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高校人文體育教育教學內容的構思分析,對高校人文體育教育教學的構建與實踐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對高校人文體育建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校;人文體育;構思;實踐
一、關于高校人文體育的教育內容構思
?。ㄒ唬┙逃黧w和教育對象的重新定位
高校人文體育教學的主體和對象都是學生,人文體育教育的根本在于以人為本,而人文體育教育的關鍵點也在于以學生為本,使得教育教學的方式、目標、內容、任務、策略、形式都要符合大學生的具體需要,適合高校群體的身心發展特點,并且通過教學內容的制定與實施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少講,學生多練,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教學。
?。ǘ┮越∩頌橹鳎偧紴檩o
大學生的體育教育重在讓大學生形成鍛煉的習慣,幫助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形成終身健身的理念。讓大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獲取進行體育活動的各種功能:娛樂、健身、緩解心理壓力、增強身體素質等。因此,在對人文體育教育的內容進行構思時,應全方位考慮體育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功能性效果和體驗,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以身心愉悅為主,不求達到某種競技目標,以顯示出人文體育教學的寬度、厚度。
(三)重點攻克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現象不斷出現。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大學生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體育鍛煉是及時排除心理障礙使學生放松心情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對教育內容制定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因素,切實把握好體育鍛煉的度,不能讓學生過于疲憊,增加抑郁和焦慮問題。
(四)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方法
在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合作性教學方法、探究性教學方法、情感性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在體育鍛煉中切實感受各種情感。在合作性教育中,讓他們學會在團隊中需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探究性教學中,需要他們明白在前進的途中,需要面對的挫折、失敗,并且很快振作起來,積極面對,歷經情感的歷練。在情感教學中,主要是利用體驗性體育鍛煉領悟在收獲后的情感經歷。通過這些方法來使學生的情感素質得到提升。
二、關于高校人文體育的教育實踐探討
?。ㄒ唬┤宋捏w育教學理論的制定與落實
在體育理論知識的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是高校人文體育教育的前提,可以使學生在對歷史、文件、法律法規的認識基礎上,形成自我對人文體育的認識,達到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目的。
?。ǘ┮詫W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力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一種弘揚學生主體的教育,是一種個性化的創造性教育。一方面是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借助體育鍛煉的外在形式和內容,將對學生情感、心理的教育融入到體育活動中去,塑造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另一方面,給予學生相應的自主實踐,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在體育活動中感覺到自我的家孩子,認識自我、鑒定自我。從而使學生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體育鍛煉之路,從氣質、能力、智力、需求、自我意識等方面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肯定,充分尊重并給予個性發展的支持,滿足學生的正當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
?。ㄈ﹦撔麦w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
增強大學生的適應能力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生影響著高校教育的正常進行。人文體育教育除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外,還需要利用體育活動形式,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
?。ㄋ模┓e極開展公平公正的體育活動
公平公正的體育競賽活動,有利用體現體育的人文精神。例如,在體育競技活動的規章制度對每一個人都是有效的,無一例外,公平公正的對待,使得每一個人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并且,在參與體育活動中,遵循規律是舉出,違反了規則會被罰,創造了成績會被嘉獎,這是對人文社會契約精神的遵守。從而,達到對體育人文精神的教育目的。
(五)創新人文體育教育的組織方法
創新人文體育教育的組織方法主要是將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相結合。一方面重視顯性課程的教學;另一方面,重視隱性課程的教育作用,通過隱性課程教學促進顯性課程的教學。從而,達到對學生體育情感、體育態度、體育興趣、體育習慣的培養。將課內、課外的體育教學相結合,達到人文體育教學組織的要求,以小群體教學、團隊教學、層析教學、合作教學、探究教學的方式,將原本枯燥無趣的體育教育結合起來,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高校人文體育教育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其教育內容體現了人文主義的內涵,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能夠弘揚人文精神,歷練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智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實施人文體育教育也能夠幫助高校構建人文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馮海峰.我國高校人文體育及其實踐[J].體育與科學,2010(4).
[2]譚清川.人文奧運對我國大眾健美操運動發展趨勢的影響[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6).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