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總統李明博就任后,曾多次承諾“政府內絕對沒有腐敗親信”,并充滿自信地說,自己從政時間不長,總統選舉時“優勢明顯”,所以沒有欠下“人情債”,不必徇私“還債”,因此具備比任何一屆政府都更廉潔的條件。然而,“清廉”之說言猶在耳,腐敗已然發生。有統計表明,自李明博2008年擔任總統后,已經有10多名親信親屬被指存在腐敗行為,他本人在民眾中的支持率也大大降低。現在,在野黨不斷攻擊他,連執政黨都要和他劃清界限,這讓李明博非常尷尬。
身邊重臣紛紛落馬 最早出現問題的是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前任次官申載旻。
54歲的申載旻是李明博的老班底。他是記者出身,2002年到2006年期間曾在一家地方報社當記者。2007年,時任首爾市長的李明博參加韓國總統大選,組建大選陣營“安國論壇”, 申載旻很快加入,成為最早追隨李明博的人之一。李明博2008年當上總統,提拔申載旻當了文化體育觀光部次官。2010年,李明博提名申載旻擔任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但在野黨在這關鍵時刻揭發申載旻涉嫌貪腐,說他個人資產來路不明、涉嫌房地產投機。在聽證會上,申載旻承認自己在2007年幫助李明博競選期間,曾無償接受一家企業贈予的汽車,但辯稱自己的房地產投資沒有違規,并主動提出辭職。然而,事情并沒有完,韓國一家造船集團的老總李國哲,最終把申載旻送進了班房。
報道稱,自2009年以來,李國哲的企業開始走下坡路,子公司關門的關門,破產的破產,法院也盯上了他的行賄和非法游說行為,并在2010年,以這兩項罪名判處他3年監禁,緩期5年執行。李國哲自稱“遭到不公正調查”,決定揭露行賄事實。他揭露說,在過去10年中,先后賄賂了申載旻約10億韓元(1韓元約合0.005元人民幣),以求讓自己的企業免遭政府主導的債務重組。2011年10月,申載旻在首爾接受司法機構調查。11月,首爾地區法院認定申載旻犯罪事實清楚,簽發逮捕令將他拘捕歸案。
除了申載旻,李明博的親信、國會議長樸熺太涉嫌在2008年大國家黨全黨大會期間向部分國會議員行賄,2012年2月9日宣布辭去議長職務;被稱作
李明博“良師益友”的廣播通信委員長崔時仲,也因為其政策輔佐官的貪污問題引咎辭職。
親戚難逃腐敗陷阱 除了身邊重臣,李明博的親屬近來倒下的也不少。放倒申載旻的李國哲,同樣也把李明博的二哥、議員李相得扯進了受賄漩渦。李相得1988年就當選議員,比李明博更早踏入政壇,也是大國家黨真正的元老。他是經濟問題專家,在幕后出謀劃策,幫助李明博贏得選舉。韓國媒體曾說,沒有李相得就沒有李明博。
李相得出事是因為自己的助理樸培洙。2011年12月,樸培洙涉嫌從李國哲集團收受價值約7億韓元的賄賂被檢方批捕,李相得難逃其咎,在同月宣布不參加2012年度國會議員競選,并對助理犯錯表示道歉。
然而,檢方的調查并未因此終止。2012年2月底,韓國媒體稱,李相得涉嫌收受銀行數億韓元的賄賂,檢方已就此進行調查。媒體稱,2011年9月,韓國金融監督院在對85家儲蓄銀行進行檢查后發現,有20多家儲蓄銀行涉嫌從事非法貸款活動。隨后,金融監督員勒令第一儲蓄銀行、普萊姆互助儲蓄銀行等7家銀行停業6個月。為了躲避被關門的命運,一些銀行開始向政界和官方行賄,普萊姆互助儲蓄銀行就涉嫌向李相得及其助手行賄。檢方稱,他們在李相得議員室的職員賬戶發現了7億韓元存款,李相得稱這筆錢是他出售房地產的款項和接受的禮金,因他決定把這筆錢充作議員室經費,才把它存入職員賬戶。目前,調查組正在調查這7億存款是否為賄賂款。
李明博夫人金潤玉的堂兄金在洪也卷入銀行行賄,因涉嫌收取第一儲蓄銀行的數億韓元錢財于2011年12月被捕。此外,李明博侄女婿全宗化因為涉嫌操縱股價,被金融當局告到了檢察院。有人統計,李明博的親戚因經濟問題已經有3人被捕,2人被起訴,8人涉嫌腐敗接受調查。
李明博的未來命運 對于親信和親屬涉嫌腐敗,李明博表示“無言以對”,他承認,這些事情是由于自己沒處理好而引起,希望得到國民諒解,但是輿論對此并不買賬。當地媒體評論說,韓國現政府哪里還是李明博曾說的那個“沒有親信腐敗的政府”,而有可能成為歷屆政府中親信腐敗最多的。
韓國即將于年底進行總統大選,這也令發生在李明博身邊的系列貪腐案帶上更多政治色彩。反對黨不僅要求李明博道歉,還要求內閣集體辭職。現已改名新世界黨的執政黨也表示,要徹查相關腐敗事件,并表示要與錯誤的歷史“劃清界限”。韓國媒體解讀稱,執政黨的這一表態不是與歷史,而是要與李明博“劃清界限”,以便在國會議員選舉中爭取民意。
對李明博而言,任期已進入最后一年。韓國媒體認為,如果丑聞纏身,李明博政府在剩下的任期內很難有任何作為。最為重要的,韓國總統離任后一般都會遭到新一任政府的調查,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無一例外,李明博能否擺脫這一厄運也很難說。尤其是前總統盧武鉉就是因為遭到李明博政府調查而自殺,讓在野黨對李明博恨之入骨。隨著身邊人的不斷倒下,李明博恐怕也嗅到了不遠處政治清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