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我國目前休閑體育發展的現狀,分別從休閑體育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休閑體育管理及休閑體育對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影響三個方面入手,說明了我國發展休閑體育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休閑;體育;作用;意義
一、前言
二十一世紀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改善。體育這一現代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的社會活動,不斷地在體現著它的價值和功能。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接受大學高等教育的群體,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關乎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堅強的意志和體育鍛煉意識是黨的教育方針的總體目標。
二、休閑體育在我國發展的意義
(一)休閑體育的界定
休閑體育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指人們在閑暇時間以增進身心健康,豐富和創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為目的的身體鍛煉活動。特點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動性等。對增進健康、強健體魄,預防疾病與康復,提高文化素養與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生活內容與加強人際關系,以及促進人的社會化與個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休閑體育是以娛樂身心,發展自我為主要目的的體育活動。休閑體育強調的是回歸自然,身心放松,強調活動的樂趣。休閑體育的形式不拘一格,內容豐富多彩,從傳統體育項目如球類、田徑,新興體育項目如攀巖、蹦極、滑翔到人們日常生活的遠足、騎車、慢跑等都是休閑體育的內容。休閑體育特點是簡便易行,對技術、場地設施的要求不高;老少皆宜,適宜活動的人群范圍廣;自由自在,強調活動的自由性和樂趣。基于此,休閑體育正逐步得到了人們的喜愛。
(二)休閑體育的功能
1.健身功能
現代生物科學和體育科學研究均表明,體育運動對增強人的體質、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防病祛病、延年益壽有積極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機械化、自動化、電氣化的普及,人們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家務勞動中的體力支出均已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營養過剩和運動不足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肥胖癥等“現代文明病”,正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首要病癥。因此,人們開始重視體育運動的功能,在余暇時間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以彌補或消除缺乏運動對身體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休閑體育與人的健康生活的聯系日趨緊密,它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基本功能,還可以給人以極大的快樂和精神享受,通過豐富多彩的身體運動娛樂方式,能給予人健康的身體,并努力保持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物種的生存活力。作為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的體育運動,休閑體育將是最積極、最有益和最愉快的方式。
2.愉悅身心的功能
休閑是人們在余暇時間自愿選擇參加的以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活動。休閑體育可以滿足人們對娛樂性、消遣性精神生活的需求。它的項目極為豐富,具有挑戰性、刺激性、冒險性、新穎性、趣味性和藝術表現性等,能使人們在直接或間接的參與過程中,充分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在表現自身能力、施展個人才能的同時,獲得身心的滿足和愉悅。增進健康、強健體魄,預防疾病與康復,提高文化素養與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生活內容與加強人際關系,以及促進人的社會化與個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提高文化素養和精神文明,可以緩解學習、工作壓力。
3.文化功能
休閑體育可以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和對自我發展的需求。休閑體育為人們在日益增加的余暇時間選擇和安排休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方式,成為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大力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休閑體育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養,增進文化知識,增強審美意識,從而全面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在休閑時間參加體育活動,不但可以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對精神文明建設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社會發展對休閑體育的渴望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使人類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貧困的生活狀態中解脫出來,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財力,物質財富的滿足使人們開始追求享受和發展的需要,廣泛關注生存質量、生命質量以及人的全面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休閑悄然走進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傳統意義上的休閑就是安靜下來,使身體得到好好的休息,使機體的勞累和損傷得以彌補。社會發展帶來了信息化、機械化使傳統意義上的安靜的休閑已經不能解決機體的運動需要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休閑時代對體育多元價值的新認識和體育價值取向新的領悟是伴隨著人們對體育價值取向的重新審視而逐漸形成的,使其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休閑方式。
三、結論
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和拓展,根植于社會之中的體育運動及其功能也必然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體育的功能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表現的功能的主、次是不一樣的,既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會在同一個階段完全表現的淋漓盡致,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所展現的體育功能也不同,而其他功能也就隨之成為隱藏,的功能。把握當前體育功能的特征和變化趨勢,使體育功能得以充分發揮,不僅有利于為群眾體育服務,也滿足了社會群體對體育的渴求。
(作者簡介:喬 偉(1979-),男,本科,助教,濱州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