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下學習型、創新型的社會,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無疑給外語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多媒體網絡輔助下的交互式教學模式則極大地增加了課堂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勢必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文章分析了交互式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和特點,提出了依托多媒體網絡平臺的交互式英語教學模式的優越性。
關鍵詞:傳統教學模式;交互式教學模式;多媒體和網絡;自主性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仍然只重視對現成文化知識的傳授,“灌輸式”教學占據著支配地位,課堂氣氛沉悶,教學過程單調乏味。“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現象還嚴重地存在著。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無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不會學習,被動學習,學習效率低下,這些既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礙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沉悶被動的學習氛圍也讓教師對教學失去了激情和信心。
而教育部最新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明確指出,“各高等院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有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可見英語教改的中心內容在于轉變師生的角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并利用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改進單一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一、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背景
交互式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理論、交際教學法理論、可理解輸出假說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等作為理論依據,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綜合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通過教學主體與教學條件、課程理論與實際應用、個體發展與社會環境等交互途徑,激發教學潛力,深化教學理論,拓展教學能力,提升教學價值。是目前西方所普遍采用、推崇的教學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實現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向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方法轉變,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西方學者從二十世紀70年代起便開始了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國內的學者也開始注意到此模式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迄今為止此模式在外語教學中正在向深入、系統的方向發展。
二、信息時代賦予英語教學的優越性
二十一 世紀是一個信息科學與多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特別是計算機網絡的廣泛使用,使得外語教育必須實現現代化、多元化從而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外語人才的需求。而近幾年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教學軟件的開發,使一種全新的蘊涵人類智慧的網絡文化隨著信息技術向教育領域的擴展而逐漸滲透到外語教學中。多媒體網絡教學利用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音頻一體化界面加大了對學生的感官刺激,使得教學變得形象化、立體化,和生動化,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輔助平臺為自主學習、學籍管理、教學管理、教學評估、信息查詢、網上提交與批改作業、信息反饋等提供服務。
三、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交互式英語教學
多媒體能夠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傳統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填鴨式”的,教師以灌輸為主,教學形式只是單一的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不僅學生學得苦,教師也教得累,學習的成績與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設想,利用一些電腦軟件從網上下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精彩材料,制成學生喜歡的課件。比如以形象生動、色彩豐富的圖片擴充學生的詞匯量;以精美的flash片斷訓練學生的視聽能力;讓學生欣賞學生喜愛的電影,從而提高視聽能力。多媒體的表現力強,信息量大,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積極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向縱深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交互式教學模式,讓教學主體學生擔任具體學習項目的實施者、探究者和學習者的角色,而教師則從單純的語言知識講授者,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學習策略的指導者,語言實踐和課堂“匯報演出”的導演、學習的推進和評測者。教學模式的基本學習組織,是按照教學需要靈活組建的學習小組。提倡綜合采用問題討論、情景模擬、角色表演、故事接龍等有利于參與者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共同進步的教學方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以任務為中心的有目的學習或合作性的學習,并在輕松的氣氛中參與語言學習所必要的交際活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培養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
同時學生還要進行網絡課程自主學習,課程采用語速控制、語音識別、錄音比較、人機對話等國內外頂尖教育技術的優勢,直觀地展示學習內容和要求,構建內容豐富的語言交流的仿真社區,為學生提供了盡可能全面的學習與訓練機會。以國外生活為話語背景或者是最新原版錄音錄像,語言地道、純正、鮮活而又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感受,深受學生歡迎。同時教師能夠通過網絡平臺監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時間,更好的督促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和學生還能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互動,如提交作業,答疑解惑等。
四、總結
筆者對本校11級交互式模式下的學生發放了300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5%的學生認為基于對媒體網絡技術的交互式教學模式對其英語學習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約90%的學生認為此教學模式在幫助其通過四六級考試方面有明顯或一定的作用;超過97%的學生愿意繼續此教學模式。
總而言之,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交互式英語教學模式能充分激發教學主體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它鼓勵教師變常規教學為創新教學,激勵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促使其他參與主體的態度變漠不關心為密切關注。在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大學教育中,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具有創新性、靈活性和社會適應性,借助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必將實現大的跨越,更有效的為社會培養素質高、能力強、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翠娟. 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交互模式應用[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2]王 力.論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運用[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 (01).
[3]陳丹丹.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學英語學習調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2).
[4]張建波. 交際教學法:走出傳統英語教學的困境[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12).
[5]高紅. 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發展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陸 萍(1980-),女,青海人,本科,講師,青海大學,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和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