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泥余熱發電系統,它從2005起就被看作是一項十分有效的節能技術,而被列入我國十大節能工程的行列。在政策上,國家已經給予其大力的支持,但是在并網運行工作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形成了并網難的尷尬情況。所以我們對此應該進一步的認識,并進行深入的探討。本文就針對水泥工業余熱發熱系統并網問題,進行相關的解析。
關鍵詞:水泥工業 余熱發電系統 并網問題 解析
中圖分類號:TQ172.8;TM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12-01
1 水泥窖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難現狀
對于水泥工業余熱發電系統來說,即便它在我國位居十大節能工程之列,可以對水泥窖本來排放到大氣中的余熱加以利用來發電,與全世界所倡導的“低碳經濟”相吻合。但是,其涉入到水泥和電力這兩個行業當中,所以水泥余熱這一發電項目并網就成為了目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對于一些地區來說,電網企業要以余熱發電系統發電量的額數為依據,對水泥工業進行所謂的上網費、并網費的收取。此外,余熱發電機組還要受電網企業的電力系統調控部門的控制,來進行電機組的啟、停機程序的操作。有些地區甚至是因為并網問題的存在而影響了發電的正常運行,即使將此類問題上報,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家能源減排政策的有效實施。據資料顯示,有很多企業在筑建余熱發電項目以后,沒辦法進行并網發電的有很多,通常情況下,這種問題產生所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
2 水泥窖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技術
基本來說,余熱發電系統自身是有其工作原理的,這一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余熱鍋爐這一余熱回收裝置對工業生產中排出的大量廢氣所散發的廢熱進行熱交換回收。在這一過程中,就產生了過熱蒸汽,這種蒸汽會促使汽輪機的熱能向機械能的轉換,在這之后,發電機受機械能的帶動發電。水泥窯的窯頭和窯尾在水泥熟料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然后安裝被稱為窖頭爐和窖尾爐的余熱鍋爐在廢氣排出處。廢氣和水在余熱鍋爐的內部,會實現熱交換。在這樣的情況下,水就會變成高溫,有足夠壓力的過熱蒸汽,這種過熱蒸汽會流通進汽輪發電機組,實現發電工作。
就當前而言,熱力循環系統的熱力循環方式主要由三種模式構成,即單壓系統、閃蒸系統、雙壓系統,以及由此衍生的復合系統。這一系統,是我國水泥工業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的主要內容,通過大量的實踐我們可以證明,要以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上面的三種系統進行選擇。此外,應該對熱平衡計算、生產規模、管理、投資等具體問題,進行具體理性的分析論證,然后才能決定要應用哪種熱力循環方式才最為合理。
3 水泥窖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與電力部門之間的關系
依據水泥余熱發電系統的并網連接點都在水泥企業的內部供配電網線路上這一情況,并網對象是水泥企業的內部供配電網,而不是電力部門管理的外部常規供配電網,所以就不存在與外部電力部門進行電售交換這一說法。
我們以技術這一層面為突破點,倘若水泥窯余熱利用發電系統的內部并網發電要以“并網不上網”的方式來實現的話,水泥窯余熱利用發電機組就是功率強大的用電設備。從目前來看,并網的操作,基本上都運用了先進的技術、安全精準的現代同步指示裝置以及自動化并聯裝置,而且再加上多種保護技術及保護設備的發展,從安全的角度來分析,絲毫不會給電力部門外部電網的運行帶來不必要的影響。進一步來說,在安全技術的方面,水泥工業配套余熱發電系統的設計已經有很大的飛躍,并漸趨于先進。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以“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發展觀為原則,對該設備進行合理科學的使用。并網這一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電力部門已經無權干涉水泥窯余熱利用發電系統的“內部并網”發電工作的進行,并且電力部門要以用電客戶的視角來看待水泥企業,繼而樹立良好的市場經營理念,促成服務意識的加強。
4 結語
對于水泥窯余熱利用發電系統這一極其重要的節能技術而言,我們要將其重視起來。找出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的痼疾。以并網運行這一層面為觀焦點,我們可以清楚明晰他只是針對水泥企業內部的常規配電網進行的,對于“并內網不上外網”這一概念來說,它也是一項非??尚械募夹g,這種技術的運用不存在與外部電力部門上網返售電能的交換。對于水泥企業來說,完全可以不理會電力部門并網協議的簽訂,只需在供用電合同上將雙方的責任細列出來即可。
參考文獻
[1]崔星太,姜亦民.新世紀大型水泥集團戰略探討[C]//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 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2002.
[2]隋同波,文寨軍.我國水泥工業的綠色化發展方向[C]//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上冊),2003.
[3]隋同波,文寨軍.我國水泥工業的綠色化發展方向[C]//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上冊),2003.
[4]Li Xiaoyo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44, China Ma Wend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44, China. Optimization for Mix 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Using Orthogonal Test[C]//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clear Energy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NEET 2010),2010.
[5]張金營.對水泥工業余熱發電系統并網問題的思考[J].新世紀水泥導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