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多媒體教學的特點,以及多媒體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充分闡述了多媒體教學在高職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在高等職業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有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含量,提高應用性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利于高職畢業生滿足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高職教學 應用特點 應用要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教育教學方面來講,采用現代化教育模式,將高科技手段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聯系起來,是建立現代教育體系的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具有形象性、再現性、先進性、高效性、普遍適應性等特點,在高職教學過程中,這種優勢不斷得到體現和發揮,利用這種優勢,使用形象手段,把內容、結構變得非常直觀、容易理解,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高職畢業生適應社會的需求。
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深入發展,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1.多媒體數據庫的應用。
多媒體數據庫是多媒體信息檢索和查詢系統的核心,多媒體數據庫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數據庫技術的結合,是當前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種技術。多媒體數據庫技術是對多媒體數據的綜合管理,即對多媒體對象的建模,對各種媒體數據的獲取、存儲、管理和查詢。
2.音頻信息處理的應用。
在多媒體教學中,如果有豐富的音頻效果,就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有音頻信息錄制編輯、語音識別、文語轉換等。
3.多媒體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CAI的應用,打破了明顯的校園界限,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的概念,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使學生能夠接受到來自不同地區教師的教學指導,獲得教材之外更加豐富、直觀的教學信息,共享教學資源。多媒體技術也給出版、傳媒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中近年來出現的電子圖書和電子報刊就是應用多媒體技術的產物。
二、多媒體技術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特點
1.充分吸引學生的眼、耳等器官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課堂信息。
高職學生大多數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缺乏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要想讓高職學生盡量多地吸收知識和學習技能,必要的教學手段就是應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等特點,通過多媒體可以再現或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覺,把教育教學的功能推向更深的層次。多媒體教學集聲音、影像、圖片、文字、動畫于一體,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多媒體教學增加了課堂教學信息量,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或視頻,可以節省傳統教學書寫板書的時間,教師能在單位時間內向學生傳遞更多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并可以利用多媒體擴展教學資源,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
3.多方位的多媒體教學信息有利于實現創造性的發展。
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目的是將多維的教學媒體信息用于超媒體結構實施有效的組織,運用多媒體技術靈活多樣、生動逼真、便于控制的特點,使全方位的立體信息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運用,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能滿足個體化的學習要求。
三、多媒體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1.把握講課過程中的語速。
多媒體教學不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再使用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然而學生仍要適當地記筆記,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如果沒有掌握到這一點,就容易使講課速度變快,學生來不及記筆記,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因此,需要學生記筆記時,應該留有相應的時間,并告訴學生哪些需要掌握并記錄在筆記本上,以免學生對學習感到乏味和無所適從,這樣就不能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
2.多媒體教學同樣需要教師使用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講課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書寫后,在黑板前,以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講解,以及注意變換在教室的位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多媒體雖然屏幕上具有豐富多彩的聲音、圖像等,但這些還不足以讓學生完全了解知識點,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操作鼠標,在教師機前操作,沒有豐富的表現力,就不能完全顯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如果教師能充分借鑒傳統教學的優點應用到多媒體教學上,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3.注意語言的表現力。
傳統教學主要靠書本和教師講解。我院大部分教師來自區外不同地區,或多或少帶有自己地方的方言,而我院學生又幾乎都是藏族同胞,對漢語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好。因此必須要求教師用豐富的言詞和抑揚頓挫的音調,再加之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如果生動形象、條理性強、表達清楚,學生在很好地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之外還可以看課件或更豐富的多媒體資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4.樹立以“情感”為根基的主體教學觀。
“以情感人”,師生之間以“情感”的交流為根基是中國教育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中國素質教育的特色。這種情感是雙向的:既有教師的諄諄教誨,又有學生的尊師敬長,特別是在西藏這個以藏民族為主的雪域高原更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學活動是一個整體的活動,是不可分割的,是以“情感”的交流為紐帶,由師生共同締造的,一旦脫離了“情感”,師生就很難正常對話,教學效果就受到直接的影響。所以“情感”交流是師生之間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必不可少的橋梁。
5.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從傳播學角度看,教學行為實質上是一種傳播行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傳播過程。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通常任課老師是傳播者,所授知識是信息,學生是接受信息的“容器”。因此教師、教學內容、學生和教育技術是教育過程的基本要素。和傳播過程一樣,在教學過程中,教育技術的應用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學內容和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影響著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自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討論時間,捕捉學生思維的靈感和火花,并及時發現學生思考的誤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多媒體能夠真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很多優勢。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給學生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其次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只有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納入整體優化素質教育中,合理安排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彭軍.論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2]馮曉光.高職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3]高國紅.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