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下面將分析一下高校大學生法律教育的現狀以及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法制教育;現狀;對策;必要性
大學生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環,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今天,大學生的法制素質是相當重要的。我國高校大選生的犯罪現象越來越多,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高校大學生法律教育的現狀
(一)法律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制基礎》是高校大學生獲取法律知識的主要源泉,可書中涉及的法律內容很少,學生也不夠重視。大學生獲取法律知識的途徑也很少,參加的法律方面的活動也不多,這都使得法制教育不能全面系統的展開,從而效果不夠理想。
(二)沒有形成系統的法律教育體系
只有遵守國家法律及校規校紀才能維持高效的安全和穩定。但大學生的法律教育體系還不夠系統,其教育意義仍達不到。大學生中最常見的就是被偷東西了,由于法律知識的途徑少,大學生對法律又不夠重視,遇到問題后又不能認識到法律的后果,而只是把事情簡單地處理掉。
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對大學生的法律要求不高,法律教育的內容又很欠缺,使得學生管理工作中常出現一系列令人頭疼的問題。
(三)法律教育形式和內容的單一
法制教育是一項總和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教育。但目前的高校仍是比較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只是理論上填鴨式的講授,同時為大學生提供的廣播校報等教育方式又太少,這些都限制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四)大學生的法律觀念淡薄,法律意識低
高校大學生思想活躍,但卻不穩定,對法律人認識的程度低,同時正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確立時期,對法律有欠缺最基本的了解。他們對法律不信任,受到侵害后又不能用正當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甚至向對方報復,從而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再加上大學生對法律的不重視,只是為了獲取學分的態度在考前突擊,所以法律意識淡薄是理所當然的。
二、法制教育對大學生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的新問題。例如,主力軍90后的大學生他們適應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常以自我為中心,好沖動,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也常會受外界的影響。就業壓力的加大,網絡游戲的誘惑,使得法律意識本身并不強的大學生的犯罪現象更加常見。
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還很淡薄,有的還因為好奇而在不知覺的情況下犯了法,有些學生因為僥幸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云南mfTcSmHCa/vl7/y6NedvIA==大學的馬加爵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見,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江澤民同志曾強調過對大學生的紀律法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不管在校內校外,課內課外都不能放松,一定抓緊。這強調了法制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從德育入手,不能把法制教育和德育劃等號,而應該使他們相互影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達到教書和與人并重的結果。
(二)多樣的法制教育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
學校應開展一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活動以提高的學生的主動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可以開展諸如法律知識講座、法律演講以及法律宣傳園地等來吸引的學生參加。同時,學校可以聯系一些司法部門,給大學生提供直觀的參加司法實踐的機會。并可以很好地讓大學生學以致用,把在事件和理論上學到的知識能夠更好地用到實踐中去,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三)通過心理咨詢的形式來提高的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直接關系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國家法制建設的前景,當今社會大學生的心理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心理和社會化不能很好地協調起來,各高校必須不斷努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來幫助大學生增強法律意識,從而減少的學生違法事件的發生。
(四)開展普法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
在社會主義法治之國家,大學生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還必須要學習法律知識,增強自身的民主法律意識,才能更好地完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任。要開展普法教育宣傳,必須要從小學生抓起,并進行針對性的階段性的教育。關于一些諸如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實用性的法律要對同學們重點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的學生的法律學習素養,從而使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崔長珍.關于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6,(4).
[2]李全發.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問題與對策—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優化.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0).
[3]胡海軍.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及改革路徑探索[J].科學信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