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影響火力發電廠經濟技術指標的項目進行介紹,并著重對燃料經濟技術指標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火力發電廠 燃料管理 經濟技術指標
中圖分類號:TN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19-01
火力發電廠在承擔能源轉換的同時,也消耗著大量的能源。近年來隨著煤炭價格的不斷攀升,火電廠的燃料成本已占到總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降低燃料成本是當務之急,燃料經濟技術指標對火力發電廠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至關重要。火電廠經濟技術指標計算在反映電力企業的生產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同時對指導火電廠的電力生產以及管理經營方面的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火力發電站的多種指標中,經濟技術指標一般情況下分成大小兩種指標,分解大指標,通過研究大指標的因素或者參數得到小指標。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有發電量、供電量和供熱量、供電和供熱成本、標準煤耗、廠用電率、等效可用系數、以及最大出力主要設備和最小出力主要設備。小指標則主要包括燃料指標、汽輪機指標、鍋爐指標和化學指標等。
1 綜合性指標定義及計算
1.1 發電量
指電廠發電機組經過對一次能源的加工轉換而產生的有功電能數量,即發電機實際發出有功功率與發電機實際運行時間的乘積,單位為kW·h或萬kW·h。發電量根據發電機端電能表的讀數計算,即:
發電量=計算期電能表的讀數差×電能表的倍率
1.2 廠用電率
指發電廠為發電耗用的廠用電量與發電量的比率。
綜合廠用電率:綜合廠用電率是指全廠發電量與上網電量的差值與全廠發電量的比值。
1.3 標準煤耗
(1)標煤量:是指統計期內用于生產所耗用的燃料折算成標準煤的燃料量。各種不同煤種具有不同的發熱量,必須折算到一定的基準下才能進行經濟性比較。標準煤是指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為29307.6 kJ/kg(即7000 kcal/kg)的煤。燃油耗用量較小且油質變化不大,41868 kJ/kg(即10000 kcal/kg)就是1 kg標準油的發熱量。(2)發電標準煤耗(發電標煤率):是指火電廠產生1 kW·h電能所消耗的標準煤量(g/kW.h)。(3)供電標準煤耗(供電標煤率):是指火電廠向廠外每供出1kW·h電能所消耗的標準煤量(g/kW·h)。
2 燃料經濟技術指標
以上是概述了影響火電廠經濟技術指標的各種因素,下面我對火電廠燃料經濟技術指標做一下具體分析。火電廠燃料經濟技術指標主要有燃煤數量、燃煤質量、燃煤價格三大要素。
2.1 燃煤數量分析
數量分析的主要指標有合同兌現率指標、耗用量指標、檢斤率以及損耗指標等。利用數量分析,可以通過分析來保障發電用煤的可靠程度,還可以計算出耗煤量和損耗的水平。
(1)合同兌現率。
實際到貨量所占合同數量的百分比就是合同兌現率。火電廠發電用煤保障程度的張耀評價指標之一就是合同兌現率,其數值越高,則表示電廠的保供能力強,偏低則能力較弱,表示存在保供風險,因此應當引起管理層的重視。影響合同兌現率的因素主要可以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來分析。其中分析期內的煤炭資源、價格變動、運輸等情況屬于外部因素的范疇。機組運行參數、配煤摻燒、廠內接卸調運等情況則屬于內部因素的范疇。可以通過落實資源、加強價格走勢分析,加強溝通與聯系,加快廠內接卸速率等來提高合同兌現率。
(2)檢斤率。
燃料檢斤率指的是燃料檢斤量與實際燃料收入量的比值。檢斤率是反映燃料廠驗收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一般電廠都要求此項指標必須達到100%。如果驗收不達標,那么過程中的各種數量指標的計算及分析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就大打折扣。未達到100%的,就要對非人為因素進行特別說明。
(3)耗用量。
燃料耗用量是指火力發電廠在統計期內生產和非生產實際消耗的燃料量。耗用量應包括發電用煤、供熱用煤、非生產耗用和其他用煤。在燃料經濟活動分析中,對其用量分別分析。火力發電廠分析發電用煤指標時要結合發、供電原煤耗率和發、供電標準煤耗率指標對比進行,在發、供電標準煤耗率不變的情況下,原煤耗率的上升和下降與入爐煤煤質關系密切。
2.2 燃煤質量分析
燃煤質量分析主要評價入廠煤質量是否符合電廠設計煤種的要求,也可評價是否符合合同約定質量,并為摻配燃料提供依據;通過礦、廠熱值差可對供煤方的商業誠信度進行評價;而入廠、入爐熱值差則可以反映出燃料在廠內的管理水平。
(1)檢質率。
燃料檢質率是指對收到的燃料進行質量檢驗的數量與收入量的百分比。燃料檢質率是評價電廠采制化工作的指標,由于檢質率是準確反映其他質量指標的基礎,因此檢質率也要求應達到100%。
(2)入廠煤質量指標。
入廠煤質量指標主要包括發熱量、全硫、灰分、揮發分、水分、灰熔融性溫度、可磨系數、粒度等。以上指標屬于監控指標,作為驗收的依據,這些指標也是虧卡索賠的基礎,入廠煤質量指標控制是電廠燃料進廠的入口,包括采制化全過程的管理,也是全部燃料管理的基礎。
3 燃煤價格分析
燃料價格指標主要有入廠原煤綜合單價、入廠煤標煤單價、入爐煤標煤單價、燃料單位成本。
3.1 入廠原煤綜合單價
入廠原煤綜合單價由原煤平倉(車板)價、運輸價格和廠內費用組成,是計算入廠煤標煤單價的基礎,因此在計算中一定不能遺漏任何一項費用。分別從煤價、運費、廠內費幾個方面對入廠煤原煤綜合單價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對應的升降原因。
3.2 入廠煤標煤單價
入廠煤標煤單價是將入廠原煤單價以當期的熱值換算成標準煤熱值后得出的單價。入廠煤標煤單價對應的熱值都是標準煤熱值,由于其可比性較強,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分期、分供應商來進行比較。此外要注意煤量結構、入廠煤熱值、熱值差、組成綜合單價的各項費用等都是影響入廠煤標煤單價的因素。
3.3 入爐煤標煤單價
入爐煤標煤單價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燃料成本的高低。入廠煤和入爐煤的標煤單價差值反映了燃料在廠內的管理水平,其差值越小就說明爐前損耗和費用控制得好,取得明顯效果。在對入爐標煤單價進行分析時,要將數量損耗和熱量損耗折成標煤單價進行逐一、單獨分析,在分析其影響程度的同時,發現問題并及時改進,以達到將入廠和入爐煤標煤單價差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的目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廠的經濟指標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且各項指標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互為聯系、互為影響,因此要將每一項指標都綜合起來分析,而不能孤立、單獨地去分析某項指標,要通過完整的數據鏈綜合分析,從而對各個環節進行檢查,以發現其存在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措施,從而得到優化管理。
參考文獻
[1]DL/T904—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S].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方法.
[2]李青,公維平.火力發電廠節能和指標管理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