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校擴招,大批青年教師進入了高校,分析80、90后青年教師的行為特點,相應改變管理方式,成為高校工會工作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高校 青年教師 行為特點 管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210-01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大批青年教師進入了高校,以云南廣播電視大學為例,目前在職教師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到了1/3的比例,而其中又以80后的青年教師所占比例最大,在今后五年,90后的青年教師也將陸續進入高校教師隊伍,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分析80、90后青年教師的行為特點,相應改變管理方式,成為高校工會工作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1 高校青年教師的行為特點
國內較早的針對80、90后的研究開始于1999年和200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全國少工委辦公室兩次聯合開展大規模調查,全國10個省(廣東、福建、山東、廣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貴州)46個區縣184所中小學校,共5000多名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參與了調查。提出了80、90后九個方面的特征:自我接納程度提高,但情感脆弱,容易焦慮抑郁;價值取向多元化,認同主流價值;職業理想多樣化,向往熱門職業;權利意識明顯增強,民主意識顯著提高,民主生活的習慣逐步養成;學習態度積極,課堂興趣不斷增長,對高學歷有較高期待;但學習時間最長,自主閑暇時間少;消費行為更加自主,但消費觀念與行為之間反差顯著;擁有豐富多樣的媒介環境,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介的影響越來越大;視父母為“朋友”,對父母的影響增強,承載著父母較高的學業期望,但親子溝通不暢通;樂于與同齡伙伴交往,但在擇友標準上與父母有沖突;平等與民主的師生關系初步形成,但更期盼老師的尊重和老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近幾年,對80、90后的研究出現了分化,如崔景貴提出90后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有別于80后大學生。而作為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80、90后還是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本文中也將80、90后作為一個共同群體進行探討。
1.1 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多素質能力
80、90后的青年教師成長于改革開放條件下,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使得他們的父母非常重視對子女的各類教育的培養,從胎教開始,雙語幼兒園,到綜合素質教育等等,最后使得他們中的一些人,有著更為明顯的學習能力的優勢。并且相當一部分是有各類特長,具備多種綜合素質。
1.2 對新事物更具開放性
隨著近年來媒體環境的變化,互聯網、移動電視、手機等新興媒體大量涌現,QQ、MSN等實時交互軟件、短信、博客、博客、微博等新交流和傳播方式在青年人中大量流行,開放自由的網絡環境使得青年教師更可能獲取新知識和信息。外語能力的極大提升,甚至很多青年教師都具有國外留學的經歷,使他們能及時了解學界的最新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迅速運用到自身的教學與研究中。
1.3 更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青年教師較少思想的束縛,對工作熱忱度較高,較少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工作中極具創造性,很多青年教師在教學和學生管理中根據學生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創造了適合大學生的管理方法,如利用QQ群、YY語音加強班級凝聚力,開設博客、微博加強對大學生思想引導等。
2 高校青年教師對高校管理工作帶來的挑戰
高校青年教師在具有明顯優勢的同時,也對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問題與挑戰。
2.1 法律意識與維權意識增強
青年教師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需要高校的管理者要懂法懂情懂理,平衡好學校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及時解決青年教師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管理工作要做到更規范、更透明,謠言止于透明,對于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問題、政策要做到公正、透明。近年來,網絡特別是微博上已經出現了一些事例,由于個人的利益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訴諸網絡后引起極大反響,最終使得單位的形象受損,這應該引起高校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
2.2 需求多樣化
青年教師的個性化使得需求更加多樣化,單純依靠薪酬激勵手段短期內可以吸引他們,但長遠來看,要留住優秀的青年教師需要在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方面下足功夫,同時在校園文化的培育方面不僅要重視學生,也要吸引高校青年教師參與到豐富的校園文化和校園活動中,增強他們對集體的凝聚力。
2.3 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的挑戰
開放的網絡環境一方面使得信息的飛速傳播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也造成負面信息、偽信息的泛濫,如果不加分辨極易受到誤導。一些青年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將一些學術界未定論,甚至是有悖于我國主流價值觀的觀點在學生中傳播。在學生管理中也出現了少數青年教師由于管理經驗的缺乏,導致與學生的矛盾。這些問題如不能妥善解決,不僅直接影響到高等教育人才傳播的數量,也導致青年教師積極性不能有效發揮。
3 高校青年教師管理策略探討
3.1 培訓為先
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入職培訓和定期培訓,有效的入職培訓,能幫助他們迅速掌握教學技能和管理技能,定期的組織新老教師、青年教師之間的交流,有助于他們積累教學與管理經驗,通過培訓,讓青年教師有明確的方向與目標,從而在工作中產生成就感。
3.2 民主、公開、透明的氣氛營造
面對80、90后的年輕教師,高校的管理者們需要改變傳統管理觀念,強化領導方式的人性化與科學化,尊重在前,命令在后,平等對待,弱化等級,與他們進行平等、直率、坦誠的交流,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在了解需求的基礎上,賦予他們新的任務與挑戰。
3.3 增強團隊凝聚性
針對青年教師個性突出的特點,探索利用微博、QQ群等建立社交和專業技能團隊,要組織多樣化的線上和線下活動,以此提升他們的集體文化、他們的團隊意識,以及他們對凝聚和社交整合的感覺。
參考文獻
[1]崔景貴.90后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與職業,2008(35).
[2]王汝濤.大學青年教師的職業素養及如何踐行之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09(2).
[3]黃洪基,鄧蕾,陳寧,等.關于“80后”的研究文獻綜述[J].中國青年研究,2009(7).
[4]林志長.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青年教師培養的思考[J].嘉應學院學報,2010(9).
[5]兒童的名字是今天—— 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藍皮書[M].科學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