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廣大鄉鎮群眾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為了推動鄉鎮文化事業發展,促進和繁榮基層文化,應當建立健全現代鄉鎮文化體系,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宣傳黨的方針路線,傳播先進文化,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的思想素質。基于此點,文章從構建現代鄉鎮文化體系的重要意義入手,對現代鄉鎮文化體系的發展思路進行探析。
關鍵詞:現代;鄉鎮文化;意義;發展
現階段,在大力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基層文化建設的背景下,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逐步形成了一個覆蓋鄉鎮的群眾文化工作網絡,包括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站、文化活動室、文化示范戶等。然而,隨著農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以現有的鄉鎮文化工作體系已經難以滿足農村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同步發展,呈現出文化設施不齊備、經費投入不足、文化站基礎薄弱、文化隊伍素質不高、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單一等現狀,嚴重影響了鄉鎮文化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一現狀,并積極構建現代鄉鎮文化體系,明確其發展思路,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
一、構建現代鄉鎮文化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和繁榮基層文化
構建現代鄉鎮文化體系是為農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內部需求,也是推動社會文化公平發展的重要措施,對于保障公眾基本文化權益有著積極的意義。在我國社會的文化服務體系中,鄉鎮文化是基層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大部分文化產品均以商品的形式進入了流通領域,這就意味著社會文化體系中多以盈利性的經營方式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推動了文化市場的不斷發展。然而,由于文化市場發展尚不健全,存在著市場缺失的現象,所以要求政府必須通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予以彌補。鄉鎮文化體系作為政府彌補市場缺失的主體力量,是促進和繁榮基層文化的有力保障。
(二)有利于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傳播先進的文化
隨著文化多元化、經濟多元化的時代到來,鄉鎮文化站擔負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時代主旋律的重大使命,是為社會發展提供不竭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前沿陣地。鄉鎮文化站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調動起農村群眾參與文化學習、科學學習、技術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農民可以在文娛活動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增強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觀念,進而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徹底根除腐朽封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樹立起講文明、講道德、講科學的現代鄉鎮新風貌。
(三)有利于推動農村文化事業健康發展
現代鄉鎮文化體系以面向基層文化、面向農村群眾為立足點,將文藝工作落實到實處,確立為廣大農村群眾服務的根本目標,有利于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廣大農村群眾在鄉鎮文化員的帶動和組織下參與各種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可以使群眾在文化活動中實現自我提高和自我教育,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提高文化意識,增強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和繁榮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事業。
二、現代鄉鎮文化體系的發展思路
(一)充分發揮鄉鎮文化站的作用
鄉鎮文化站是現代鄉鎮文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是農村文化網絡的構建者和組織者。所以,應當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改變文化站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薄弱的現狀,構建完善的運行管理機構,配備文化專職人員,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公共文化服務的長效機制。鄉鎮文化站要充分發揮核心帶頭作用,組織農民群眾形成一個文化活動群體,并將文化建設納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努力打造一支農村業余文藝團隊,使其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力軍,起到以點及面的導向作用。
(二)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文化活動
為了進一步促進鄉鎮文化體系的發展,可從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文化活動。首先,應將我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其進行宣傳,借此來使廣大農民都能對黨的方針政策和中心任務有所了解;其次,應當充分弘揚社會主旋律,可將農村中發生的好人好事搬上舞臺,并讓農民現身說教,使其他人從中獲得啟發教育和鼓舞;再次,加大對民間文化的挖掘力度。就民間文化而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活氣息,這是農村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對村民們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為此,廣大基層工作者應當從這方面著手,對民間的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如皮影、剪紙、刺繡等等,以文化產業為基礎來提升農業產業,使文化與農業同步發展;最后,應當積極倡導鄉風文明,為農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居樂業的新環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
(三)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加大經費投入力度
鄉鎮文化體系的發展離不開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而想要使文化活動開展的更加豐富多彩,公共文化設施則是必不可少的基礎之一。作為鄉鎮文化服務主要機構之一的文化站,其應當具備面向農民群眾開放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并且這一場所應當是比較穩定且具有一定的規范性。為此,應當加強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應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人口的分布情況、地域特點以及經濟條件等因素,有規模、有計劃地創建一批使用價值較高的文化設施,或是對原有的設施進行完善和改造,修建一個集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文化廣場、現代媒體教室于一身的學習、娛樂、休閑場所,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以此來推動鄉鎮文化體系發展。此外,經費是確保鄉鎮文化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關鍵之一,想要使文化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就必須保證與之相關的經費到位,并做到專款專用,這對于鄉鎮文化體系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還應當充分調動起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不斷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鄉鎮文化建設當中,從而使文化活動經常化、多樣化、規范化。
(四)加強鄉鎮文化隊伍建設
鄉鎮文化干部在推進農村精神文化建設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促進了鄉鎮文化體系的發展。為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鄉鎮文化事業方面資金的投入力度,這樣不僅有利于穩定基層文化隊伍,而且還能進一步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同時還應制定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不斷為群眾文化事業注入新的力量。首先,應加大對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培訓力度,借助培訓使他們了解并掌握當前文化發展的主流方向,進而形成一種為鄉鎮文化發展拼搏的信念和決心;其次,為了調動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可以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將績效與薪酬掛鉤,實行定崗、定職、定責和多勞多得。此外,還應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工作中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使他們在工作過程中沒有后顧之憂,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為鄉鎮文化體系的建設發展貢獻出全部的光和熱。
三、結論
總而言之,鄉鎮文化體系作為全面落實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力量,對于拓展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播層面,擴大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以及提高農村文化工作成效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鄉鎮文化建設必須正確面對當前文化工作存在的問題,積極探尋有效措施改善文化工作現狀,通過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開展豐富多彩文化活動、加大經費投入、建設文化設施和文化隊伍等方式,構建現代鄉鎮文化體系。
參考文獻:
[1]黃麗萍.加強鄉鎮經濟 改善文化環境[J].北方音樂,2011(10).
[2]馬文明.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J].商情,2010(29).
[3]尹家喜.新農村背景下鄉鎮休閑文化建設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19).
[4]鄭曉麗.抓住機遇發展鄉鎮文化[J].戲劇之家,2011(4).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鎮文化體育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