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分析保護剪紙藝術,實施數字化處理,研究并探索了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到民間剪紙藝術中的基本規律。并將其推廣到保護與傳承其它類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應用中去,為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工作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以及技術基礎。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民間剪紙;保護
我國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國。然而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很多民間文化所面臨的生存環境不容樂觀,伴隨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政府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積極推行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剪紙是中國的一項民間文化也被列入了數字媒體關鍵的表現形式,文章闡述了怎樣將高精度逼真的數字化媒體技術有效運用到剪紙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去。
一、中國民間剪紙的基本概括以及現狀
剪紙是我國民間流行甚廣的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形式。通過剪刀把紙剪成各式各樣的圖案,比如墻花、門箋、窗花、頂棚花以及燈花等。逢年過節或者新婚喜慶,人們就會將鮮艷靚麗的剪紙貼到家里的墻壁、窗戶、門以及燈籠上面,烘托出節日的氣氛。民間剪紙藝術是廣大勞動人民為了滿足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創造出來的。它植根于勞動人民所生活的土壤當中,不會受到功利思想以及價值理念的限制,反映了人類藝術最樸實的審美觀念以及精神氣質,有著十分鮮明的藝術特點以及生活情趣。剪紙中所選擇的圖形符號大部分為民間的磚雕、木雕、陶瓷以及年畫等各種民間藝術中所普遍采用的。剪紙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數千年以來在我國的鄉村自行發展、自我傳承。但是伴隨工業文明的深入發展,這一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慢慢消失的尷尬局面,急需找到搶救、保護以及傳承的方法與措施。
二、數字媒體技術對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
(一)剪紙藝術保護模式的基本內容
(1)收集并記錄民間剪紙藝術的相關素材;(2)從剪紙藝術著手借助數字媒體技術手段,創建以信息技術為前提的數字化虛擬多媒體技術交流與互動的平臺;(3)對于所采集到的各種剪紙素材實施數字化處理、優化圖形、壓縮圖片、整理、分類、提取圖符紋樣以及作品的分析與研究等工作;(4)對于以不同種類的剪紙素材以及圖符紋樣采取建庫檢索、傳播展示的技術進行研究,對于以素材庫的剪紙藝術重新組著和創造為基礎的研究和實現。
(二)剪紙保護以及運用模式實現的主要思路
剪紙藝術數字化的保護模式,也就是剪紙藝術借助多媒體技術平臺基本由如下幾個模塊構成:收集原始的素材、對原始的素材進行數字化處理、提取并檢索圖形紋樣、創新剪紙藝術等等。而研究的重點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對剪紙圖形圖像進行處理,核心元素、圖像與紋理符號的基本提取技術;以核心元素以及圖形符號為基礎的剪紙藝術的創新;剪紙藝術采取數字化的制作工藝流程、存儲應用技術、模擬剪紙藝術生產工藝流程的交互型游戲等相關研發技術等等。
(三)實現的技術方案
1.采集原始素材并進行數字化處理。對中國的民間剪紙藝術按照地區進行分類從而實施系統考察、采集以及數字化是該研究項目的首要任務,也進行下一步工作的前提。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技術方案:圖形圖像的標準化采集工作、視頻音頻等相關素材的標準化采集工作,對于原始素材實施數字化處理工作,并進行優化、壓縮與存儲等技術工作。
2. 經典作品的分類分析以及提取圖符紋樣。研究的重點是針對剪紙作品進行整理、分析并對有代表性的作品的關鍵要素、圖符紋樣等進行提取、分類以及檢索。比如對于經典作品的創意、風格特點、色彩理念、剪刻技術、歷史傳承以及藝人進行客觀的、辯證的、系統的分析,對于剪紙作品的造型元素、圖形符號以及裝飾紋樣實施分類、提取、整理以及解析工作。
3.剪紙藝術的檢索以及創新。研究的關鍵技術是對于剪紙作品所包含的圖形圖像、造型元素、圖符紋樣等相應的多媒體信息的存儲、檢索以及和檢索相關的創新應用。主要包括:多媒體信息應用的檢索技術、關鍵元素、圖符紋樣的重新組合、技術的重構,圖形圖像的加工、編輯以及應用技術的創新。
4.創建體驗型的虛擬游戲平臺.。該項目的一大創新就是將剪紙藝術生產工藝流程有機結合時下流行的虛擬場景體驗型游戲,從而實現了剪紙藝術的快速傳播與應用。內容包括:構建虛擬場景的技術、模擬自然景物的技術、電腦動畫技術、教育游戲研發與設計技術等。
5.數字化的剪紙作品制作工藝流程以及動畫演示。像剪紙藝術這種屬于技藝與隨意性比較強的作品制作工藝流程數字化之后進行存儲并且通過動畫加以演示,然后再將其應用于教導老百姓進行一般創作并且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這是該項目研究的第二個創新之處。主要有如下技術:藝術作品制作的工藝流程的采集技術、制作工藝流程數字化處理以及存儲技術、制作工藝流程的交流互動動畫制作技術等等。
三、結束語
數字媒體技術有機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種全新的思路,具備現實的技術基礎,其可操作性比較強,將剪紙藝術進行數字化處理對于保護、傳承以及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非常有益,國家必須加大在數字媒體技術方面的研發力度,盡快扭轉目前青年傳統文化非常缺失的現狀,努力營造出一種熱愛民族藝術的良好氛圍,為中國的文化市場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與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曉芬,苑鵬軍,王艷貞.河北民間剪紙藝術保護與傳承的數字化建設探索[J]. 山花.2009(02).
[2]王巨山.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及博物館化保護研究[D].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