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隨著社會對人才培養要求的提高,現有的實驗教學已經不能滿足要求。通過總結專業實驗教學模式、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基于專業培養目標和學校實際情況,提出了新形勢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實驗教學;改革;實踐
一、引言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學科是一門綜合建筑、機械、電工電子技術形成的工程技術學科。建筑環境與設備專業(簡稱“建環專業”)畢業生具有暖通、空調、燃氣供應、建筑給排水等公共系統,建筑熱能供應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的能力。本專業具有很強的技術型、實踐性、社會性和創新性。我校建環專業在強化理論基礎,挖掘學生創新潛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方面進行了積極地實踐。實驗教學是高等工科院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針對本專業實驗教學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認真總結和思考。在修訂2006版本科培養方案之際,對本專業實驗教學進行了細致地研究,對實驗課程體系,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和整體優化,切實促進了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原專業實驗教學狀況
?。ㄒ唬┧枷肷?、形式上不重視
工科院校當中普遍存在著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重知識、輕能力,重書面考核、輕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致使學生缺乏創造性、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直以來,實驗教學內容往往只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驗證。學生做實驗只是按照程序驗證原理和定律。在教學組織上,實驗教學只是注意如何更好的配合理論教學,不單獨設課,導致學生不重視,應付了事。在教學體制上,實驗課不單獨考試,不單獨占學分,這樣使學生在思想上就認為實驗課可有可無。最終很難起到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學時比例失調
在舊的培養方案當中,沒有專門的實驗實踐課程,一般的專業課程中實驗教學學時只有4學時,占總學時5%-10%之間,學時相差懸殊。學生動手操作,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少。當今建環專業出現了很多新技術、新設備,而理論教學內容已經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實驗儀器和實驗內容更是落后。由于實驗課時少,無法給學生提供創新和實踐的時間和機會,因此很難達到應用型人才培
養的要求。
?。ㄈ嶒灲虒W內容單一
原來開設的專業課實驗往往都是基礎性實驗,內容單一,綜合性和設計性差,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如煤的發熱量測定、換熱器效率測定等。實驗內容的更新緩慢,實驗設備操作方法單一,不具備可調性、設計性。實驗教學內容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寬闊的實驗學習和實踐的空間。
?。ㄋ模嶒灲虒W形式單一
長期以來,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驗課,都采用“填鴨式”教學形式。老師手把手的教,學生只要手拿實驗指導書,按照既定的步驟就能完成實驗,整個實驗過程都在計劃當中。長期下去,學生自主創新和獨立研究的機會和空間也逐漸變小。
?。ㄎ澹嶒炘O備落后
我校建環專業辦學始于50年前的中專時期,長期以來,實驗設備少且更新慢。設備的技術含量遠遠落后專業目前的水平。學生缺乏對新知識、新技術、新儀器的掌握和使用。原有的硬件設備很難滿足設計性、綜合性和創造性實驗的開展。
因此,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基于專業培養目標和學校實際情況,對實驗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三、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一)突出實踐教學地位
對本專業教學模式加以改革,突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成績考核以試卷考試與實際操作并重。改革的重點為相應地提高實驗課程的學時,固定專業課程中實驗成績所占比重,并且規定實驗成績不及格,其相應理論課成績取消。
?。ǘ嫿▽嶒炚n程體系
對本專業實驗內容設置進行了研究,按照“寬口徑、厚基礎、能力強、素質高”的改革方向,遵循組合合理、操作可行、節省投資的原則進行。加強綜合性及設計性實驗的力度,重新構建了本專業的實驗課程體系,對實驗課程進行了重新設置,并編寫了實驗課程大綱。新實驗教學大綱重點優化實驗教學的內容和結構,減少演示、驗證性及重復性實驗。
?。ㄈ﹥灮R傳輸模式
由“教師教,學生學”改變為“學生學,教師輔”的知識傳輸模式。改變過去從書本直接到大腦的空對空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立足學校實際,尤其是利用建環專業現有實驗條件,開設設計性實驗,通過動手實踐、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ㄋ模嶒灲虒W設備更新
實驗是理工科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而實驗設備是實驗教學環節重要的工具和載體。本科教學評價以來,學校購進了一大批實驗設備。實驗室的器材和設備得到了很大的更新,極大地提升了使實驗教學的硬件條件,為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設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基礎。
?。ㄎ澹┱{整實驗內容
以培養能力為重點,以提高素質教育為目標。優化實驗教學的內容和結構,減少演示、驗證性及重復性實驗,創造條件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獨立地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操作、實驗數據處理和實驗結果分析。使學生還要具有一定研究性實驗的能力。新專業實驗課設置方案見表1。
?。╅_設綜合測試課程
為了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開辟了一種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單獨開設實驗課,獨立學分,定義為“建環專業測試實習”。這門實驗課程把建環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供熱工程》、《鍋爐與鍋爐房設備》、《空氣調節》和《制冷技術》等專業的實驗綜合起來,作為一門獨立的實驗課。優點為系統性和綜合性強,貼近工程實際。測試實習的每個實驗內容,都是在教師給定題目或范圍、提出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綜合實驗。比如供熱外網水力平衡調節測試,空調機組節能運行控制測試等。老師給出每項測試實驗要求達到的基本要求。學生可以自由組合或老師指定每2~4 人一組,根據測試要求,查閱相關資料,選擇和確定測試設備,撰寫測試技術方案。教師審定測試方案,測試過程老師全程監督指導。測試結束后,舉行答辯,共同交流測試實習的成果。經2006級學生運行效果看,綜合測試實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隨著科技發展的不斷進步和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建環專業傳統的實驗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要,改革已勢在必行。結合新形勢下學校辦學定位,大力加強實驗教學環節,探索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人才培養模式,使實驗教學在我校素質教育中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畢月虹.建環專業創新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09(6).
[2]毛前軍.高校建環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實驗室科學,2006(3).
[3]陳世強.建環專業測試技術實踐教學環節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
(作者簡介:潘 亮(1978-),男,漢,吉林樺甸人,碩士,講師,長春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主要從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