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插圖,作為一種直觀的視覺信息和教學媒體,可以適當運用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結合高中教材內容,有效地運用這些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相應得到提高。本文就插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 插圖 高中英語教學 重要作用
一、引言
心理學研究表明,越是直觀、形象的內容就越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使學習者的注意力更加持久,學習效果也會更好。當代英語老師,如果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無生命無激情的“輸入”,就容易使學生的頭腦簡單化、程序化。這時就需要教師能夠合理運用一些使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插圖不失為一種好的可利用資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插圖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課文中的中心內容,便于介紹語法知識,方便學生進行會話練習。而且有些插圖,圖片精美,細致傳神,對學生非常具有吸引力,它們就像英語教學中的調味劑。如果教師善于運用這把金鑰匙,不僅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加學習趣味,而且能提高學習效率。《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專門提到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其中教科書和教學插圖就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課堂教學資源。
二、插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現今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多老師過于追求創新,以至于忽略了教材上這一塊現成的教學資源——插圖,不免可惜;習慣于以文本為中心,忽略了插圖能夠發揮出文字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就怎樣利用好這些豐富多彩的插圖,發揮插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我進行了以下嘗試。
1.巧用插圖,激發興趣,直導主題。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來說,教師如果能緊扣文章主題,展開有趣的導入話題的設計,就會為整個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教學導入這一環節,精心設計和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從而有效地導入新課。就目前來看,高中英語教師采用的導入方式形式多樣。我認為,借助插圖,精心設計導入,也能高效地導入文章主題,讓課堂教學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例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七Unit 2 Turandot in Beijing這一文章時,如果直接讓學生看題目,他們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一方面他們對單詞Turandot比較陌生,另一方面話題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對于新課學習缺乏必要的知識。因此普通的口頭解釋不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此概念還是一知半解。這個時候必須借助于Welcome to the unit中的插圖讓學生直觀地進行了解,激活他們原有的知識,激發其求知欲。插圖一旦呈現,學生則能明白文章和音樂藝術有關,緊接著再呈現悉尼歌劇院和一些與歌劇相關的圖片,學生自然也能猜到題目大體的含義。
2.妙用插圖,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人腦在進行創新思維的時候非常活躍,就像“大海起了波濤”,“清風吹皺一池春水”一樣擾動了人腦的活動空間。縱觀國內英語教育,學生缺乏創新且運用英語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十分有限。《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在人際交往中能得體使用英語的能力。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學生創新和口語表達能力與課標中的要求有較大差距。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營造語言氛圍,激起學生說話和表達的欲望,提高其語言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而教材是學生練習說話的一塊沃土。高中英語課本上,一幅幅精美的插圖往往使人浮想聯翩,激情澎湃,最為重要的是插圖一般都能反映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課本插圖,營造一種語言氛圍,誘導學生的無意識活動,使學生展開創造想象的翅膀,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熟練掌握課文后,教師應讓學生再一次觀察圖片,除了引導學生觀察圖上能看到的東西外,還要啟發學生想象圖上沒有出現的東西,或者把圖上的內容做假設、變換,讓學生想象新的條件下的新情況,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進一步練習把語言說得更熟練、準確、生動、形象。
例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七Unit 3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時,課本上就有四幅圖片有關于網絡的。圖片1:The Internet can help us search for information on a variety of topics.圖片2:We can shop for the top brands at the best prices all over the world on the Internet.圖片3:We can use the Internet to keep in touch with others wherever you are in the world.圖片4則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下面寫著:What next.這時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利用前三幅插圖讓學生猜猜將來人類可以利用網絡來做哪些事情,以及網絡會給我們人類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有了前三幅圖片作為參照,學生自然有話可說,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其創新思維能力,一舉兩得。在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后,可以利用圖片把內容作假設和變換,假如我們現在生活在無網絡的情況下,我們的生活又將呈現出怎樣的一幅情景。目的是再次激發學生想象及說的興趣,近一步鞏固語言的表達能力。
3.借用插圖,加強指導,促進合作式教學。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也被稱作共同學習或者協作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了同一個學習目標,大面積參與,營造一種融洽、積極的心理氛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要善于設計一些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夠通過學生努力完成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插圖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
(1)根據插圖內容合作創編對話。利用插圖創編對話表演是一種使語言學習的過程轉變成創造性運用語言的體驗過程的好方法。現行的高中英語教材中很多插圖是以話題為單位的,為學生創編對話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創編對話表演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插圖所提供的主題,結合已學的話題,創編出富有個性的對話。而創編對話必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分角色共同進行對話練習,因此給每一位學生都提供了表演的機會,并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
(2)根據插圖內容合作討論問題。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6 Unit 3 cultural differences時,我認為可以借助課本四幅插圖引導學生對不同國家文化差異進行討論。具體操作如下: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4人,然后讓學生討論插圖上各個國家的打招呼方式,教師適當加以引導,再讓學生討論對比一下其他各國打招呼的方式,從而引申出對其他文化差異的討論。最后每組討論結果匯總,指派一名學生進行總結。整個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責任明確到學生個人,充分發揮了學生團結合作能力。
4.利用插圖,引起情感共鳴,進行思想教育。
情感和思想教育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又是英語教學的目的,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因此教學過程中思想情感及其滲透力量的強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優劣。高中英語教材內容滲透了很多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地挖掘利用教材中這些德育素材(如插圖),強化其感染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誘導下,聯系自己的實際思考和討論,使其思想得到升華。
例1:教材中的插圖,有好多是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導行圖,給學生提供了正確行為的指南。比如說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5 Unit 2中,插圖涉及的是nature and environment(自然與環境)這個當代人類共同關心的主題。4幅圖片生動地描繪了各種自然災害及人為破壞環境的行為。圖片在視覺上帶給學生很大的沖擊力,而在這種沖擊力的震撼下勢必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如果人類再一意孤行地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界,最后就勢必會遭到報應——地球自然災害頻繁,人類走向毀滅。這時我認為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保護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例2:牛津高中英語模塊10 Unit 3 Aids today中的艾滋病人的插圖,圖片中那瘦骨嶙峋的病人所帶來的視覺沖擊是令很多人終生難忘的,對艾滋病人產生了無限的憐憫。在此情況下,教師伺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不應歧視艾滋病人,對其應持有正確的態度,以此激發他們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把課堂作為傳授交際語言和培養運用能力的手段,而且要把課堂作為思想教育的主陣地,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凈化,樹立起崇高的理想。
三、結語
總之,插圖教學在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巧用插圖,可使知識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插圖教學也是一門教學藝術,充分地利用插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插圖是提高教材內在品質的潤滑劑,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善于運用插圖,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插圖的課程資源,使其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梁果.花里胡哨”英語插圖之運用.諸暨教育網,2009.
[2]白惠瓊.“活”化課文插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1).
[3]舒明.插圖在英語教學中的妙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