易,銀行賬戶流水非常少,銀行無法掌握企業真實現金流。另外,一些微型企業經營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同時與微型企業信貸配套的抵押、擔保、評級等制度還不完善,而金融機構從信貸資金安全性考慮,嚴控風險,導致審貸環節嚴格,使獲得貸款的難度加大。與此同時,一些微型企業增長結構不合理,相當一部分企業過去是高耗能或高污染企業,這類企業受國家政策沖擊,被關停并轉后一直難以轉型,還有一些企業經營戰線拉得太長,顧此失彼,這也是造成資金鏈緊張的重要因素。
3.銀行業面對微型企業融資的壓力
面對微型企業融資問題,銀行業自身也存在著很大的壓力。一方面,銀行業面臨雙重壓力。在信貸運作中,微型企業相對于大中企業違約率較高,而現行條件下微型企業貸款的資本消耗又相對更大,風險調整后的資本回報率也相對更低,不利于商業銀行發展微型企業貸款業務。而且,在當前穩健的貨幣政策下,有限的貸款規模已經很難滿足既有大客戶的正常融資需要,微型企業在向銀行爭取融資時處于更加不利地位。另一方面,銀行的成本管控是導致微型企業融資難的又一成因。目前,許多微型企業在融資時均存在質押物不足、財務管理不規范,企業信息不透明或難辨別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使銀行放貸風險增加,而且導致銀行放貸成本過高,減弱了銀行業對微型企業放貸的熱情。
三 加強民間力量在微型企業融資中的作用
當前形勢下,一邊是民間游資投資無門,一邊是微型企業融資難,如果能在二者之間尋找到一個聯動發展的支點,將為破解微型企業融資難提供新的契機。在我國正在進行的溫州和珠三角的金融改革實驗中,民間金融就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1.鼓勵民間資本發展村鎮銀行
發展村鎮銀行,讓微型企業不再融資難。但是,在現有的政策框架下,要求大型金融機構作為村鎮銀行的發起單位不太現實。我國不僅地域和經濟總量大,又存在巨大的地區差異和城鄉差別,要想實現基層金融服務的充分競爭,只靠大中型機構恐怕不夠,要考慮發展主要服務微型企業和當地居民的社區金融機構。例如,村鎮銀行。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批準溫州實行金融改革試點,允許當地民間資本組建小型的社區型銀行即村鎮銀行,允許大量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打破金融壟斷,讓民間資本興辦小型金融機構,為微型企業打通投資金融機構的道路。實際上,讓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真正的意義遠不只是資本準入,而是民營作為市場主體之一參與市場競爭所帶來的效率提高,以及進一步實現市場優勝劣汰的生態循環。
2.鼓勵民間資本發展典當行
對于微型企業來說,典當行是一個不錯的融資渠道,典當融資最大的優勢在于靈活、高效和便捷。因此,應當鼓勵民間資本發展典當行,發揮典當行業的短期融資優勢,降低微型企業的融資成本。例如,在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省,97%的典當企業由民間資本投資設立。根據浙江省商務廳的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74.54%的典當企業開展了動產質押業務,業務總計達23.45萬筆,占所有典當業務數的84.78%;全年流動資金周轉5.42次,單筆放貸金額提高到14.74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微型企業的發展。典當作為一種不錯的短期融資理財工具,已越來越多地融入市場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當中。與過去“走投無路上當鋪”完全不同的是,現代的典當行業“救急不救窮”。將手中的閑置商品抵押在典當行換取資金進行新的投資,典當能夠為客戶盤活資金周轉速率,這對于需要資金周轉速度快的微型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3.積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
小額貸款公司作為近來興起的一個熱點,其存在和發展對我國的金融市場有著重大意義。小額貸款公司可以成為聯系大型金融機構和小型企業的紐帶,真正完善我國的金融體系。同時,因為小額貸款公司的服務對象明確為小型公司,可以為許許多多中小型的民營企業提供對應的金融服務,為微型企業融資提供一條新的途徑,從而緩解我國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截至2012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4878家,貸款余額4447億元。僅2012年前三個月就新增596家,平均每月新增近200家。無論從業務規??催€是從擴張速度看,小額貸款公司都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然而,盡管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速,其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卻不可忽視。至少應當在如下方面亟待規范:明確金融機構定位;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建立小額貸款風險分散機制;適時放寬對小貸公司升級為村鎮銀行的嚴格限定。怎樣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決定了小額貸款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以及其能否真正解決當前我國微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謝曉婷、林嵐.中小企業難解資金饑渴,融資渠道似多實少[N].南方都市報,2011.11.18
?。?]趙華杰.民間融資對中小企業的天然適應性[J].當代金融家,2011(2)
[3]張建軍.民間金融助力中小企業融資[N].經濟日報,2012.7.12
?。?]徐杰.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健康發展的建議[N].中國經濟時報,2012.8.1
?。?]趙潔.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研究[J].企業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