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歐陽修能夠成功引領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不僅是因為歷史給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而且和他自身的文學信仰和主張、剛直果敢的斗爭精神、獎掖后進的崇高品格緊密相關。
關鍵詞:歐陽修;領導;詩文革新;原因
歐陽修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及深遠的影響,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成功領導了北宋著名的詩文革新運動,歐陽修能成為這次波瀾壯闊的文學革命的領導者,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歐陽修時代的北宋文壇亟需一個詩文革新的領袖人物
北宋初年,文壇承襲晚唐五代綺靡文風,流行駢文。這種文風講究對仗,聲律,藻飾,一味追求形式華美、內容空洞浮靡,嚴重脫離社會實際,引起人們強烈不滿。一些進步的詩人、作家嘗試改變這種文風。到了歐陽修的時代,要求文學反映現實的要求越加強烈,這種駢儷的文風雖已日漸衰微,但影響仍在。而且由于詩文革新派矯枉過正,出現“太學體”。這種文體以斷散拙鄙為高,怪誕詆訕、流蕩猥瑣,完全與駢體文唱對臺戲,是宋初以來險怪奇澀傾向登峰造極的發展。“太學體”在當時影響極大,已經成為阻礙北宋詩文健康發展、乃至政治變革的重大問題,改革這種文風已經勢在必行,這就要求出現一個領袖人物引領詩文革新運動,這個重任歷史地落在了歐陽修的身上。
二、歐陽修成功領導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原因
(一)對韓文的推崇成為引領有宋一代文壇新面貌的思想基礎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之風,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中唐后,由于缺少力能扛鼎的大家,古文運動自晚唐至宋,逐漸衰微,駢體文又死灰復燃,唯美主義、形式主義成為文壇主流。五代宋初,古文衰微到銷聲匿跡的地步,韓愈的書當時亦是無人問津了。
歐陽修十歲時偶得《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從此就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文。歐陽修說:“韓氏之文之道萬世所共尊,天下所共傳而有也。”( 《記舊本韓文后》) “讀而心慕焉,晝停飡,夜忘寐,苦志探賾,必欲并轡絶馳,而追與之并” 。(《宋史·歐陽修傳》)崇尚韓愈文風為歐陽修后來成為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刻苦學作古文為引領詩文革新運動增強了斗爭的能力
科舉考中后,歐陽修在洛陽為官三年期間研習《昌黎先生文集》,虛心求教,勤奮為文,散文創作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打下了深厚的古文根基,也為他能夠創作出足以表率當時的“古文”奠定了堅實基礎。
歐陽修在文學創作上一向精益求精。他常常將寫完的詩文“貼之墻壁,坐臥觀之,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宋·何子楚《春渚紀聞》)歐陽修反對華而不實、繁縟堆砌的文體,強調對題材的取舍剪裁要意深言簡,在藝術表達上則要生動形象,這個原則歸納起來就是“簡而有法”。
在內容上,歐陽修的創作貫穿著古文運動的思想精髓——文以載道、文以明道。而這一時期的政治革新就是經世致用思潮最充分的實踐,歐陽修的政論文也就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學做古文增強了歐陽修與駢文和“太學體”斗爭的能力,堅定了斗爭的決心,為歐陽修引領詩文革新運動做好了充分的自我準備。
(三)政治坦途為引領詩文革新運動提供了的有利契機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作為宋王朝思想文化建設的一部分,與當時政治方面的改革相互關聯,所以必然是自上而下、依靠政權的力量推進的運動。公元1057年,歐陽修受命任禮部知貢舉(科舉考試第一主考官),大刀闊斧地改革科舉考試的積弊,他嚴格規定應試文字必須言之有物、平易自然,堅決抵制駢儷文風和“太學體”,規定凡是險怪奇澀的文章一概不錄取,這是對當時文風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引領方式。
(四)不畏強暴、剛直果敢的戰斗精神成為引領詩文革新運動的有力保證
由于歐陽修反對“太學體”堅決徹底,多次遭受精神恐嚇及人身威脅,那些被黜的“太學體”高手在發榜之后群聚詆斥,專待圍攻,更作《祭歐陽修文》投至其宅,并對他進行造謠中傷。但歐陽修不畏強暴,剛直果敢、有始有終,頂著巨大壓力,將改革進行到底。由于歐陽修的不懈努力,考場文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并對整個社會文風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歐陽修主考貢舉的嘉祐二年,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有標識意義的年份,它標志著中唐以來的古文運動取得了最終勝利。從此以后,文壇之風幡然轉變,人們紛紛尋找漢、唐古文誦讀,韓愈、柳宗元的文集又重放異彩,古文運動由此蓬勃發展,以波瀾壯闊的聲勢扭轉了形式主義文學的逆流。“文格遂變而復古,公之力也。”(歐陽發等述《先公事跡》)
(五)在文人群中的強大號召力成為成功引領詩文革新運動的重要因素
作為一代文宗 ,歐陽修在當時的文人群中具有強大的號召力,以其卓越的詩文成就引領一代文風。“文章一出,天下士皆向慕,學之猶恐不及,使得一時文風大變”,“四十年間,天下以為模范。”(歐陽發等述《先公事跡》)“天下翕然師尊之。” (蘇軾《居士集敘》)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歐陽修把提拔有識之士作為自己必須擔當的責任,培養提拔了大批杰出人才,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六人,竟然全部出自歐陽修一門,程顥、張載等人亦都是經歐陽修慧眼識珠,大力提拔才脫穎而出的。這些優秀的弟子們追隨歐陽修的文風,作為詩文革新的中堅力量和有利的推動者,保證了運動繼續蓬勃發展,這是歐陽修成功領導詩文革新運動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作者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