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許多高職院校課程進行了“以行動為導向”“項目化教學”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機械基礎》課程為例分析了專業基礎課程“以行動為導向”“項目化教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便于提高項目化教學質量,更好適應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發展要求。
關鍵詞:高職 專業基礎課程 項目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66-01
項目化教學法突出以行動為導向、任務(項目)驅動、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被各高職學校廣泛推廣,取得一定的效果。為深入研究項目化教學在高職學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提高項目化教學質量,下面以《機械基礎》為例分析了專業基礎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 教學內容選擇的問題
專業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課程內容的抽象和繁雜的特點。進行項目化教學必須從工程實際要求、實現專業能力需要出發選擇教學內容。保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以“必須”“夠用”為度,符合行業技術發展的需要,隨市場變化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教材固有體系,強調與專業結合必須基礎知識。教學內容要實用,突出教學內容的職業性、適用性、針對性,融合相關學科知識內容為一體,并對有關內容進行整合。符合客觀規律及專業崗位能力培養要求,體現專業基礎課程要與專業結合特點,更好為專業課程教學服務理念。
防止片面強調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知識與理論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區別不大,只是按課時的多少來取舍。
2 項目設定的問題
項目化教學的項目要來源于學生未來職業的實際工作領域,要求具有典型性、實用性、可行性、科學性,結合專業特點、職業能力需要。學生在(工作任務)項目的驅動下提高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操作技能、學會了理論知識,達到了項目化教學要求。
(1)典型性是以實際工作過程中通用的技術、技能為依據,包含了所要學習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學生感興趣、生產中廣泛應用,具有代表性。
(2)實用性是結合學生的基礎,從專業實際應用出發適當選擇知識容量,突出理論基礎知識掌握與運用,能夠反映出本項目要學習的知識點與要掌握的操作技能。
(3)可行性是在實訓條件滿足情況下,學生、老師共同參與下,按項目化教學要求能完成。同時,學會新的理論知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4)科學性是學生能夠在完成本項目的基礎上與其他知識點進行有機的對接和遞進,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工作問題能力,自主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能力,有利學生的后續發展。
避免出現設定項目時求大、求全,出現了為了設計項目而設計出來的項目。如《機械基礎》這門課程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這個項目被廣泛運用。看是一個與實際生產結合起來、包含了許多知識點的整體項目,又可以分成若干子項目,帶傳動設計、減速器設計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真的能完成這樣設計任務么?具有了完成這個項目的能力?即使完成了任務要求,是所有專業學生都應該具備的能力要求么?不同專業的對同一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實際應用都是不同的。應根據不同專業需要與各專業特點來有目的培養學生的能力,用同一項目不能很好的體現這一方面的要求。如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學生學習這方面知識時強調對齒輪傳動特點、結構及運行保養與調試這些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教學過程中設定項目為齒輪減速器結構分析更合適。如果用齒輪減速器設計這個項目顯得太大、太全面了,學生完成的難度加大,不能獨立完成,沒有了成就感,影響學習積極性。
3 實訓設施的問題
模擬真實情景組織項目化教學,增加學生的感觀認識,引起繼續思考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模擬真實情景一方面是項目化教學過程模仿實情策化出來的;另一方面是真實演練、實際操作。實現以行動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以完成實際生產任務,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如果沒有完善的實訓條件和實訓設施,就不能實現真實演練、實際操作目的。項目化教學效果是不能完全體現出來,出現“紙上談兵”現象。
4 教師綜合素質的問題
4.1 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雖然項目化教學體現出學生主體作用,但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全程參與、進行指導。如教學內容的選擇、項目的設定、教學過程的策化與組織、教學過程考核、成果考核等,這些都需要教師認真準備、具體落實。這一切需要任課教師付出大量的工作,教師沒有高度責任心,很難落到實處,項目化教學效果體現不出來。
4.2 教師要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寬的專業知識面和較強的綜合能力
項目化教學內容的選擇、項目設定、教學過程組織需要專業基礎課程教師熟悉相關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多向專業教師請教學習。專業基礎教師工作任務根據專業間關聯性來安排固定教師完成,避免出現今年這個專業這個老師上課,下一年又安排另外一個老師來上課的現象,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與專業課程結合。
4.3 教師要有一定的生產實踐經驗
實施項目化教學由原來理論教師與實踐指導老師相配合模式,是不能滿足項目化教學的要求。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支能適應滿足社會生產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勢在必行。這方面學校、企業、政府相關部門在努力開展這項工作,但是,企業的支持程度不夠,下廠實習的教師很難得到實質性的學習與鍛煉機會。
5 教學考核的問題
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更注重對教學考核體系的運用,建立簡單、實用、可操作性的考核體系,重視教學過程考核,突出階段考核、目標考核、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考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關注學生個別差異,鼓勵學生創新實踐。及時交流總結、認真分析隨時出現的問題,以階段性的成績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避免出現只重視結果考核形式。
6 班級人數的問題
現在的高職院校學生基礎知識較差、抽象思維能力弱,嫌臟怕累、實踐操作能力弱是普遍現;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好,自我意識強、主動配合能力弱。這些問題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建議項目化教學班級人數少于30人為好,保證任課教師有精力管理好班級每個同學的教學活動,保證項目化教學真實想法的貫徹與實施,來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積極思考、善于發現問題,面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及時總結,尋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來適應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王榮.《機械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探索[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2]萬志堅.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