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股的集體爆發,多少有些出人預料。
雖然今年一季報顯示,除山西證券(002500.SZ)之外,其他18家上市券商均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降幅超過30%的達13家之多。但隨后,在諸多金融改革的政策出臺中,券商公司卻成了“大贏家”。
過去的5個月可謂中國證券市場的一個特殊時期:新年伊始,監管層就連續出臺政策治理股市,外界戲稱“四天一新政”;5月初的券商創新大會,多位監管層的領導表示要放松管制,鼓勵創新,使券商上市公司的集體爆發變得名正言順。而接下來的6、7月間,又會有一系列的涉及券商發展的金改新政密集推出。
在上半年羸弱二級市場上,一路長紅的國海證券(000750.SZ)成為A股市場最亮眼的大牛股,不過國海證券顯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截至6月18日,上證指數今年以來上漲6.8%,而同期的券商板塊指數大漲44.5%。券商股在低迷了一年多之后,成功逆襲。
究竟此番券商股上漲的動力是什么?哪些類型的券商公司能夠在新政之下,取得長遠發展機會,為投資者帶來回報?本期榜單邀請到招商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分析師洪錦屏解讀券商板塊的投資機會與價值。
新政助力 “在監管層一系列‘新政’的推動下,券商的資本狀況、風險控制以及創新業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既然政策面向好,投資者的心理預期自然有所提高,也就更樂于投資券商股?!?br/> 洪錦屏告訴《英才》記者,以前大家都在做通道業務,同質化競爭嚴重?,F在券商財務杠桿得以放松,可以發展資本中介型、負債型以及其他類型的業務?!斑@并不是單純地增加業務的種類,而是意味著券商的盈利方式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br/> 此前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曾公開表示,囿于現行的風控指標較為嚴格,券商資本金的使用效率和發展空間都被限制了。他數次呼吁財務杠桿能夠“松綁”,以便券商行業進一步發展創新業務。
如今,王東明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回應。根據監管層近期下發的《關于完善券商風控指標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券商行業現行的凈資產比負債的財務杠桿將由5倍放大至10倍。這樣一來,如融資融券等全額擔保的負債業務有望得以進一步擴張,股指期貨等業務也會受到較少的限制。
其實放松財務杠桿只是一系列股市“新政”的縮影。開年以來,監管層針對股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打擊內幕交易、提升IPO公開性,到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發展中小企業私募債……刀刀揮向中國股市的頑疾沉疴。
“‘新政’絕非空喊口號,各項新型業務的推出進度都很快,比如中小企業私募債、轉融通業務以及股票約定式回購等。”洪錦屏認為,尤其是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推出,不僅給券商帶來業務費用方面的收入,同時也拓展了券商的直投資源,一舉兩得。
此外,交易所下調股票交易費用的舉動亦利好券商,畢竟讓利于投資者有助于活躍市場交投氛圍,促進券商業績的提升。
而對于一季度券商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這一狀況,洪錦屏表示無傷大雅?!爱吘谷绦袠I目前仍以傳統業務為主,受市場大環境影響較重。去年股市一季度的市場狀況明顯強于今年同期,因此券商行業的同比數據意義不大,應該更多關注環比業績。”
創新為王 在5月舉行的券商創新大會上,監管層明確表示“要在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放松行業管制?!?br/> 按照官方說法,當前我國證券業能夠為市場提供的金融產品、交易工具、中介服務都太少,全行業必須把握發展機遇,加快創新發展,這意味著創新業務將成為中國券商行業未來發展的主基調。
“一方面產品創新,一方面改善服務,這是券商重點致力的兩個方向。”洪錦屏表示,資本中介型業務將會得到較快發展,比如轉融通、股票約定式回購等業務,而股指期權等衍生品也已提上日程。從全景角度來看,創新業務的行業比重大約能占到5%—10%的地步?!?br/> 券商行業開展創新業務與其近年來持續進行的行業轉型息息相關。鑒于傳統的經紀、承銷等業務無異于“靠天吃飯”,大小券商無不致力于轉變經營模式以求生存,而開展創新業務無疑是一塊不錯的“實驗田”,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券商都有機會投石問路。
“鑒于目前創新業務全都是以試點的形式推出,那么資產充足、業績良好的大型券商無疑更易獲得試點資格,進而先于其他券商獲得相關經驗、客戶資源并進行投資者教育。目前,海通證券(600837.SH)和中信證券(600030.SH)開展的創新品種較多。”
截至2012年2月底,海通證券融資融券業務交易額與余額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2.72%和9.57%,其融券余額市場占有比例達33.94%,高居行業第一;中信證券則開展了融資融券、股票約定回購、券商直投等一系列創新業務,同時收購海外券商,在國際化方面走在了行業先列。
不過行業前景雖好,風險也依然存在。洪錦屏分析認為,券商板塊最大的不確定性是大盤走勢,因為新業務還需要時間來證明其經營效果和發展空間。“現在券商板塊的整體估值水平大約是28倍的市盈率和2.6倍的市凈率,還算合理。不過大型券商估值水平較低,小型券商的估值水平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