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德育是指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上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這種活動圍繞現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來開展,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補充和延伸,也是德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德育通過網絡德育課堂、網上咨詢、在線討論,網上德育基地等途徑來實現德育目標。
一、網絡德育的內涵及其特點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對社會成員約束和團結作用的準則。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簡稱,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網絡德育,是指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上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這種活動必須圍繞現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來開展,它與學校德育有著緊密的聯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德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網絡德育目標除了德育大綱規定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總體的德育目標外,還有網絡特色的德育目標,包括網絡道德、信息素養、網絡倫理、自我管理學習、網絡人格等。學校網絡德育是德育走向現代化和新世紀網絡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學校網絡德育的原則和策略
1.學校網絡德育原則
(1)主體性原則。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提供了必要的保證。“學習者的學習有了更大的選擇,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的任何學習需要都能夠得到一定的滿足”。并且,這種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也必將要求學習者進一步提高學習進程中的積極性,為促進學習過程中的內化創造條件。
(2)創新性原則。網絡的功能是日新月異的,它將越來越豐富、先進和完善。德育工作者也必須緊跟時代,“要能下水救人,必先自己善游,大膽利用和嘗試”。
(3)實效性原則。在進行學校網絡德育實踐中,必須遵循實效性原則,不能為用網絡而網絡,為了拓展而拓展。恰當、科學地運用網絡技術解決學校傳統德育途徑在實效性方面的不足,是學校網絡德育之所以要進行拓展的根本原因。
(4)導向性原則。由于網絡中的觀點駁雜,正確與撩誤并存,真實與謊言同在,高雅與庸俗交織,滲透與攻擊雜陳,因此堅持正確的意識形態導向十分重要。
(5)整合性原則。網絡德育就是借助或利用網絡所具有的功能,對教育對象施加更為有效的道德影響。因此網絡德育與網絡的功能必須緊密聯系起來,或者說具有整合性。
2.學校網絡德育策略
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學校的德育工作起著基礎性的導向作用。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網絡環境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認真研究網絡c4f59dab0d7463231c11107578c69b28d994347c6698dba462723af04d6aa66d環境下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努力讓社會注意精神文明去占領網絡文化的陣地,建好主流網站占領制高點,利用網絡手段加強德育。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打造網絡德育專業隊伍。了解網絡、運用網絡,而且要學會把德育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面對新世紀的學生、解決網絡時代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三、學校網絡教育的途徑
1.網絡環境下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在網絡學科教育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輔導者。教師在制作網絡多媒體課件時要主動考慮如何展示德育內容,使學生既學到文化知識,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數學中的漸開曲線、對稱圖形,可點擊北京立交橋、中華世紀壇、南浦到橋等標志性建筑,用數學美激發學生崇尚科學的精神。教化學中的氟利昂性質、臭氧空洞、地球溫室效應,可虛擬一個災難畫面,喚起同學的環保意識。教鋼琴協奏曲《黃河》時,可以組合百團大戰、香港回收、澳門回歸等畫面,讓學生感受中國人民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教師的主導作用除表現在軟件制作過程之中,還表現在對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課堂中的啟發引導以及教學進程的調控。
2.開發網絡德育課程資源
從課程論觀點來看,網絡上具有豐富的學校德育資源。在網絡背景下,道德學習內容可以超越課程教科書的范圍擴展到所有對青少年有意義的題材,充分開發課程資源,并整合各種教育資源,重視激發地方、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
3.基于互聯網的道德學習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從人際德育到生態德育,是新世紀網絡背景下道德學習的新內容。我們完全可以創造出“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虛擬世界,引導學生去積極建構個人完整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們所學會價值辨析、積極付諸行動,道德行為、道德知識、道德情感在充滿童趣的游戲活動和競賽活動中獲得整合。
4.開展網上主題班團活動
傳統班隊活動,通常是班級同學、老師圍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寫好主題活動的名稱,活動一個接一個按部就班地進行。班隊形式一成不變,學生很快就會厭倦,活動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園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文化賦予班隊活動的新的意義,信息時代特有的工具給單調的班隊活動形式帶來了勃勃生機。隨著信息社會進一步走入我們的生活,網絡文化將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為學生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學習空間。就班隊活動而言,組織形式更靈活了,吸引了所有的學生加入其中。他們各顯才能,踴躍參加,在信息技術時代里,開展出豐富多彩、更具時代特征的團隊活動。
總之,德育課是一門極為復雜的人文學科,它既有嚴謹的科學性,又需要有生動活潑的實踐方法,大有學問可做。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還會不斷出現新的情況、新的問題,還必須不斷進行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梁建章.網絡社會的崛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王健敏.道德學習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大慶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