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加爾出生于1887年,1985年去世。他的一生處于在一個騷動不安的年代,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這是科學技術和近代哲學社會思想都取得驚人發展的時代,同時也是現代藝術蓬勃發展的時代。社會的動蕩,科技的不斷發展,藝術的不斷更新,對夏加爾的繪畫語言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夏加爾在1910年在《阿波羅》前衛雜志首次展出作品,并公開發表言論支持新藝術形式,從此夏加爾開始了現代藝術之旅。自從夏加爾來到巴黎后,他就與現代主義藝術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起初,他受到了后印象主義畫派的影響,尤其是塞尚的繪畫藝術;1910年至1914年在巴黎結識了許多了立體派的領軍人物,這些藝術家對夏加爾以后的藝術創作影響至深;在1914年夏加爾在德國的舉辦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個人展覽,引起了轟動,很多評論家都認為他的作品對當時德國表現主義的興起產生了直接的影響;1923年返回巴黎后,超現實主義運動的藝術家對他推崇備至,甚至想奉他為自己畫派的先驅;1941年在美國流亡期間,他又和許多新的現代藝術家交往甚密。由此可見,夏加爾是與眾多現代藝術流派的藝術家有著密切關系的,然而夏加爾又是獨立存在的,夏加爾的繪畫藝術總是無拘無束地表現事物最動人的一面,他喜歡在繪畫表面使用那些仿佛產生于幻覺之中的想象之物,給我們不經意間造成一些視錯覺,形成了他獨立的藝術風格。
與后印象派的關系
對二十世紀現代藝術起著重要奠基作用的后印象派繪畫,對夏加爾有著深深的影響。夏加爾對塞尚、梵高、高更的作品極為推崇。這些后印象派大師作品中的光線、明亮而帶有強烈主觀情感的色彩深深吸引著夏加爾。在1910年夏加爾創作的《安息日》這幅作品中,那明亮鮮艷的略帶狂放的色彩可以使人很容易感受到梵高《夜間咖啡館》的氣息。從夏加爾早期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發現塞尚的影子。例如1909年創作《圣者家庭》,這幅作品注重對形體的刻畫。在對形體的處理上,喜歡用高度概括的形式并十分注重體積感,從畫面中女人的頭發和衣褶上可以使人清楚的感受到這點。另外這幅作品對邊線的處理也十分嚴謹。這些手法使得畫面中的人物形象厚重而結實,對表現猶太家庭那種樸素和諧的生活這一主題十分契合。
與立體派的關系
立體主義,1908年始于法國,以塞尚后期繪畫的抽象視覺分析“自然界的物象皆可由球形、圓錐形、眼通行等表現出來”為法則。1910年夏加爾到了法國后,與勒澤、勞倫斯等立體派畫家交流,并與畢加索、阿波利內爾成為密友,為了表達對阿波利內爾的尊敬和感激,夏加爾創作了《向阿波利內爾致敬》這幅作品。立體派對于夏加爾而言,既是他的老師,又是他在藝術道路上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他使用靜態幾何來孕育出某種動態的情感世界,把那種各種充滿深刻含義的題材和這種機械的、理性的重組方式相結合,使得自己更加自由的去表達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這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有所發現:如在《我與鄉村》中,以圓和三角做出輻射狀把牛和“我”面對面的空間表現出來;在《向阿波利奈爾致敬》中,在四周伴有放射狀的圓形切面當中他把亞當和夏娃兩個人體重構在一起等。這些都是采用立體幾何分析的方法將事物和不同時間不同時空發生的故事同置在一起。夏加爾認為立體派相對來說較為容易理解的,這是由于它向我們提供的只是對象的一個方面——或是光和影的關系,或者是它的幾何關系,然而僅有物體的一個方面,不足以表達出完整的藝術主題。它過分地限制了繪畫的表現內涵,如果堅持用一種表現手法,而繪畫就局限于這一種表現形式和其他更自由的繪畫方式,因此夏加爾認為立體派是具有它的局限性的。夏加爾雖然受到立體派的影響,但是他本人并未完全順從,就如他自己所說:“我所追求的藝術是更特別的。”他在汲取立體派繪畫風格的同時,又與立體派劃清了界限追求自己的創作方向。
與野獸派的關系
野獸派即野獸主義是自1898年至1908年在法國盛行一時的現代繪畫潮流,繼續后印象派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野獸派畫家依靠構圖不顧體積、對象和明暗用純單色來代替透視。夏加爾繼承并發展了野獸派的繪畫理論,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夏加爾的諸多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強烈原始的紅色、綠色、黃色、藍色被他組合成新奇夢幻的畫面,畢加索這樣稱贊夏加爾“馬蒂斯死后唯一懂得色彩的畫家。”但是夏加爾的繪畫又與野獸派有所不同。法國的野獸派追求純粹的裝飾畫效果,大塊的有些隨意并且鮮艷的色塊,夸張而原始的造型,粗獷的線條成為它的招牌表現手法,但是對于主題,野獸派是不涉及的,它追求的只是強烈的視覺效果,鮮明的色彩呈現;夏加爾的繪畫中也有鮮亮而且對比強烈的色彩,但是夏加爾非常注重繪畫內涵的表達,在他的畫面中有著詩性的傾訴,形象色彩甚至有著故事的情節都透射出一種深刻的寓意,例如:熱鬧中帶著沉靜與憂傷的馬戲表演、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傷痛和恐懼與妻子甜美而浪漫的愛戀,對家鄉的思念等等,他把自己對自己本民族最虔誠的信仰會在了他的作品中,使得夏加爾的繪畫在本質上與野獸派就有不同。
總結
夏加爾的繪畫語言的形成受到時代、社會文化多種因素的影響,其藝術具有復雜性,因此很難將夏加爾的繪畫準確的歸屬于一種流派。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畫派曾試圖推舉夏加爾作為這個流派的先驅,但是夏加爾拒絕了,他認為自己的繪畫并非“幻想的”,“一切都是現實的,恐怕比我們目睹的世界更加現實”。由此可見,夏加爾只是把自己的真情實感給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給表現出來罷了,他總是非常的希望一般的觀賞者能一起分享他對宗教、情感、故鄉、童年等這些事件的感受,從而理解他內心的真實情感,他注重的是自身的生活體驗的表現。夏加爾就是一個獨立的夏加爾,如果非要把他歸屬于一個畫派的話,那就是二十世紀初的“巴黎畫派” 了。這些畫家是在兩次大戰之間聚集在巴黎的一個外國藝術家團體。他們都是在血液里共同存在著猶太民族的那種懷鄉與哀愁、堅韌與抗爭的性格的猶太人,因此,這些畫家之間雖然沒有共同的理論主張,在畫風上各樹一幟,但即使如此,他們的繪畫都富有浪漫的色彩,表現內心世界、而非解釋外在世界采用了抒情性的表現方式成為他們共同的潛在的一致。正因為如此,從這種共同的民族精神出發才將他們看作是一個畫派。
貢布里希認為是夏加爾是原始主義藝術運動的中堅力量,他總是用那最為單純的,具有原始風味的藝術像把他那單純而且率真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因此夏加爾雖然經歷了多個現代藝術流派的洗禮,但是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創作,發展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樹立了個人的風格,成為現代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藝術家。
參考文獻:
[1]張君.夏加爾繪畫藝術研究[C].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8.
[2]吳姍姍.內容與形式—解讀夏加爾的藝術[C].曲阜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