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們的素質,特別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如何培養中學政治老師健康心理素質問題作探討。
一、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1.職業角色與心理角色轉換不到位。
學校德育形勢和學生身心發展的新變化,要求中學政治老師及時轉變自身的理念和定位。但是,有一些老師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很好地做到。他們對自己的工作缺乏職業自豪感,在工作中缺乏熱情,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得過且過的心理嚴重。
2.心理狀態不穩定。
功利化的教育觀、高升學率的質量觀等使政治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許多中學的工資獎金與工作量掛鉤,政治課教師多是多班上課,兼跨兩頭或三頭課,作業批改量大,但得到的報酬相對少,很多老師比較抑郁、焦躁、精神不振、情緒不穩定。
3.自身知行存在脫節現象。
政治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健康人格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積極的教育引導作用,但是,有一些政治教師上課講一套,課后行為卻是另外一套,甚至還存在著在課堂上一邊向學生宣講科學的理論,一邊又發泄一些對國家、社會、學校不滿的不負責的言論的情況。
二、中學政治教師健康心理素質培養策略
1.社會及政府主管部門要優化中學政治課教學和中學政治教師成長環境。
第一,社會各界要重視中學政治教師對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意義,重視政治教師的價值,繼續加大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氣候,提高政治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努力達到鞏固教師專業思想和周圍能夠增強教師職業滿意感的目的。尤其是學生家長要充分認識到中學政治課對孩子的意義,支持與配合政治教師的工作。
第二,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門要秉著“德育為先”的理念,加大對中學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的指導與督促,采取完善學校的教學評估體系,客觀、公正地評價政治教師的工作,從政治學科的特點出發合理確定工作量和報酬等措施,創設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
2.中學要重視和改善中學政治教師的成長和工作環境。
第一,重視中學政治教學。盡管政治科目在中考和高考中沒有語、數、外分值大,但它是中學生健康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主渠道。對于中學生全面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要深刻認識到政治課的重要性,改變政治學科邊緣化現象,有意識地強化政治教學的功能和價值,從制度和管理方面為政治教學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同時要為政治教師的成長和工作提供一個較為公平和寬松的環境。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思想,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加強領導民主作風和意識,注重感情投資,營造一種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寬松心理氛圍與和諧的學校環境,使教師置身于其間能有一種安全感,從而舒暢地工作;合理安排教育、教學,同時解除教師對教學工作的后顧之憂,使他們具有對教育工作的安全感;有良好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在考核評優和職務晉升中做到公正、公開、公平,使之能成為激勵教師積極工作的動力,制定適合本學校、本學科的評價和激勵標準;開展各類活動,讓教師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集體娛樂活動;多關心教師,使教師努力干好本職工作。
3.中學政治教師要加強個人修養,提高調諧心理的能力。
第一,合理安排好生活、學習和工作,盡可能使自己得到必要的休息和放松。政治教師要正確處理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安排,不要過多透支自己的健康,要讓緊繃的狀態稍作放松;還可適當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如養花下棋、寫作旅游都是有效調節心理壓抑的方式;除此之外,適當參加體育運動,把心中的郁悶煩惱連同汗水一并“排泄”出去,這樣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還能分散對焦慮問題的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理性分析自身的工作境遇,適當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政治教師應正確認識對自身的期望值。自我期望值越高,與現實的沖突越激烈,則產生的壓力也越大。因此要理性地分析當前形勢下思想政治課相對受冷遇、政治教師相對不被重視的現實,認識到這種現實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文化多元化,以及應試教育影響下的綜合產物,面對這種境遇不能埋怨他人,埋怨社會,而是要積極應對,采用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投入更多的工作熱情。同時,應學會適當降低對自我的期望值,認識到自身現有素質能力狀況、學校工作環境和社會發展程度等因素都會對個人的發展程度加以制約,這些因素中很多是自己不可控制的,應當結合個人、學校及社會等現在發展的實際情況及可能趨勢為自己設定適當的目標。
第三,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素質。對政治教師來講,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是關鍵,自身的素質越高,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就越多,應對教育教學棘手問題的信心就越大。政治教師應樹立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多種有效途徑不斷汲取新的專業知識和好的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實踐中反思,在學習中成長。
第四,有自我心理保健意識,掌握矯正技巧,懂得善待自己,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當遇到心理問題時,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有意識地解決問題,而不應采取消極或是極端的方式。自覺地通過宣泄、激勵、補償、轉移等方式耐心疏導自己的不良情緒以減輕或治療各種心理問題。
總之,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的心理素質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而抽象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造成中學政治教師存在上述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師個人的原因,也有社會大環境和學校小環境的原因。所以,只有各方面形成合力,中學政治教師的健康心理素質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