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教改的實施、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已經被普遍認可。但是,如何將游戲普及到中學數學教學中去,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游戲 中學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207-01
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的數學是一門有組織的,且獨立性強并深賦理性的學科,在人類生活的其他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對于怎樣學好數學、怎樣靈活的運用數學等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數學教育工作者比較關注的話題。并隨著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和趨勢,怎樣在數學教育中突破傳統教學方式,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快樂學習已經引起了了廣泛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游戲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以及教育專家的青睞。那么,又如何讓游戲與數學教育教學活動自然融合而不是機械拼湊呢,這也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就游戲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問題提出了幾點淺薄了建議,并對游戲應用于中學數學教學進行了相關探討。
1 概念界定
本文中所謂的游戲,以下簡稱“游戲”,是在具有教育性的基礎之上產生的游戲,旨在結合游戲教學和傳統教育的優點,從而能夠更好地為教育服務。也就是說這種游戲是以教育為目的,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前提,以游戲為形式,使參與者(學生)的知識、情感、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鍛煉和提高的活動。游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育性。教育性是游戲的根本性特征,也是游戲區別于傳統游戲的本質性特征。正是因為這種游戲具有了教育性,才可能符合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生的學習目標,才可以被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去。
(2)游戲性。游戲的這種特性將其與傳統教學法相區別。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將游戲孕于中學數學教學之中,能夠與學生的天性相呼應,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于快樂的數學氛圍之中。
(3)規則性。這也是所有游戲共同具有的特性,游戲必須具有明確規定的游戲規則,這些規則有些是潛在的,但大部分都是是人為地規定的。規則要求學習者必須遵守,以確保游戲在中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順利運行。
(4)競爭性。游戲中自帶的競爭性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有效的掌握數學知識,并且可以充分的刺激學生發揮其潛力,寓教于樂的同時,使學生發揮他們的才能,“戰勝”對手。此外,游戲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學生以后的社會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礎。
(5)挑戰性。游戲中的挑戰性正是游戲具有吸引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挑戰與競爭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挑戰是對于學習者本身而言的,當學習者接受挑戰的時候,同時已經接收了一定的知識。因此,我們在設計游戲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對其挑戰性的關注,讓學生在挑戰中學習,不斷的激發他們的潛力。
(6)安全性。由于學習者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游戲學習,并且這種學習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獲得心靈上的體驗。因此,游戲從一定意義上說可以避免對學生身體上的傷害。
2 如何在中學數學課堂中開展游戲活動
(1)游戲設計的適應性。游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易于接受,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爭取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和興趣。在中學數學的教學中,對于游戲設計的適應性要給予更大的重視。首先,中學數學的教學不同于小學。中學生在身心發展已經更加成熟,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游戲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身心發展需要。其次,中學數學教學的任務量更重。與小學相比,中學數學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更高。因此,在設計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游戲時,一定要把握好時間的限制。在不影響正常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合理的進行游戲學習。
(2)游戲參與的全體性。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快速的進入游戲角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取游戲教學的過程體驗。如果課堂上只有部分學生能夠參與游戲,不但游戲教學活動會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并且也不符合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盡量設計所有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的游戲。
(3)教育者的參與性。教師在教學的游戲活動中也要自覺的參與到學生中區,與學生一起游戲,平等的成為游戲中的一員,切忌以旁觀者的角色生硬的插入游戲中。游戲教學中即要求教師是一個指導者,同時也要求教師是一名積極的參與者。這樣會使學生在完全放松的狀態下表現自己,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更加有效的利用游戲進行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與學生一起游戲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如果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產生錯誤,教師不應馬上打斷,而應在游戲結束之后予以指正。
(4)教學內容的遷移性。在游戲教學進行時,教師要注意保持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產生的學習興趣,因勢利導,及時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爭取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游戲結束后,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總結心得和體會、同學間互相交流,形成對知識更高層次的抽象認識,從而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愉悅性。同時,我們要注意,不要忽略游戲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不然游戲就真的變成了單純的“玩”,不會具有任何的教學意義。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游戲的過程,在游戲的過程中對學生加以指導,使游戲真正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5)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游戲教學中的主要角色是學生,教師雖然是整個游戲活動的指導者,但游戲中大量的時間還是要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對數學的認識和學習能力。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獲得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為以后數學的學習打下基礎。而這些都需要以提升學生的自學性為前提。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自主性,學生才可以學得輕松和快樂。
3 結語
總之,隨著新教改的實施、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已經被普遍認可。但是,要將游戲普及到中學數學教學中,還需要很大的努力。教育的傳統觀念以及教育資源不足的限制使游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不斷的學習和鉆研,爭取可以將游戲與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更好的融合起來。
參考文獻
[1]祝智庭.娛教技術:教育技術的新領地[J].中國電化教育,2005(4).
[2]尚俊杰,李芳樂,李浩文.“輕游戲”:教育游戲的希望和未來[J].電化教育研究,2005(1).
[3]余英,趙呈領,鄧濤.教育網絡游戲網絡游戲教育潛質的價值體驗[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5(6).
[4]潘陶.教育游戲眾說紛紜[J].中國遠程教育,2004.
[5]胡相艷,嚴一川.讓學習充滿樂趣—— 對教育游戲發展的分析及建議[J].中小學電教,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