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的經濟發展正處于由“工業經濟模式”向“信息經濟模式”快速轉變時期,而其中的“技術進步”又是決定性的因素。“以高新技術為核心,以信息電子化為手段,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已成為現代工業企業自動化發展的重要目標。本文將對目前我國工業電氣化的現狀及未來發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工業 電氣自動化 發展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13-01
工業電氣自動化技術是一種運用控制理論、儀器儀表、計算機和其它信息技術,對工業生產過程實現檢測、控制、優化、調度、管理和決策,達到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確保安全等目的的綜合性技術,主要包括工業自動化軟件、硬件和系統三大部分。工業自動化技術作為20世紀現代制造領域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主要解決生產效率與一致性問題。雖然自動化系統本身并不直接創造效益,但它對企業生產過程有明顯的提升作用。
1 工業電氣自動化的特點
1.1 技術涵蓋面寬
因為電氣自動化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很強也很普遍的技術,大部分的工業生產部門都會多少涉及到電氣自動化技術,同時,因為其技術含量較高,在電氣自動化系統的設計中,既需要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還要進行系統的軟件設計,同時.還要根據應用行業、場合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案,這些都需要很寬的知識面。
1.2 對電子技術依賴性強
現代電子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進步,一個典型的電氣自動控制系統,從采集信號的傳感器到進行信號處理運算的控制器,再到執行運算結果的執行機構,都與電子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電子技術的進步。
2 我國工業電氣自動化的現狀
2.1 工業電氣自動化在我國目前的應用
無可爭議地,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當之無愧的電子制造中心。在新的形勢下,技術的突飛猛進、運營成本的壓力尤其是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以及生產企業對設備高效性和靈活性的需求使得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在整個電子產業鏈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應用。與此同時,正處于新一輪經濟轉型階段的中國,產業升級、經濟結構優化、工業增長方式轉變的步伐明顯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兩化融合持續深入推進,傳統產業的技術制造方興未艾,新興產業正逐步崛起。隨著“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全球范圍內的激烈競爭迫使中國企業急需提升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這就使工業電氣自動化在中國的使用面越來越廣,占有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目前我國工業電氣自動化的發展道路,大多是在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進行消化吸收,然后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目前我國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產業和應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工業計算機系統行業已經形成。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正在向智能化、網絡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
2.2 我國工業自動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業自動化創新能力不高,缺少自主知識產權。這主要表現在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端工業自動化產品非常少,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不高,市場的競爭能力較弱,特別是在工業自動化產品中的關鍵部分的制造,比如說成套專用控制系統等更是奇缺。
(2)自動化產品性能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大型的工程中難有所作為。我國的自動化產品不僅在穩定性、可靠性和適應性上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比較大的差距,而且在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智能性、集成化和數字化上也很難跟上,這就造成了在重大工程的核心裝備上,我國的自動化產品難以適應其要求。
(3)控制系統“中間強,兩端弱”的現象十分嚴重。國產工業自動化系統中的主控系統,研發力量強大,投入資金充足,技術成果豐富,產品質量較高。但是作為控制系統的兩端—— 變送器和執行器,長期以來投入嚴重不足,研發力量單薄,產品質量低下,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智能變送器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只有國外產品的十分之一,智能執行器更是如此。與以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為特色的,以高精度、高可靠、高適應為目標的,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功耗小的高質量產品相比較,有著很大的差距。
3 我國電氣自動化發展方向
3.1 電氣自動化向現代分布式、開放式的信息化發展
電氣自動化不僅在改變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模式,也在改變著整個社會,它能有效的整合資源,使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從而降低制造成本,以此獲得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大力發展電氣自動化技術不僅能提高我國的工業化水平,也能提高我過自動化產品的自主化,縮短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更能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工業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就是現代分布式、開放式的信息化。分布式的結構可以保證網絡中建立起獨立的網絡,以實現危險分散,促進系統的正常運行;開放化就是要將系統與外界聯系,實現各方的網絡連接,提高信息的處理能力;而信息化就是實現設備與網絡技術結合,實現網絡自動化和管控一體化。
3.2 電氣自動化向實用性、規模化和技術化方向發展
2012年初開始,“用工荒”已經由東部沿海地區蔓延至中部地區,一些地區的用工缺口甚至近百萬。薪酬低、保障差、企業吸引力不足等原因,使得勞動力在選擇企業時持觀望態度,企業的人工成本持續攀升,特別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這更大程度地加大了企業經營壓力和困難。勞動力成本上漲具備相當的持續性,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對企業而言,唯一能生存的方式就是提高生產力,這也催促了企業的轉型升級,生產自動化迫在眉睫。自動機械化提速時代的來臨,無疑還將對就業格局帶來巨大沖擊。工業流水線上的工作逐漸被機械甚至機器人替代,產業操作工人的崗位將急劇減少,但機器運轉過程中需要維護和保養,這樣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會提升。適應現代化工業發展的需要,就需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既有適應時代特點的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專業操作技能的復合型、實用型、現代型的專業技術人才。
我國應加快發展工業自動化,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對當下的工業產業來說是個挑戰和壓力,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個機遇,它推動了企業的自動化發展。自主創新力量薄弱,高端設備依賴進口,整體技術水平低下等,這些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也應該在這一轉型中重視并予以解決。應對機械化提速,我國要把高端工業電氣自動化的發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服務好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