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并提出“健全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形成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局面”。在黨的建設上,我們始終堅持以一體化的理念和思路謀劃推進基層黨建工作,著力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為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打造科學發展新優勢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同下促進發展一盤棋,黨建工作必須圍繞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大發展來開展
促進地方發展是黨建工作的根本歸宿和必須承擔起的職責使命。一要在激發干群斗志上求作為。面對異常艱巨的發展任務,宣傳工作要牢牢把握主基調、弘揚主旋律,大力提升干群的精氣神。要把黨委政府的最新工作思路、工作舉措宣傳到位,大力宣傳全面小康建設進程中的先進典型和優秀做法,真正把廣大干群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抓工業、抓項目、抓民生等工作上來。要全面加強黨對宣傳主陣地的組織領導,加強對報刊輿情、廣電輿情、網絡輿情的正面引導和管控責任,努力把不良的輿情影響降到最低、把阻滯發展的不利因素減到最少。二要在提升干部能力上求作為。人才決定事業成敗。組織工作要圍繞全區發展大局,努力為發展選人才、配干部。要牢固確立“德才兼備選拔干部、工作一線鍛煉干部、重點工作發現干部”的用人理念,重用那些做出突出貢獻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氣的干部,鼓勵那些老實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懶散拖拉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風行事的干部,抵制那些投機鉆營的干部,把更多的精兵強將配備到發展一線,讓更多的干事創業者在地方發展的大熔爐里錘煉、成長。要注重干部專業知識的強化,尤其對于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城市經營方面的緊缺人才要花大力氣重點予以培養,著力打造一支專業過硬、素質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級人才隊伍。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把地方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群眾發家致富的領引者、統籌城鄉發展的推動者、黨的方針政策的踐行者、社會和諧穩定的維護者。三要在改進干部作風上求作為。各級干部要把改進工作作風、提升自身形象作為一道必修課,在務實干事、高效干事、廉潔干事中成就精彩事業和光輝人生。健全權力制約機制,構建嚴密監督網絡,減少權力尋租的機會和空間,有效防范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全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四要在維護社會和諧上求作為。要堅持以源頭8RJo7BS8Ubm3crNeSs+pYjvIY03pd8lh6SW30qq+Wik=預防為重點,以強化調處能力建設、提升調處質效為目標,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進一步鞏固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加快社會管理創新,努力探索更加實用、高效的社會管理方式、方法,創造更多鮮活的工作經驗。
二、同唱創先爭優一首歌,黨建工作必須圍繞提升地方影響力和知名度來開展
地方黨建工作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創造更多的特色亮點工作,讓黨建工作成為地方發展耀眼的明星。一要爭進位、進前列。黨建工作大有可為,也應該大有作為。要在更高層次上找位次、看不足、定措施,要致力更大范圍爭一流、更大范圍爭先進的奮斗目標,力爭黨建工作為地方爭得更多的榮譽和獎牌。二要創特色、塑品牌。基層黨建工作有很多好做法、好思路,平日里要注意提煉和總結,對實踐中行之有效、又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創新性的做法要及時總結宣傳,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盡快形成體現地方特色的亮點工作。要努力創建工作品牌,用品牌效應帶動工作水平的提升。三要重民意、惠民生。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黨建工作的價值取向,把實現和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最終目標,多做暖民心的好事實事,以實實在在的舉措贏得群眾的支持和信賴。
三、同樹創新實干一面旗,黨建工作必須圍繞開創新局面來開展
黨建工作不能因循守舊,更不能固步自封,而要把握時代潮流,緊跟發展節拍,以嶄新的形象、過人的成績成就新的輝煌。首先,要以更寬闊的視野來謀劃工作。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宣傳、組織、紀檢、政法等部門要主動適應發展需要、群眾期盼,站在全區發展的大局來謀劃工作。要積極解放思想,在選人用人、查案執紀、宣傳教育、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各個方面,只要是發展需要,只要不違背大的原則,都可以大膽地突破和創新,走出一條更好更新的發展路子。其次,要以更務實的態度來推動工作。要把是否有利于促進地方發展、有利于提升地方形象、有利于致富百姓作為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向服務重點工程、重點項目轉變,要把項目服務好不好、項目推進快不快、群眾得利多不多作為黨建工作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要注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基層需求、群眾期盼;注重完善體制機制,多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對實踐中形成的好做法,及時規范化、制度化。最后,要以更科學的措施來狠抓工作。黨建部門要強化責任,層層落實目標任務,明確具體責任,加強督促檢查,確保落到實處;善抓工作重點,做到重點工作出精品、難點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創亮點;堅持效率效益,強化質量意識,講究方式方法,不斷推動黨建和政法工作上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婦幼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