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理學是一門相當基礎的學科,它是以觀察和實驗為主的科學,目的主要是通過觀察與實驗,讓高中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更進一步的理解,讓學生擁有科學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動腦動手的綜合實踐能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踐能力;有效策略
為了使高中學生能夠進行全面的發展,并且能挖掘出學生的潛能,能平衡學生接受性學習、自主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之間的聯系,老師與學校之間都應該加強重視培養高中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驗技能。如果某高中物理老師是在一線執教的話,那么應該使用多種的有效的手段與方式,充分的挖掘物理實驗對高中學生教育的潛能,能夠實際的培養與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一、實驗教學的加強與重視
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中最基礎的部分,能夠對訓練高中學生的基本技能與形成科學的思維都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用途。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當中相當重要的場所,有了它,實驗教學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實施。學校應加強實驗室與實驗教學的發展,隨時關注實驗室設施配備、設備是否合理,配件是否完善,隨時添置或更新實驗設備,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實驗項目能有效地、較好開發出,保證及時更新實驗內容和實驗內容選擇的必要性,使高中學生能夠充分的利用實驗室以及在其中的資源。而且,學校和老師都應該鼓勵實驗室中各類的資源多層次、全方位的向學生開放,最大程度地提供能夠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優越條件。
二、表現物理現象的趣味化與生活化
物理學是一個來源于生活并注重實踐的基礎性學科,課本里提到的很多有趣的現象本來就來自我們的現實的生活。所以,當一個物理老師,想使自己的課堂氣氛生動和有趣,想使學生真正的喜歡物理,應該擁有一種開放的、立體的教育視野和課程理念,努力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開動腦筋結合物理教學的特點和課程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生活中那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有趣的生活現象來組織物理、教學,使課堂變得鮮活多彩,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輕松、快樂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真正體驗到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和價值。如在學習“運動的相互作用與規律”一節。為了使用實驗來達到研究力的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了解牛頓運動定律,同時使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生活中相關問題的目的,教師可以列舉同學們日常生活的常識與體驗,比如坐電梯、游樂場的過山車等例子,同學們有親身的感受,能夠感受和了解超重與失重的現象、超重與失重的原理以及在現實生活當中的運用。
三、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本”
教物理實驗過程當中老師應該“以學生為本”,把學生放在物理實驗教學的主體位置,老師是只起監督、矯正、引導、示范作用的客體位置,這樣才對學生的充分發揮有利,提高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所以,“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實驗教學的主體部分,充分的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而不是主體,通過老師正確、科學、形象、直觀的講解與演示,指導學生依據科學的實驗步驟與方法,積極的動手進行實踐操作。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對老師的要求要比以前傳統的教學方法更高,它要求在實驗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幫助引導在認知、觀察與動手能力方面欠佳的學生,激勵他們認真留意老師的演示和講解以后自己親自動手,在不懂、不明白的時候主動、大膽的向老師商量與討教,使學生進行反復的實驗,達到加強學生比原來水平所有提高的目的。
四、多樣、有效的實驗方法
物理是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一門學科,老師在平日就應該指導學生養成認真觀察外界事物物理現象的好習慣。在實驗的過程中,只有老師條理清楚的演示和講解,才能保證學生能進行安全、正確、科學的實踐。只有老師的演示和學生的實驗,才能使學生形象、具體的認識所學的物理現象、規律、概念等,能夠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實事求是的態度、激發學生加深研究和學習的興趣有著不能代替的重要的作用。
為了使物理的實驗教學能夠有鞏固和深化理論教學的結果,多樣的、有效的實驗方法是不得不注意的重中之重,老師應該依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的找尋適合某一個具體的實驗、更適合學生的獨特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在進行了雖然單一明了但是被動的實驗的基本常識之后,會讓學生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所以老師在教學活動當中應該注意把學生的自主性活動進行成以小組為基本單位的合作性學習,將課前進行的實驗設計、實驗完成以后的實驗報告都要認真、按時的填寫,老師應該在上課以前或者課程結束以后適當的布置一些類似于課程研究的“小型的課題作業”,對學生日常生活當中出現的某種現象進行觀察記錄等的方式與方法用來靈活、有機的使用,這樣才能增加實驗的應用性、探索性、問題性和趣味性等,所以教師使用的手段與方法就會顯得極其重要和必要。
總而言之,只有在老師的高度關注之下,同時針對各種的實驗,使用最為科學、合理和恰當的方式以及方法來進行精心的設計,這樣才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才能盡可能的達到各種實驗所要求的教學目標,使物理實驗更加的適合高中學生進行學習,更能對提高高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加有效,繼而就提高了高中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慶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條件和實施過程的調查研究[D].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