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物流業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與重視,其中,發達國家的物流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物流發展與其經濟總量是成正比關系的。因此對于我國的內陸企業而言,要高效快速的發展現代物流,就要將著力于搭建自己的物流平臺作為發展基礎,以基礎帶動和加速內陸企業的物流業發展。本文主要闡述物流平臺概述、當前內陸企業物流平臺面臨的問題以及內陸企業搭建物流平臺的措施三個方面,借此全面分析內陸企業物流平臺的構建問題。
關鍵詞:內陸企業 搭建 物流平臺
中圖分類號:F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50-01
1 物流平臺概述
所謂物流平臺就是由物流科學技術、物流教育與管理及物流基礎設施共同構筑的環境條件,它不僅支持同時制約著物流運行。物流平臺能夠使物流活動順暢高效地運行,使不同的物流活動之間進行有效銜接,從而給物流業提供一個發展和開發的高效標準化環境。物流作為多個經濟領域活動集成化、系統化及一體化的現代概念,其核心問題就是線的連接,這條線包括貨物運輸、倉儲、搬運、裝卸、貨物處置、揀選、加工及信息處理等一系列的相關活動,這些相關活動以點到線進行連接構成物流平臺的經濟活動[1]。
2 當前內陸企業物流平臺面臨的問題
當前內陸企業的物流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物流平臺的基礎搭建及運行管理上都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相當程度上阻礙著企業物流發展。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
2.1 管理體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相關的物流監管法規及標準尚未健全,物流業內出現大量的無序競爭現象,從而導致優不能勝劣不能汰的癱瘓局面。其次,物價缺乏公平公正,物價的復雜和多層次性繼續嚴重導致無序競爭的混亂場面,這對社會的財經政策及倫理道德產生了一定沖擊,導致業內管理混亂和不協調。再次,由于缺乏或不當的綜合物流及運輸管理方式,導致物流業的基礎設施平臺搭建及信息環境的發展速度緩慢,難以實現高效快速的發展局面。此外,目前我國的各物流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水運及空運等都分屬于不同行業及不同的管理部門,致使其各行其是,缺乏互相交流,難以進行物流資源的協調和整合。
2.2 物流平臺建設落后
當前我國內陸物流企業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經濟,其規模尚小,大多數企業基礎設施及設備仍處于20世紀末的水平,相當的落后。尤其在水運方面力量不足,出現港口少、航線不齊等狀況,對貨物進出口的及時性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空運運輸運費昂貴、鐵路運輸出口困難等都制約了內陸企業的對外發展,從而導致內陸企業物流平臺搭建效率滯后,制約了國民經濟快速高效和持續發展。
2.3 物流人才嚴重緊缺
目前物流業各規劃人員及研究人員等十分緊缺,并已進入全國緊缺人才之列,此外,內陸企業物流人員所接受的物流專業系統培訓少,知識儲備更新慢,對一些目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并在國際上應用廣泛的RFID應用、供應鏈設計及其他技術了解學習不夠,因此對現代物流綜合服務發展的適應存在困難,企業很難招到適合的物流人才。而且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行業競爭,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內對物流人才的爭奪將會愈演愈烈。
3 內陸企業搭建物流平臺的措施
為了解決內陸企業物流業發展面臨的各項問題,全面推動內陸企業的物流業發展,搭建現代物流平臺,我們要積極采取措施改變現狀,抓好以下工作[3~4]。
3.1 及時制定適合內陸企業物流發展的政策
我國物流業現在正處于起步時期,各項國家政策法規等建立建設還不健全,所以應該抓緊時間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內陸企業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法規和標準等,為物流業的發展制造一個有利的市場環境,協調和整合物流資源,從而使我國物流業能夠盡快和國際接軌。
3.2 注重物流系統結構及各物流中心的合理建設
內陸企業多年來一直只重視物流系統線路的建設,忽視了系統中結點的建設,特別是綜合運輸結點的建設,因此形成了線路先進站場落后的反差現象。有些運輸方式的結點甚至是一片空白,特別是極易受忽視的公路與碼頭以及鐵道與公路銜接的綜合物流中心。公路方、鐵道方及水運方各司其政,在自己的結點中處置貨物,導致各結點之間處于脫節狀態。通過研究發達國家的經驗不難看出,在物流平臺的發展中結點作為一個重要瓶頸,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集裝、散裝及其他運輸方式等其關鍵都在于不同運輸方式結點之間是否能夠有效銜接。從這個層面上講,目前內陸企業物流平臺的搭建要十分關注物流系統中的結點建設。
3.3 加快物流業信息化、標準化建設
企業物流信息化是降低成本、改進服務及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物流企業向第三方物流提供服務的先決條件,所以內陸企業應當以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為重心來搭建物流信息系統,從而使物流業信息系統更加的合理化、信息化。除此之外,物流業的標準化搭建也不容忽視。物流活動涉及運輸、倉儲、搬運、裝卸、加工和信息處理等一系列環節,物流運輸包括公路、鐵路、空運、水運等多種方式,物流服務涉及汽車、電子、藥品及日用品等多個行業,此時我們就需要把物流系統的各個環節及方式有效的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這就要求我們全力實現GPS、編碼、數據接口、文件格式等相關代碼的標準化,從而解除各企業之間溝通產生的信息障礙。所以,作為推進和實現物流業信息化搭建的基礎,我們應當加快物流業標準化建設。
3.4 積極進行物流業產業結構調整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要求,我們應積極鼓勵跨地區、跨行業以及多種經濟成份的物流資源進行重組和調整,以實現規模化的物流服務經營模式,從而提供高質高效、低成本和專業化的現代物流服務,促進內陸企業物流體系的提高和完善。
4 結語
近幾年雖然我國的內陸企業物流業在發展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物流發達國家的物流發展水平相比,我國在物流業上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我們依然處于物流業發展的起步時期。因此,我們一定要積極重視物流平臺的搭建和發展,將其作為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先決條件,積極面對問題,認真學習并探尋解決措施,大力發掘內陸企業的物流發展潛力,構建出真正強大的內陸企業物流平臺。
參考文獻
[1] 王之泰.物流平臺的概念及結構體系[J].物流與采購,2005(8):54-56.
[2] 鄧迪夫.政府支持引導構筑優越物流平臺[J].交通企業管理,2006(9):34-36.
[3] 盧永記.現代物流平臺的構建與對策[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4(6):424—426.
[4] 王之泰.構筑中國的物流平臺[J].中國物資流通,200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