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成績普遍不高,使得藝術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一直處于英語教學的邊緣和弱勢。分析藝術學院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當前高校藝術專業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對如何進行有效的大學藝術生英語教學開展分析和探索,提出有效的策略以便更好的推進我校英語藝術生的學習創新進程。
關鍵詞:藝術生;英語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日益頻繁,英語作為我國各級各類院校學習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在教學中的地位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英語作為藝術學院學生的必須課程,對他們的人文素養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國現在的藝術生英語課程教學至今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和科學體系,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廣大教師在理論上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探討。為了在短時間內更好的促進我國藝術類英語課堂教學理論的研究,較好的解決當前大學院校藝術生英語學習能力水平較差的現狀問題,推動學校教學工作的發展和進步,開始進行對英語教學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對于藝術生的最根本的教育目標是培養藝術方面的專業人才,但是以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現狀要求畢業生是藥憑借自己的實力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才得以立足,而英語作為一項基本技能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和使用,那么在面對社會上的要求他們無法達到標準,最后就會被社會所淘汰。相反,如果一名專業的藝術生能夠在具備基本的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能完美的應用英語,就會讓他們表現突出,大大的增強個人的社會競爭力。基于這個特點,藝術英語的教學就應該更加的注重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和表達能力,特別要注重培養是學生的聽說能力,我們要做到的就是使得畢業生在踏入社會的時候就能夠說出流利的英語,寫出標準的英語,在教學中我們堅持讓學生學會活學活用,讓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均衡的發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熱情
大多數的藝術生都對學習沒有興趣特沒有信心,他們只是全力以赴的來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沒有興趣又怎么能夠學好呢,這個現狀就要求教師能夠在進行英語教學中實施個性化的管理方式,恰當的對他們的進步給予夸獎和鼓勵,幫助他們走出不愿意學習的心理陰影,即使學生在學習中已經凡有一定的錯誤,也不要將其放棄或者嚴重批評,我們需要的就是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將教育學完美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勇于交流,敢于發言,這樣的信心也會讓他們正視自己的錯誤,興致越來越高,學習起來也就變得更加的有勁頭。只要學生愿意去學習,也就沒有教不好的道理了。
二、因材施教,指導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教師授課的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于能夠教會學生采取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充分的體會到他們想學習和愛學習的深刻感受,這樣積極地暗示著自己定會帶來好的學習成績。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能夠終身學習的人才,因此,教師教會學生能夠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變得十分重要,會讓學生受益終身。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看歐美經典電影的同時,掌握一些生詞和最新的習慣用語。
三、培養學生實際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直以來教師在教學中,通常都只是專注于對課文的講解和讓學生能夠掌握大量的單詞,忽視學生的聽說能力,所用時間甚少,甚至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因此,學生在使用英語與人進行交流時總是力不從心,無法進行順利的溝通。這種結果就是與我們一直所堅持的“以應用為目的”的方針政策無法貫徹。為了客服學生的這一弱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語言能力,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重新制定正確的教學計劃,圍繞基本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聽說訓練,努力營造出輕松幽默的課堂口語和聽力的訓練,加大聽說技能的培養,特別是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語言交際的能力。教師還要善于使用網絡和多媒體,在現代技術的輔助之下,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情景教學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良好地學習環境,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培養了個人的能力。
四、結束語
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和對外貿易,早已讓英語成為了新時代大學生必須具備和掌握的能力和技能,這就要求全國教師積極地去分析藝術類專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建立良好的藝術專業學生的教學系統。藝術生英語的能力增強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教育和管理支持,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需要在和諧環境中不斷地發展,進一步的設立和完善教學改革理念。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還要努力學好英語內容,培養自己的人文素養,全面的提高個人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變得富有創造力,成為自己本專業的全面的創意創新人才。
基金項目:高校藝體生外語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1-XJ13013。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皮連生.教育心理學(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周書閱(1981.5-),女 ,山東人,漢族,大學本科,牡丹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