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義務教育階段已開始執行修訂后的新課程標準,使用修訂后的義務教育新教材。人教版《數學》的一年級上冊,已以大開本、明朗清新的風格展現在學生和教師的面前。這套教材的實驗版于2001年就開始使用,從這些年來收集到的各種反饋信息看,教材受到了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普遍好評。在國家級實驗區和省級實驗區實驗使用的情況說明,這套教材是一套城鄉廣大地區普遍適用的小學數學教材。
實驗教材投入使用之后,我們就對教材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全程跟蹤,并開展了一系列關于教材與教學的行動研究。自2008年起,我們有步驟、有計劃地展開了對實驗教材修訂的前期工作。總結實驗教材的使用經驗,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搜集社會各界對教材的意見與建議信息,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與此同時,密切關注數學課程標準的修訂進展情況,研讀所獲得的有關文獻,分析其理念與要求的變化,深入領會其精神實質。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本次教材修訂的總體方案。
一、教材修訂的原則和目標
第一,應該明確,這是一項重大的教材修訂任務,但并不是新編一套教材。所以,教材總體的指導思想、主體結構和主要特點沒有大的變化。而是在教材實驗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認真解決以往的疑難問題,細致地體現所形成的規律性認識、所積累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次教材修訂是對實驗教材的完善和質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本次對教材修訂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清晰地體現《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的數學教育教學新理念、新要求,采取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來落實新理念、實現新要求。例如,如何使學生獲得“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如何增強“四能”的培養等。
第三,本次對教材的修訂,要更加細致地反映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突出關鍵點和啟發性,體現學生學習、能力發展、思維發展等規律。在實驗教材使用的十多年里,廣大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有效的措施,應該對這些鮮活的經驗進行提煉并融入新教材中。
第四,通過本次教材修訂,要使本套教材的風格和特色更加鮮明,將數學學科體系的嚴謹性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開放性有機結合,更利于培養學生既嚴謹求實又勇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
第五,通過本次教材修訂,形成一套文字表述準確、可讀性強、版面設計清爽美觀的教34Ne80OvoTxfbQp7OkE7LZJtZrt+Abe/8/KX9ZiI6P4=材,一套學生喜歡的教材。
總之,我們正在努力探索,期望形成體現時代發展需求和素質教育精神的小學數學課程教材體系,進而起到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滿足我國社會發展對數學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教材修訂的主要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所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是此次教材修訂的最重要的依據。從2001年開始試行的實驗稿到2011年頒布的修訂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經歷了十多年的實踐檢驗和理論探索,人們對數學教育與數學課程的諸多問題形成了新的共識,對數學課程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體現在新課程標準中的這些新理念、新要求正是此次教材修訂的最重要的依據。
實驗教材十多年的使用經驗和教材編寫人員多年來的專題研究成果,也是教材修訂的重要依據。如前所述,從2008年開始,我們在認真總結教材實驗研究成果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逐一分析了社會各界對實驗教材提出的意見和修改建議。與此同時,教材的編寫者進行了多項與教材修訂相關的專題研究,例如國內各種小學數學教材的比較研究、各國小學數學教材的比較研究、對疑難問題的攻關研究等,為教材的具體修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里需要特別提到的是,針對實驗教材初次研制時未能深入研究或是當時尚有爭議問題,如關于解決問題、估算教學的安排等,我們集中進行了攻關研究。對于解決問題的研究,我們在收集、分析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課程標準關于解決問題的理念,利用國內外教材比較研究的成果,研究并提出了在教材中落實解決問題課程目標的初步設想。
此后,在征求部分一線教師和各個層次教研員的意見、將部分修改內容送到學校去試教并反復研討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小學數學教材的修訂方案。
三、教材修訂的主要內容
第一,落實《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的新理念和新要求。落實《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倡導的教育教學新理念,為學生獲得“四基”、形成“四能”提供有效的途徑,為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是本次教材修訂的重要任務。由于《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內容和要求方面有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對教材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對部分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編寫也是本次教材修訂的主要任務。例如,根據“統計與概率”部分第一、二學段內容和要求的變化,對這部分的教學順序進行重新設計,并對具體內容進行修訂等。
第二,本次教材修訂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針對實驗教材初次研制時未能深入研究或是當時尚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完善性處理。這些問題包括:在估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體會到估算的價值,如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如何體現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為培養“四能”提供合適的素材、清晰的線索和有效的途徑。
第三,針對在實驗教材使用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教材內容結構上的問題、內容選擇和要求上的問題等進行了調整,并對具體內容進行了修訂。針對廣大教師、教研員提出的不適用的教學素材、例題設置中的一些不合適的呈現方式、練習題編制中的難度過大或效率低的題目等,進行了精心修改。同時注意引進新觀念、新數據、新素材和新技術的應用等,使教材充分體現時代的發展與進步。
四、修訂后的新教材的主要變化
從外觀上來看,修訂后推出的新教材的開本發生了變化,由20年未變的小開本(32開)變成了大開本(16開)。這一點或許會給關心教材建設的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關于教材內容的變化,教師們感受最深的可能是關于解決問題的編排,這也是通過本次教材修訂,在內容編排方面變化比較大的部分。
從實驗教材使用情況調研中我們發現,教師們在如何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小學生“四能”方面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或困惑。為此,本次教材修訂,我們確定將培養學生的“四能”落到實處作為重要任務之一,目前在修訂后教材中的體現是:
①進一步強化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將培養學生“四能”的教學與各部分數學知識的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例如,在認識圖形、數的認識、找規律等內容的教學中安排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例題,為培養學生“四能”提供必要的素材和案例。
?、谘驖u進地提供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教材從一年級上冊開始逐步讓學生學習并體會到解決一個數學問題所要經歷的步驟。即:理解現實的問題情境,發現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問題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案并解決之(教材一般用“怎么解答”提示),對解答的結果和解決的方法進行檢驗和回顧反思(教4eb0e4296f49cf09a5a1e543690cd242983e70ddb112068a20a4e3b1c78f273b材一般用“解答正確嗎”提示)。
?、厶峁┴S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解決問題”的課程目標,修訂教材大大豐富了解決問題方法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解決不同的問題,學會根據不同的問題現實,自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例題中呈現不同思維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方法,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發展現實、允許學生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理念。
?、苓\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學內容的編排,注意突破傳統應用題教學內容的束縛。解決問題的內容除結合各部分具體教學內容的安排外,還注意在數的運算教學部分安排豐富的案例,打破了傳統應用題教學內容的束縛。采用結合所學知識,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思維水平,選擇學生將會面對并能夠解決的問題作為例題,這樣的安排,更能體現出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特征。
⑤為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與情境,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怎樣使小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發現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并能提出數學問題,這對于教材的編者來說極具挑戰性,我們在此次修訂中進行了一定的嘗試。除了在許多題目中提出“你發現了什么”“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外,還安排了專門的題目讓學生利用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加以解決,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教材的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使數學知識的出現、教學順序的安排更具邏輯性,更符合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系統調整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使所出現的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數學學習的特點,更有利于學生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設置了過程性評價板塊,為學生提供自我反思與評價的機會;等等。這些變化提升了數學教材的嚴謹性和教育性,從而有效地提升了教材的質量。
新課程已經實施十年有余,通過教育工作者的艱辛努力,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好學勤勉、勇于探索,涌現出了許多先進的經驗和舉措。無論是課程標準的修訂還是教材的修訂,都離不開這十多年來的理論探討和實踐積累。特別是教材的修訂,融入了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智慧結晶。我們期望修訂后的新教材,既能體現廣大教師的好經驗,又能為教師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修養提供必備的資源。
?。ㄘ熅?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