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貪污老總自認“為人磊落”
7月11日,中國氣象局的下屬企業——北京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公司原總經理、57歲的石永怡在北京市一中院受審。檢察官指控,石永怡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利用擔任華風集團總經理的職務便利,將公款100萬余元轉入北京雪丹女子世界健身俱樂部等多家單位,用于美容、保健及購買美容保健產品等個人消費,并以召開會議、購買辦公用品、耗材等名義開具發票到單位平賬。
“我仔細算過,我一共從單位開出了110萬零2600元”,石永怡說,這些錢都被她用于美容,但是美容實際上是為了應酬。“我作為一個國企老總,不單是管理公司業務,我還有社會關系維護、公共關系培養的責任,但是做這些工作是需要一個地點的”,石永怡說,她將地點選在雪丹健身俱樂部,“這不單單是因為這里是一個國際化會所,更重要的是這里可以給我開具可以報銷的票據,因為在國企有很多東西操作是有困難的”。她稱,由于國企報銷的類目僅有會議費、耗材、辦公用品等,所以她的所作所為有時也是無奈之舉,“氣象局沒有這方面的報銷立項,但我這些支出又是必須發生的費用,所以我只能這樣做,這應該說是現有體制的問題”。
2002年中國氣象局成立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1971年入職中國氣象局的石永怡通過競聘上崗擔任總經理。
“我作為總經理是有責任的,責任主要有兩點。”石永怡說,“首先是我平時太看重業務建設,輕司法建設,過于看重企業效益,導致自己沒有意識到是在犯罪。其二是因為我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政績觀,產生了心理落差。”據石永怡介紹,氣象局最初投入5萬元資金和25萬的設備組建了華風公司,目前華風公司賬面資產超過20億,然而她全年收入只有14萬。隨著企業的成功,她心理失衡,“這一切讓我認為國企老總沒有什么權力,就是能請請吃飯、做做公關,因此我一直以為我的做法都是很正常的”。
“在羈押期間我最不能接受的是貪污二字放在我身上,我認為我為人是磊落的。”石永怡說:“我覺得心里很委屈,集團成立近10年來,從來沒有休過周六周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犧牲了家庭的幸福和快樂。我認罪,希望法庭能夠對我從輕量刑。8c9ec14692aa2c3d693fcd6f8fdb65b9”
行政化與市場化薪酬的矛盾,在部分國企已成為一個較突出的問題。這并非沒有解決的辦法,像石永怡這樣的情況,如果愿意放棄體制內身份,是否可以賦予半市場化、接近市場定價的薪酬呢?
許淑清“獨霸”中恒
上海證券交易所7月2日給予廣西梧州中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252)及中恒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許淑清、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劉偉湘、董事兼副總經理趙學偉、副總經理兼董秘彭偉民等13名高管公開譴責。
2010年6月,中恒集團以9000萬元購買了梧州雙錢實業公司100%的股權,該筆關聯交易在董事會審議時以非關聯交易的方式處理,關聯董事未回避表決,且未將議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2010年至2011年,中恒集團與四家關聯單位之間涉及12.67億元的資金往來,未履行任何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2010年底至2011年2月,中恒集團共發生5起3000萬元以上的交易,均未依據公司章程履行董事會決議,其中一起涉及1.6億元。交易事項均由董事長審批。
2012年7月10日公司董秘彭偉民辭職。
公司曝出大丑聞,辭職的卻是董秘。董事長一人“獨霸”公司,僅拿替罪羊出來說事,這樣的逃責手段能說得過去么?
永安林業拿政府白條沒轍
福建證監局日前現場檢查福建省永安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663),發現諸多問題。
公司治理和規范運作方面。制度建設不完善,如公司《內部審計管理辦法》規定公司內部審計機構受公司董事會和總經理雙重領導;《公司章程》及《股東大會議事規則》未規定應當進行網絡投票的情形。“三會”運作不規范,如公司多次召開董事會未提前十日通知參會董事。地方政府長期拖欠公司代墊的費用:1998年至2006年,永安市林業公路段長期拖欠公司代為墊付的各類費用1041.99萬元,永安市政府雖多次做出承諾,但遲遲未能歸還該欠款。
信息披露方面。2009-2011年,公司未披露與參股公司福建省永惠林業公司、福建省匯洋林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發生的部分關聯交易。2011年年報披露有誤。
拿政府欠款沒轍,背后是什么?良好的政商關系缺位,市場經濟之路遙遠。
法國企高管限薪45萬
法國財政部長莫斯科維奇宣布,政府將在7月份推出法令,對國企高管年薪封頂(最高45萬歐元,即法國最低工資的27.5倍,而去年法國前40大上市公司高管人均年薪411萬歐元),以兌現總統奧朗德的競選承諾。
2000年-2010年,法國普同雇員工資的年漲幅為2%-3%,而國企CEO為15%:法國電力集團董事長亨瑞去年年薪156萬歐元。奧朗德在競選期間向公眾保證,將對高管薪酬進行框架管理,提高社會公正、透明度,首先從國家控股的企業下手,把國企高管的年薪總額限制在職工最低工資的20倍之內。
莫斯科維奇表示,政府首先從國企下手,是希望可以“給私有企業做出榜樣,進一步凈化私企領域的某些不良傾向”。最終,政府還打算對所有企業領導人的額外報酬進行更加嚴格的規約,如激勵性股權、巨額離職費和高額補充退休金等。
危機之下如何和衷共濟、共渡時艱?法國總理埃羅說得好,“我相信高管們是愛國的,他們能夠理解在經濟危機之下,政治和經濟界的精英需要做出表率”。
中國制造在俄亟需新形象
2012年7月,環球市場集團(倫敦證交所股票代碼:GMC)聯合《董事會》雜志一起深入走訪俄羅斯商界,探究“中國制造”在俄羅斯的拓展之道。GMC是中國目前質量最高的一個電子商務平臺,擁有十萬家最優質的制造商。
在GMC會員波司登公司俄羅斯市場負責人鄭之偉看來,俄羅斯市場潛力非常大,但也存在政治、市場上的特殊性,目前的俄羅斯市場規范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他建議中國企業加大在俄羅斯市場的營銷宣傳力度,建立有效的執行團隊。
俄羅斯本土最大的民族家電企業之一Rolsen相關負責人表示,其生產的中國風的水壺比俄羅斯風格的價格高出30美元,其通過GMC選擇高質量的中國供應商合作。
全球最大的展覽及會議活動主辦機構勵展博覽集團高管提醒,中國企業進入俄羅斯市場,找到一個好的俄羅斯的生意伙伴進行合作,會解決很多當地的困難。
莫斯科“蓮花城”國際商品批發中心總經理表示,“蓮花城”由俄羅斯公司主要投資、中資參股并經營管理,既有商品展示銷售區,同時也能提供設計,幫助中國企業的商品低價格、快速、安全的進入俄羅斯市場,盡快地進入銷售環節。
俄羅斯中國總商會會長、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董事長蔡桂茹表示,進軍俄羅斯市場,中國商品需要有自己的品牌。“除了提升質量,提升品牌也是必需的。中國商品應該在俄羅斯搞幾個百年老店,打出自己的名氣。俄羅斯人很相信廣告。韓國人、日本人都是先打廣告,再推商品,很成功,這個經驗值得借鑒。” 蔡桂茹表示除了有國際化的視野,合法經營、合規運作的理念也很重要,企業應當拿出對歐美市場的態度,即使只是一半的嚴謹或者一半的約束,都會促進企業在俄羅斯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