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大學英語的現狀和素質教育的緊迫性出發,提出大學英語學科中的素質教育應通過學校、教師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念,學生通語言實踐活動去發展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及以交際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運用素質。同時,教師應突破自我并努力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最大限度地發展和完善學生。
關鍵詞:大學英語;素質教育;課堂
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教育領域重點工作是,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供更加多樣、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教育部辦公廳也發布文件要求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大學英語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把素質教育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也是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體現。
一、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中國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作為公共科目,大學英語得到的關注度不夠,在課程設置、教學資源配置、班額、學時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二是部分教師還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照本宣科,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較少,學生毫無積極主動性可言。三是學生在學習語言時,重心只放在四、六級考試的分數上,對于語言的背景、文化等其他方面并無涉獵。造成語言學習匱乏。
以上三點究其原因,是應試教育長期的影響下,學校對教師教的好壞、學生學的好壞的依據是期末考試成績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151e6ea75760f774b74924439a16f448這些在客觀上也導致教師、學生的學習范圍很窄。
二、大學英語素質教育改革的緊迫性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從小學、初中、高中,九年的時間里,一直在備考模式下學習,分數甚至成為了評價一個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使得步入大學的學生也只會考試,只關注考試,而對于其他事情不聞不問。不懂得關心他人,不屑于幫助他人,連自己也照顧得不好。比如,有很多新入學的大學生,報到時都是有一個以上的家長跟隨報到,拿行李、鋪床鋪,學生自己則什么都不做。試問這樣的學生以后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下生存。
83歲高齡的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老先生的幾句話,道破了素質教育的真正含義和緊迫性。他說,人類現在正在毀滅自然,急需提高全人類的素質;素質教育不只是針對小孩子,各位教職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質。
三、如何讓素質教育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
1、對于學校、教材的要求
學校應該加強師資建設,引進多種教學設備,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教材選擇上,因為語言是不斷變化的,教材內容應積極向上,多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舍棄一些過于陳舊的英語內容。
2、對于教師自身的要求
(1)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和創新意識。
目前中國教育正向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方向轉軌。這要求教師要有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等,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擴大知識儲備,努力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使自己向科研型、學者型轉變。
(2)具備高尚的師德和健康的心理。
“德高為范,學高為師”。教師的職業是辛苦的,是沒有利益卻是純潔高尚的。教師的自身形象會對學生有巨大的影響,一位教師的儀表言談、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對學生的高尚情感,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對祖國的深深熱愛,這些都會對學生有深刻得影響。
3、如何在英語課堂上融入素質教育
課堂上適時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人生觀內容包含理想教育、價值觀教育、態度教育以及成才、審美和生活方式教育等內容,因此“(英語)教學活動就更應當透過語言外在形式,講價值觀引導滲透于教學的全過程”。利用一些英語名言警句鼓舞學生,如“Where there is a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