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書館(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是美北長老會在中國設立的一個出版、印刷機構,是西方傳教士在中國開辦的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的一家活字排版、機械化印刷的出版機構。其前身為美國長老會于1844年2月在澳門開辦的一個印刷所。1845年遷到寧波,命名為“華花圣經書房”。后遷移上海,改名“美華書館”。它的開辦主要是為各圣書公會和各基督教教育、醫學協會在出版自己需要的各種特殊書籍時提供幫助,它的工作限于傳教和慈善工作的范圍內,并附帶翻譯和出版一些西方的科學書籍,但以不妨礙印制傳教出版物為前提。
一、姜別利與電鍍法制造鉛活字銅模
1844年,美北長老會來華傳教后,首先在澳門暫時落腳,在此開設了花華圣經書房(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Holy Classic Book Establishment)。1858年,美國長老會派遣早年曾經學習印刷的傳教士姜別利(William Gamble)來華主持花華圣經書房,他是美華書館的第7任督辦。姜別利,出生于愛爾蘭,早年移居美國,青年時代曾在費城一家大的出版公司當工人,后來又去紐約參加了《圣經》出版社的工作,直到被派到寧波擔任書館的主管工作。他不僅帶來了鉛字和字模,在 1859 年-1860 年間,他還發明了用電鍍法制造鉛活字銅模的新方法,并制成了大小七種鉛字,稱為“美華體”,即后來的宋體字。這種字模和鉛字發明以后,美華書館大量制造,出售給上海、北京等地的報館、書局,成為此后幾十年中國最通用的字模和鉛字。他還按照漢字使用頻率的多少按部首設計成元寶式的字盤和字架,提高了排字效率,為中國印刷業長期采用。
J·L·馬提爾(J.Mateer)曾在他的《美華書館漢文鉛字字表》(Lis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Fonts of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一書的前言中,生動的指出了姜別利先生為改善漢字鉛字和漢字字盤所做的精心調查?!盀榱伺宄S米值臄盗浚貏e是基督教書籍中所用的字,為了改進排字方法,姜別利先生查對了《圣經》以及該館印刷的其它 27 本書,八開的紙總計有 4166 頁。這些書所含字數總計超過 1100000,但只有 5150 個不同的字,加上香港倫敦會提供的 850字,總計 6000 字。有趣的是,在圣經中共計有676827個字,但只發現了4141個不同的字符,其中《舊約全書》中有503663個字,3946個不同的字符,《新約全書》中有173164個字,有2713個不同的字符。姜別利先生按使用頻率把 6000 個字分為 15 組,出現過10000次的有18個字符,分別在28卷里,出現過1000次的有224個字符,依此類推。頻率少于25次的有3715個字”。① 排除掉這3716個字符,他將其余的2285個字符按照詞根編排作為第四本鉛字表由馬提爾先生出版。姜別利先生精心核對每個漢字在這28卷書中出現的次數,并標注在在每頁的旁注上,清楚地記載了每個字的使用頻率,這一成果對于后來學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分屬于不同的教會或公司的各類印刷機構,在中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他們將永遠感激姜別利先生對中國印刷業所做的貢獻,并贊成在其葬禮上對他的贊美,即“在未來一個世紀中,在中國或日本所發行的任何一本《圣經》,基督教書籍或科學書籍,都將帶有姜別利先生的手紋。不管現在或將來他們都將永遠感恩于這位漢字印刷發展中的偉大先驅者?!雹?br/> 二、美華書館的遷移與墨海書館倒閉的關系
姜別利認識到上海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及傳教中心時,他并沒有多少工作經歷。當時,除了他之外并沒有幾個人能夠預測到上海對于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他的初衷是想用最少的努力將馬太福音根植于中國的中心地帶,并期望獲得最滿意的效果,這也是他選擇上海作為運營基地的原因。除去上海那邊的優勢,在寧波,他卻在購買印刷所需原材料和向各個港口推銷書籍時遇到重重困難。他發現上海比寧波更有前途,因此,他選擇了上海作為主要的活動基地。經主管部門同意,把印刷所改名為美華書館,并于1860年遷往上海。
作為書館的負責人,姜別利還要指導工人,給工人發工資,購買材料,發送印刷品,編制財務報表以及與外界的通訊聯系,這些都需要他有極大的耐心,并采取完善的方法對書館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并且,他發明的鉛活字銅模和元寶式的字盤和字架,使得相同時間內打印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這與墨海書館使用牛力的原始又笨重的印刷機器,“經一段時日使用,發現機器性能很差,印出的圣經字跡模糊,最后不得不將機器運回英國,恢復手工印刷”相較之下,天壤之別。盡管如此,美華書館還是遇到麻煩,例如,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廠房面積就顯得過于狹小。兩個提供設備的朋友接受了一處比較大的處所。1862年,出版社搬遷到了那里,并增添了一個圓柱形印刷機。得利于更多的空間和更好的機器以及不斷增加的字樣,一年以后,美華書館的印刷量已達近一千四百萬張。在姜別利先生精心的管理之下,美華書館承接了大英圣經公會印刷出版《圣經》的任務,此項任務之前一直由墨海書館擔任。美華書館逐漸取代了墨海書館在上海的出版中心地位,墨海書館停頓。
總之,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上,美華書館可以稱得上是西方近代科學第二次東傳的典型代表,對近代中國出版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注釋:
?、佗?The Mission Press in China: being a jubilee retrospect of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