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需求,英語作為與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學水平與國際接軌就成為了研究的熱點。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當下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從國際化的需求出發,提出相關解決措施,以期提高我國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國際化進程,切實提高研究生的英語能力。
關鍵詞:研究生 英語教學 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221-01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對于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多元高級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提升我國高校的國際位置,建設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戰略價值。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對學生的英語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的英語能力不單是衡量教學質量的指標,更是實現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關鍵因素,研究生能否熟練應用英語于學習、科研之中,決定了研究生教育能否有效的實現國際化。在新形勢的要求下,現有研究生英語的課程設置及內容等方面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發展要求。為實現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國際化,各大高校從多方面展開,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績。
1 研究生英語教學與國際接軌的現狀及問題
1.1 研究生英語教學目標設置滯后
多數高校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上,并未能向國際化教育的方向發展。沿用早年制定的教學目標,早已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無法實現英語教學與國際接軌的目標。培養目標設置不明確,使得研究生英語教學無法有效的展開,無法卓有成效的提高研究生應用英語的能力。研究生英語的教學是為培養高素質,符合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綜合性人才。研究生英語教學是我國各級教學中起點最高的英語教育,其下有大學本科英語的教學基礎,及研究生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相關知識的積累。所以研究生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建立在較高的起點上,以切實提高研究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的,全面提高英語的聽、說、讀、寫等能力。
1.2 研究生的英語能力參差不齊
近年來,隨著研究生在全國范圍內的擴招,研究生招生人數成倍增加,這也為研究生英語的教學工作增加了困難。從入學模式來看,有國家統招,委培生、代培生、進修生等,不同入學模式的學生其受教育的背景不同,也為研究生英語教學增加了困難。此外研究生階段,還有不同的學位類型、不同的教學模式、不同的考試形式,這些客觀存在的差異也為研究生英語的教學增加了困難,無法有效實現與國際接軌,培養高素質的綜合人才。
1.3 研究生英語教學體系構建不合理
在學生個人素質存在相當大差異的背景下,多數高校的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分班仍然是按照院系分班,未將學生個人差異考慮在內,嚴重違法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教學體系根本無法有效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無法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實現研究生英語教學國際化。
1.3.1 教學內容設置陳舊
教學內容是教學計劃的關鍵因素,教學內容的設置直接影響研究生英語能力的培養。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內容安排只能滿足原有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但遠遠達不到與國際接軌的水平,如對研究生在國際上的交流能力的培養存在嚴重不足,導致研究生無論從學術方面的交流還是日常的交流的能力都存在較大缺陷,繼而影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此外,在語言的應用能力及跨文化的交流意識的培養同樣無法達到國際水準,不能適應國際化的要求。教材內容的編寫也存在嚴重問題:內容落后,文體單一,與大學英語教學存在“重復勞動”;不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缺乏實用性;教材的編寫與國際發展趨勢嚴重脫節。編撰符合實際需要,滿足與國際化要求的教材是改善教學內容陳舊的有效措施之一。
1.3.2 評價體系尚不完善
傳統考察研究生英語能力的方式,一般采用書面考試這一形式。偏重知識的考察,忽略能力的考察。這種評估方法導致部分學生只為應對考試而學習。現行的研究生英語教學評估體系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不能有效進行實時的評估,往往只是在學期結束時才進行一次性評價;評估標準過于絕對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評價標準都是一樣的,缺乏多元化的評價標準等。因此建立客觀、準確的評估體系是研究生英語教學向國際化方向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2 提升研究生英語教學國際化水平的措施
首先編撰、選用符合國際化水準的教材,一般國際一流大學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教材,主要用英語寫成。我國研究生英語教學應選用與本科教學可以相銜接的教材,延續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同時體現研究生英語教學的高層次。然后改善課程的設置,可分聽、說、讀、寫等不同課型進行教學,全面提高研究生英語水平,改善其英語的應用能力。最后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完善教學管理,調動研究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同時積極開展第二課堂,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講座,開展各類競賽,提高研究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有效進行基礎英語教育的同時,對研究生專業英語的教學也要予以重視,提高學生在學術方面的英語應用能力,使英語成為日常交流和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工具,滿足國際化的交流需要。
提升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國際化水平,不僅在教學上進行相關的改善,同時注意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質,學習了解西方文化可以幫助研究生更好理解、吸收英語知識。在課程設置上,可以開設英美概況等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積淀。各高校間還可以共享英語教學的資源,比如外教老師,使學生接觸地道的英語,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
為將研究生英語教學與國際接軌,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的設置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都需要進行修改,同時提高要求的層次。注重提高英語教師的素質,教師不僅要具有較高的基本英語素養,同時應該具備相關專業的英語知識的積累。可通過進修、跨校交流的方式,提高教師的英語素質。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英語語言環境,開拓學生學習的空間與機會,真正提高研究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研究生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事關整個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英語成為專業學習和研究的基礎,流利使用英語進行國際學術交流,使研究生英語教學的水平與國際接軌。
參考文獻
[1]婁成武,閆丹.論研究型大學的國際化發展途徑[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0(5):1-3.
[2]韓曉娜.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策略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6(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