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動畫形象在競爭中缺乏競爭力。提高我國動畫角色設定的世界認知度,將我國傳統元素與動畫角色造型理念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創作出更具中國特色的富有文化性、藝術性、趣味性的本土動畫角色是我們現在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傳統元素;動畫;角色;設定
影視動畫中角色造型設定在整個動畫片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動畫片中角色造型設定能夠充分傳達出影片的整體制作風格,并且決定著動畫作品的成敗。成功的動畫造型設計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從某種角度來說動畫片中的角色造型相當于傳統影片里面的演員,演員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影片的收視率。米老鼠、柯南、尼莫等這些成功的虛擬動畫角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下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動畫形象在競爭中缺乏競爭力,提高我國動畫角色設定的世界認知度,將原創動畫造型設定與我國傳統元素相融合,打造具有中國特有的動畫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傳統元素與動畫作品
(一)中國傳統元素在國產動畫中的應用
水墨繪畫、皮影、民間剪紙、戲劇臉譜、門神年畫、木偶劇、敦煌壁畫等藝術是我國傳統元素的基本藝術表達形式。這些應用范圍廣泛,應用方式靈活的中國元素具有濃郁的裝飾趣味,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心理和內在的民族個性。如動畫作品《小蝌蚪找媽媽》中小動物造型均是取自齊白石先生筆下的水墨造型。其特點就是簡潔、單純和質樸;動畫作品《牧笛》表現了人與物、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由于故事本身就帶有濃郁的中國鄉土特色和江南水鄉的韻味,同時在人物和場景造型上模仿了我國著名山水畫家李可染的繪畫風格,巧妙地拓寬了故事的空間感;《哪咤鬧海》中的人物造型,吸取了中國門神畫的精粹,塑造了一個不平凡的少年英雄形象。整個動畫片中的人物造型設計采用裝飾的風格,簡約的線條配上民間常用的五方色,使人們感到很新鮮,同時又充滿了傳統藝術的韻味;此外,戲劇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以富于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動畫片《驕傲的將軍》中的將軍就是借鑒了京劇中的臉譜與動作,配合有節奏的戲曲鼓點使角色的動作新奇優美,充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特色。可以看出這些經典的動畫作品中無不體現出傳統元素的烙印。
近些年傳統元素這一二維的平面表達藝術形式也直接推動了我國FLASH動畫的發展。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快樂驛站》欄目,提出了打造中國特色動畫的新模式。用動漫手法演繹經典的小品、歌曲、評書、相聲等作品,在制作過程中延續中國元素、中國風尚,不但將觀眾耳熟能詳的優秀文藝作品以動漫的形式呈現出來,還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動漫表現形式完美的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中國色特的動漫新路。其中“剪影中國”系列,借鑒了皮影戲和剪紙藝術的表現形式,使畫面帶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感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如《武松打虎》、《關公戰秦瓊》等,“涌動中國”系列則借鑒了中國泥塑的表現形式,使動漫形象充滿立體感,人物活靈活現。隨著欄目的推廣《快樂驛站》還將嘗試著將水墨、雕刻、書法、年畫、木刻等更多的傳統元素植入到欄目中,創作出屬于中國特色的本土動畫。
(二)、中國傳統元素在國外動畫中的應用
隨著中國在世界上認知度的不斷攀升,中國優秀的傳統元素也受到各國人民的青睞。運用中國文化元素發展本國動漫事業的狀況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日本的《亂馬1/2》、《七龍珠》,以及之后的《中華一番》、《煌如星風花雪月系列》和《李冰之陰陽界傳奇》等影片里都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元素。美國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發掘中國元素,迪斯尼公司制作的《花木蘭》系列就是代表。這部改編自中國傳統經典故事《花木蘭》的動畫影片,巧妙的將現實的內在立意與賦予神秘色彩的東方經典傳說相結合。不同于迪斯尼常見動畫風格不同,影片整體風格借鑒了中國畫的一些技法,虛實結合,工筆水墨結合,意境悠遠,頗富東方韻味。在電影《功夫熊貓》中,夢工廠成功地將眾多的中國元素融入其中,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中國武俠世界。影片通過插入仙鶴、龍、面條、禪學思想等一些物質符號和精神形態,從角色設定到文化思想無不顯示出影片對中國傳統元素的嫻熟運用,向世界詮釋了中國的獨特文化,體現了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文化。
二、中國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所面臨的問題
隨著《冰河世紀》、《功夫熊貓》等經典影片的登陸,中國動畫已丟失了應有的受眾群體。大部分的新生代人群看著外國的動畫和漫畫書長大,一味的追求國外的品牌,盲目的去了解國外的民族文化和風俗,一味的摹仿西方造型的風格和樣式。卻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了解得少之又少,對中國民族文化風俗、民間藝術和中國水墨藝術只停留在表面層次的認識。將外國動畫角色形象及其文化融入到我自己的情感生活當中。加之現有動畫設計人員良莠不齊在進行創作時沒有從我國傳統元素中吸取本民族的精華,一味的模仿美日風格使得本土文化特征在動畫造型中得不到有效的傳播,導致受眾群體的意識形態領域將產生不良的后果。
三、如何塑造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新型動畫造型
(一)確立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和文化歷史,走本民族獨特的藝術之路,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由此塑造的動畫角色必然能夠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及國際上的認可。水墨動畫的成功就是我國早期確立藝術風格的探索,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制作中,那種虛實、黑白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角色造型使動畫片的整體藝術風格具有濃厚的華夏色彩。除此之外泥塑、皮影等幾千年形成的中國本土傳統造型形象還有很多 ,并有著渾厚的受眾群體。將這些傳統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好,在動畫角色造型中合理應用是對本土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的繼承,能更好地確立我國動畫產業的藝術風格。
(二)人物角色設定應獨具本土特色
在動畫角色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元素是視覺美學的要求。首先,中國傳統元素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體現。傳統元素中的剪紙、年畫、戲曲等,都是中國傳統的優秀元素,他們在本質上都是美的,因而對它們的應用可以增加動畫的視覺美感。其次,中國傳統元素歷史悠久,流傳年代久遠,經過一代一代的人的傳承與發展,不斷改進與創新,流傳下來的是經得起考驗的,是被大家廣泛所接受的具有美感的元素。因而說,在動畫角色設計上應用這些傳統元素,可以增加動畫作品的視覺美感。
動畫的角色設計是動畫創作的靈魂。而不同的動畫的造型卻是各具特色,動畫角色的面貌、衣著、動作的不同,也將揭示出人物所處的環境與人物的氣質、性格的差異。在人物角色設計中應用入中國傳統元素,它能使人物角色具有鮮明的個性,整體感覺古樸厚重,生動有力。如動畫片《花木蘭》中,木蘭的造型借鑒了我國江南女孩的模樣;片中黑風的角色,借鑒了中國漢唐時期的馬匹藝術造型風格,寫意神駿,也是該片一大亮點。影片《秦時明月》以大秦帝國為背景,影片中角色的造型從其獨特的發型、面貌、服飾設計等獨具特色,是動畫角色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元素的典范。
(三)動畫角色與觀眾需求相統一
動畫作品與電影、電視劇一樣,都是影視作品,只不過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應根據市場需求正確定位打造觀眾需要的動畫角色。部分偶像劇作品的成功,是因為導演將偶像劇演員的模型塑造、生活經歷與視聽者有效的聯系起來,打造觀眾需要的角色。影片《秦時明月》中的角色塑造受到喜愛國產動畫和武俠人士的青睞;影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可愛的角色造型深受少兒觀眾的喜歡。此外,《喜羊羊與灰太狼》還將觸角伸向了成人群體,反派角色灰太狼在老婆紅太狼面前“好老公”的形象,其屢屢受挫卻堅持不懈的捉羊精神也令許多打拼奮斗的年輕人頗有同感;FLASH動畫《快的驛站》將觀眾熟知的優秀文藝作品以動漫的形式呈現出來,將小品、戲劇、相聲、雜技等觀眾進行整合,在已有的中青年觀眾基礎上得到了擴展,走出一條中國色特的動漫新路。
四、結束語
我國傳統藝術經過幾千年的錘煉,有著不同于任何民族的深厚底蘊。傳承和發揚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元素并在動畫造型設計上得以展現是對傳統元素的繼承和新表現形式的拓展。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動畫造型設定有效地結合起來,吸取傳統美學精髓,融合現代動漫表現技法,創造出帶有中國符號的視覺風格和視覺表現形式,是國產動漫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延續,也是中國原創動漫打開世界市場的新途徑。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文化廳藝術規劃課題,課題名稱:影視動畫角色造型設定研究,課題編號:11B051
參考文獻:
[1]翟翼翚.影視動畫造型設計[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2]程庸,若隱.中國元素[M].東方出版中心,2009.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