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建設的步伐也不斷的加快,而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對于農村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在這種背景下,農家書屋的建設成為了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農家書屋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政府統一規劃和實施,在農村建立、由農民自己管理,具有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等閱讀視聽文化、具有公益性質的服務設施。文章就主要針對農家書屋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農家書屋;農村文化;突出問題;對策
農家書屋的建設從本質上來說,與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較為相似,而從當前我國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速度來看,農家書屋在流通功能以及管理效率方面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滯后性,與當前農民群眾不斷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農家書屋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功能,同時還應當充分發揮當地圖書館的優勢,廣泛開展“大館帶小屋” 的延伸服務,幫助農家書屋搞好管理工作,不斷的促進農家書屋在農村文化建設中作用的發揮。
一、當前農家書屋建設與管理的突出問題
1.農家書屋圖書的針對性不強
當前,農村書屋中的圖書大多為新華書店代為裝配,因此在圖書種類的選擇方面不夠完善,大部分圖書的針對性不強,在圖書的質量方面也存在著一些缺陷,而且大部分圖書都成為了擺設,因為在圖書的配置方面沒有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與農民的現實需要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即使有一部分突出是處于特別需要而購置的,但是在圖書的內容方面缺乏精挑細選,因此無法充分發揮書屋的作用。
2.管理效率較低,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
從當前農村書屋的管理現狀來看,書屋的管理人員基本是由村民來擔任的。由于農民自身需要干農活,而且在專業知識方面較為缺乏,因此造成了管理效率的低下。一方面書屋的開放時間無法保證,如果管理人員需要干農活則必須要關閉失誤;另一方面對于圖書的具體情況缺乏了解,對于真正有需要的農民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推薦,新到的圖書也無法按照要求進行整理和上架,整體上的管理效率都較低。
3.無法充分利用圖書資源
雖然農家書屋的建立已經基本完成,但是在圖書的借閱率和利用率方面仍然較低,由于大多數農民沒有閱讀習慣,因此很少有農民進行圖書資料的借閱。而受到農村作息時間規律的影響,書屋的開放時間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有限的開放時間內對于圖書資源的利用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另外,有的管理員由于害怕圖書丟失需要承擔責任,就會更加注重對圖書的收藏與保管,卻不愿將書外借。
4.經費緊缺
農家書屋的建設工作以及基本的圖書配置已經基本完成,但是由于受到經費的限制,圖書的數量以及日常設施的配置方面卻不夠完善,尤其是電子音像制品方面較少。從長遠的規劃來看,目前的配置遠遠無法到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如果沒有一定的財政支持,書屋最終也會成為一種擺設,無法發揮作用。
二、加強農家書屋建設的對策分析
1.認真學習成功經驗
南安市在推進農家書屋建設中,實施 "大館帶小屋 " 掛鉤幫扶工作的做法經驗,對于探索農家書屋建設的新途徑, 開辟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的新路子,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重要借 鑒意義。第一,要加強對圖書流通環節的重視,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對于書屋內的圖書資源,要定期進行更換,不斷的擴展,使農家書屋的藏書量和借閱量不斷的提升。第二,注重創新方式,提高書屋的吸引力。 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作用,通過各種宣傳互動使農家書屋真正走入到農民生活中,成為農民科技致富的培訓站、文化知識的輔導站、精神生活的新樂園。第三,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不斷的拓展覆蓋面。在推動農家書屋建設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農家書屋管理服務中心網絡,使農民足不出戶就能夠滿足閱讀需求。
2.結合實際開展各項學習和推廣活動
一方面要促進城鄉聯動、對口幫扶機制的不斷完善,將農家書屋的建設作為一項系統的工程,充分跟獲得黨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的支持與幫扶,建立起完善的農家書屋建設機制。另一方面,不斷的豐富信息載體,創造流動交換的新機制。將農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效率的根本標準,對書屋的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同時增強圖書的針對性,根據不同的群眾需求,定制對口的農家書屋管理機制。
3.提高各項推廣活動的效率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緊密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計劃,及時動員部署,將學習推廣活動引向深入。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負責同志要結合“下基層、解民憂、辦實 事、促發展”活動,深入農家書屋進行實地調研和現場指導,以領導的示范表率帶動學習推廣活動深入開展。第二,堅持典型引路。組織媒體宣傳南安市“大館帶小屋”的經驗做法,宣傳各地立足實際學習南安經驗的新進展新成效,形成加強農家書屋建設的濃厚氛圍。各地要精心選擇和培育一批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典型,給予重點扶持和指導,通過新聞宣傳、現場交流、專題研討等多種方式推 廣典型經驗,使各地各單位學有目標、做有遵循。第三,強化督促檢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農家書屋檢查指導工作,了解掌握學習推廣活動開展情況,推動各項任務落實。
4.優化隊伍知識結構
加強人員隊伍結構的優化,是保證農家書屋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活動的中心部分,因此在農家書屋管理隊伍的選拔與培養方面,首先就應當選擇文化素質較高、責任心強以及熱衷于公益文化事業的人員,并且要保證具有重組的時間,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夠成為書屋的管理人員。其次,要對圖書管理人員的形象以及業務進行系統的培訓,管理人員的形象與精神面貌,對于農民讀者有著重要的影響,具有熱情、專業的職業形象,能夠增強農民對管理人員的信賴感,而且也能夠為農民群眾的閱讀提供更多可參考的建議。同時,對于農家書屋的操作業務流程,也需要進行系統的培訓,包括圖書分類、圖書借閱以及圖書保管等。總之,高素質的人員隊伍是充分發揮農家書屋作用的基本保證。
三、結束語
農家書屋的建設工程是新農村建設與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加強農家書屋的就愛你設,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保障,也是促進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舉措,在促進農村經濟與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 當前,我們應當始終堅持與農村發展戰略相一致,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不斷爭取社會的大力支持,使廣大的群眾能夠在家鄉享受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務,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家書屋建設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梁成林,劉擁軍,羅梅."農家書屋"建設的三個重點[J].出版發行研究,2007(02).
[2]張敏.農家書屋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1).
[3]朱川連.農家書屋建設調查分析報告[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8(04).
[4]鵬濤.基于公共信息服務視角的我國農家書屋建設[J].圖書館,2009(03).
[5]林銳君.經濟欠發達地區"農家書屋"建設現狀與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10(08).
[6]擺建紅.縣級圖書館應在農家書屋建設中發揮的作用[J].圖書與情報,2011(03).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文體新局非遺保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