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刊登的《別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一文中,介紹了阻斷乙肝病毒在母嬰間傳播的知識,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與討論。近來,有不少讀者詢問,父親乙肝病毒檢查呈陽性,會不會傳染給寶寶?有沒有辦法預防?筆者想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示。
我們知道母親患乙肝,寶寶有可能會感染。那么,父親患乙肝,寶寶會感染嗎?
首先要告訴大家,答案是肯定的,會傳染,但可能性不是很大,遠遠低于母嬰傳播的可能性。其根據是:①臨床上確實有母親乙肝病毒陰性,父親陽性,而新生兒乙肝病毒陽性的報道。②男性乙肝病毒陽性者的精液及精子均可檢測到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而且可通過精液傳染給配偶。③臨床試驗證明,實驗母鴨無乙肝,公鴨患乙肝,子鴨也可患乙肝。但以上均為間接證據。
近年來,由于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已有直接證據證明父嬰傳播是可能的。有不少報道顯示,檢測父親和新生兒血中HBV DNA的序列(結構),看兩者的相同程度,結果兩者基本一樣,從而也證明新生兒血中的HBV DNA是來源于父親的。
父嬰之間的乙肝傳播,既可以通過出生前的精子傳播,也通過出生后密切接觸傳播。
若父親患乙肝,其將乙肝病毒傳染給下一代的可能性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
◎父親血中乙肝病毒量的多少。乙肝病毒量越大,傳染性就越強。
◎母親血清中抗-HBs (乙肝表面抗體)的滴度。滴度越高,傳染的可能性越少。
父親患乙肝,寶寶可預防
前面已經說過,如果父親的HBV DNA的滴度較低,例如<103-4 或母親血中的抗-HBs(乙肝表面抗體)≥400單位,可以不進行預防。但如果父親的HBV DNA的滴度很高,例如>107, 而媽媽抗-HBs 陰性或滴度很低,則最好進行預防。怎樣預防呢?
◎預防出生后密切接觸傳播:寶寶出生后必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和媽媽乙肝病毒陽性一樣。這一點作為醫生都應當清楚。但如果醫生忘記了,家長必須及時提醒醫生。這樣,由于出生后馬上就有了免疫力,就可以預防出生后的密切接觸傳播。
◎預防通過精子傳播:目前,這方面的預防還比較困難。根據目前掌握的材料來看,可考慮采取以下措施。
(1)給媽媽注射乙肝疫苗,使媽媽血中的抗-HBs 不小于400單位。有報告顯示,媽媽血中的抗-HBs 大于400單位的168例全部新生兒均未受感染。
(2)父親口服抗病毒藥,等待血中乙肝病毒轉陰4~6月后再考慮要孩子。必須注意,應用這種方法的效果和問題,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都還沒有報告。這僅僅是根據理論推測出來的。這一點必須向患者解析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預防父嬰傳播,請選替比夫定
現有的5種口服抗病毒藥物中有3種可能是安全的,即從理論上不會引起新生兒的畸形。這主要是根據母嬰傳播預防的經驗。母親在懷孕前即應用這3種抗病毒藥物對胎兒是安全的,因此推測父親應用也會是安全的,
這3種藥物為拉米夫定、替諾福韋及替比夫定(上期《別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中曾予以介紹)。其中拉米夫定比較容易產生耐藥,一般用藥1年可有10%左右的耐藥率;替諾福韋對新生兒畸形沒有問題(但最近國外有一篇報告,母親應用替諾福韋的新生兒出生時各方面指標都和正常新生兒一樣,但到1歲時,其頭圍和身高都比正常新生兒稍稍差一點。雖然只有一篇報道,但也值得注意);替比夫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新生兒不利的報告。當然,像普通慢性肝炎患者一樣,用藥過程中也需要觀察血中的肌酸磷酸激酶是否有明顯升高及是否有肌肉痛疼等。因此,目前看來對父嬰傳播的預防似乎以應用替比夫定最好。
為什么要應用藥物至病毒陰轉后4~6個月再開始生育呢?這也主要是根據精子的壽命推算出來的。因為精子的壽命是3個月多一點(精子發生到成熟64天,在附睪內存活30天左右),因此最好是準備生育前開始用,一直到血清HBV DNA 降至檢測不到后4~6個月,再考慮生育。因為4~6月后被感染的精子已經全部死掉了,而新生出來的精子,由于當時病毒已經陰轉,也就不會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