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熱愛生活的精神,培養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藝術表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的意義和可行性。認為綜合方法在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觀察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學品質,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本文從創設情景、觀察生活、學習知識、創新思維、藝術表現、評價賞析等六個環節探討了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的特點和具體操作程序,認為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具有具體可操作性。
關鍵詞:美術 綜合式教學方法 意義 步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71-01
綜合式教學方法是以“大美術”的觀念看待美術教學,在各科知識融會貫通的情況下在生活中發現美術、學習美術,養成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熱愛生活的精神,對于“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美術知識、增進各學科間的聯系,學會觀察社會、創造思維、藝術地表達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藝術表現能力”,[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現代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開展綜合式教學的意義,探究了綜合式教學的特點和實施步驟。
1 美術綜合式教學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觀察力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綜合觀察力,學會聯系地看待美術和現實社會,學會在生活中細心地觀察。美術首先要求學生要學會洞察生活,學會發現生活中的問題、用美術表達自己的創意。
汶川地震后,我引導學生思考地震引發悲劇的原因,什么樣的房子才不會被地震震塌,有的學生觀察游樂園的“蹦蹦床”就設計了一座“橡皮房”像皮球一樣會跳來跳去,人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再也不用擔心房子的倒塌了。綜合式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用聯系的觀點來看待美術和現實生活,在生活中學會尋找創作的素材,用綜合觀察力洞悉社會,善于發現身邊的美和不足之處,給學生一雙善于觀察生活的眼睛。
1.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美術是綜合的藝術,綜合式教學方法可以將美術和其它各學科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在學習了美術創作知識的同時也鞏固了相關自然科學知識,讓學生學會用聯系的眼光看待知識,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增強了他們熱愛科學、專研科學的積極性,提高了綜合素質。[2]
例如在學習科幻畫的創作過程中,有的學生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創作了“溫度花”,根據花的開闔來標明氣溫的高低。有的學生利用力的相互性創作了“防暴服”,別人打在衣服上都化為反作用力將敵人擊倒。通過科幻畫的創作,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然科學知識,加深了對知識利用的印象。
1.3 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
綜合式教學方法將嚴謹的理性思維和浪漫的藝術手法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理性的基礎上自由地發揮想象和藝術創作,從課桌書本到房屋城市,再到天空世界,思維和創作的空間廣闊,創作的藝術形象也豐富多彩、韻味無窮,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
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突出的是學生對現實的藝術想象,綜合法教學使得現實和藝術有了緊密的聯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創作性和藝術創造性,最大限度地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給學生插上了藝術想象的翅膀,鍛煉了藝術創作能力。[3]
2 美術綜合式教學的可操作性
2.1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也是美術課堂教學的起點。教師應該創設課堂教學環境,使用多種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現實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探究學習的良好環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條件,給學生營造美術欣賞和創作的氛圍。在課堂上,學生對美術的關注依賴于教師的感官呈現,利用幻燈片、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將畫面生動地呈現給學生,營造藝術的濃厚氛圍。例如在欣賞《能升降的房子》這幅科幻畫時,指導學生觀察畫面上的房子和生活中的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有何目的,讓學生掌握科幻畫的科技性和創新性特點。
2.2 觀察生活,發現問題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關注美術,用故事或影片來增強學生對作品的興趣和探究欲,進一步激發學生在美術課上的探究學習欲望。[3]例如在講授山水畫派時,通過八大山人的故事和齊白石的成長經歷,來激發學生對山水國畫的興趣,通過畫面和古典音樂的和諧搭配,進一步激發學生了解國畫、創作國畫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聯系的觀點來觀察生活,學會整體觀察和比較觀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術創作的素材。
2.3 學習知識,建立聯系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聯系相關的學科知識,或是重新查閱資料學習需要的知識,用聯系的方法學習美術。在欣賞國畫時指導學生回憶相關的詩句,例如王維的山水詩,在情與景的結合中感受國畫的美感,理解美的實質。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學生靈活地選擇喜歡的篇目,對某一畫派某一畫家進行專門的研究,利用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來提高學習的成效,培養學生的專研習慣和探究能力。在教授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時,組織學生網上查閱背景資料在班內交流,讓學生觀察畫面,找出里面的人物肢體和牛的形象,設計問題讓學生探究思考,畢加索通過這幅畫表達了內心什么樣的情感?通過探討欣賞到畫家在作品中隱含的深意。
2.4 評價賞析,交流激勵
在美術課上,對學生動手創作的美術作品,還要不失時機地進行評價賞析,培養學生的感受鑒賞能力。感悟作品、評析作品也是新課標對學生美術能力的要求,在賞析中獲得美的享受和審美能力的增強。[5]例如在學習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時,通過探究讓學生在了解作品創作背景的基礎上,深入探究作品表現的內涵,學生的個性欣賞就出現了差異性,學生在體會到反法西斯的主題后,鼓勵他們繼續發揮創造思維,自己設計一副圖畫來表達對法西斯的控訴,進一步激發創作潛能。
3 結語
本文以上探討了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的可行性。認為綜合方法在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觀察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學品質,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本文從創設情景、觀察生活、學習知識、評價賞析等四個環節探討了美術綜合式教學方法的具體操作程序,認為美術綜合式教學具有具體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顧明遠.盂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18.
[3]賈冕,趙雪春.步入繪畫的天地[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37.
[4]教育部.走進課堂—— 美術新課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周正旭.美術理論教學及其預設問題研究[J].文教資料,2011(5).
[6]程明太.美術教育學[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