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決車輪架的孔加工工作效率低,精度不易保證,設備落后不足的問題。進行車輪架孔加工工藝分析,臺鉆設備技術改造和刀具自制。有效地完成了車輪架加工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并得到了生產實踐的驗證。
關鍵詞:車輪架 孔加工 定位 刀具
中圖分類號:TH1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b)-0106-02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培養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技工院校發展的主要方向。近年來,我們與海南信榮橡膠機械有限公司合作,生產制造橡膠干燥車。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因設備資源等原因,給車輪架孔加工帶來了一些困難。所以對車輪架孔加工工藝進行研究分析和設備改造,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滿足生產需要。
1 車輪架孔加工的主要問題
零件加工時,往往不是依次加工完各表面,而是將各表面的粗、精加工分開進行。為此,一般都整個工藝過程劃分幾個加工階段。這就是在安排加工順序時所應遵循的工藝過程劃分的原則。工藝過程可劃分不同階段,車輪架是用方形鋼管進行加工,作為方管類零件其主要加工孔,一般情況下,孔的加工是通過鉆孔來完成,精度比較難以實現,鉆孔精度一般都是粗加工,鉆孔的尺寸精度一般在IT11-ITI0之間,表面粗糙度一般在Ra100-25之間。
1.1 車輪架孔加工工序
箱體類零件的機械加工應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則。方管材料機械加工也如此,但方管個表面不需要加工,而且個表面有一定的精度。一般我們方管尺寸較大,表面有一定的精度,定位可靠且夾緊牢固。因而容易保證孔的加工精度,也容易對刀調整,同時也有利了保護刀具,防止打刀和崩刀。
1.2 設備要求
孔加工時應選擇能滿足孔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此外還應考慮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在滿足精度要求及生產條件中應選價格最低的通用設備機床。
1.3 孔加工方案的考慮
根據機床的加工精度和生產率要求,宜采用銑孔或鉆鉸孔的加工方案。
2 車輪架的技術分析(如圖1)
2.1 孔的尺寸精度及形狀精度
孔Φ35±0.30mm。
2.2 孔距公差
970±0.50mm。
2.3 孔中心線的平行度
孔的中心線的平行度與車輪轉動的精度有關,該車架的孔的中心線的平行度公差為(±0.30mm)。
2.4 車架表面粗糙度
由于選用了方管(120mm×60mm)制作車架,其各表面粗糙度為Ra20。
3 車輪架機械加工時定位基準的選擇
由于方管各表面形狀精度都是一樣,而且是在較大的上下表面上加工孔。為了滿足孔加工與不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要求,也就是滿足孔與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選擇方管大平面A面或B面為主要基準。A、B面面積較大,定位比較穩定,夾緊也簡單可靠。
4 孔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
由于零件的加工質量、生產率、經濟性和工人的勞動強度等,都與工藝過程有著密切關系,為此應進行充分調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多設想一些方案,經分析比較,最后確定合理的工藝過程。
4.1 工藝方案Ⅰ
(1)方管檢驗。
(2)下料。
(3)劃線。
(4)以A面或B面為基準鉆孔、鉸孔。
(5)檢驗進入下一工序。
4.2 工藝方案Ⅱ
(1)方管檢驗。
(2)下料。
(3)以A面為下基準,端面為軸向基準同時銑B面上兩孔。
(4)以B面兩孔為基準,銑A面兩孔。
(5)檢驗進入下一工序。
4.3 工藝方案分析
方案Ⅰ中鉆孔、鉸孔在四道工序中完成,而且鉆孔后要接著更換鉸刀進行鉸孔,同軸度才容易保證。這樣頻繁換刀工作量大,生產效率低。因為是批量生產,那鉆孔完一批后,再進行鉸孔,這樣雖然換刀次數少了,但每鉸一次孔又重新對中一次,定位較麻煩,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質量難以保證。另外,在方管上鉆孔,管壁的厚度只有4mm,而且是鉆Φ35mm的孔。一般這么大的麻花鉆頭,在這么薄壁上鉆孔精度難以保證,只有磨成薄板鉆才能鉆,但這么大的鉆頭磨成薄板鉆,因只有兩片切削刃,鉆心刃磨困難,切削量又大鉆頭容易磨損,這樣不利批量生產。
方案Ⅱ中,以A面為基準同時銑B面上兩孔,再把方管翻過來,以B面兩孔為基準,銑A面兩孔,銑孔精度較高,保證孔加工質量要求,生產效率高。但這個方案要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和刀具的制作。經過比較分析選擇工藝方案Ⅱ。
5 設備選擇及技術改造
由于學校孔加工設備落后且又少,為了車輪架孔加工,我們就地取材,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和刀具的制作。
5.1 選擇機床
因為是孔加工,精度要求高,中批量生產要求較高的生產效率,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率。選兩臺Z512-2普通臺鉆進行技術改造。在一張較大的工作平臺上,將兩臺臺鉆進行定位,兩臺鉆的主軸軸線相互平行,而且兩主軸軸線垂直于工作臺,兩主軸軸線的距離就是車輪架上兩孔的中心距。然后用螺釘進行固定在工作平臺上。另外,加工的孔直徑較大,而且我們制作的銑刀有六片切削刃,需要較大的切削力。臺鉆的電機功率較小,只有0.37kW,功率不夠。所以更換功率為0.75kW的電機,保證有足夠的切削力。還有臺鉆主軸上的鉆頭夾更換為銑刀頭。銑刀是根據工藝要求自行設計制造。
5.2 刀具選擇及自制
為了滿足孔加工工藝要求,降低生產成本,自行設計制作銑刀。其結構組成是在一條長為100mm,直徑為45mm的心軸外圓表面一端六等分銑出深8mm,寬8mm,長40mm的六條溝槽,用于安裝六把刀片,軸中心加工深20mm,直徑10mm的孔,用于安裝ф10mm的鉆頭。然后在心軸的另一端加工出與臺鉆主軸下端錐度1∶20相同的錐孔,用于裝卸銑刀。再加工外徑為65mm,內徑為45mm,長為55mm的軸套,在軸套的外圓表面六等分加工出六排,每排兩個且中心距為18mm的M8螺孔,另外再在軸套與軸一起加工垂直軸線的一個M8的螺孔,用于安裝鎖緊螺釘。最后將六條刃磨好的白鋼刀片安裝在心軸的六條槽內,然后用軸套套上并用M8螺釘鎖緊刀片。再在工具磨床上將六條白鋼刀片外圓磨成直徑為35mm。再在心軸中心裝上ф10mm鉆頭,這樣專用銑刀就制作完成。
5.3 選擇夾具
車輪架孔加工一般采用專用夾具,由于車輪架是條狀方管比較長,夾具采用兩端夾緊裝置,即一臺臺鉆用一塊夾板夾緊,每塊夾板靠兩根螺柱栓在夾板兩個通孔中,其中一個通孔是開放式的,夾板中間裝頂緊螺釘,頂緊螺釘一松開,夾板就可以通過開放式通孔打開快速取出工件。每臺臺鉆用一個夾具體,每個夾具體底座有一個直徑為10mm的中心孔,用于安裝定位銷,定位銷做成臺階式,小端直徑10mm,長20mm插入中心孔固定,大端直徑35mm,厚10mm用于定位。定位銷主要作用是當方管第一面銑完兩孔以后,再翻過了銑第二面兩孔時,就靠定位銷插入第一面兩孔定位,定位銷的直徑剛好是孔的直徑,而且定位銷的軸線與銑刀的軸線重合。定位銷在夾具體底座上高出10mm,而在銑第一面孔時,定位銷是用厚度為12mm的底板靠住,底板與房管底面接觸,定位牢靠。當銑第二面孔時,把底板拿掉靠定位銷和底座進行定位,這樣定位準確可靠,銑出來的兩個面的孔同軸度高。
6 結語
通過對車輪架孔加工工藝分析及加工設備改裝,刀具和夾具制作。解決了生產設備不足,充分利用了現有價格低的普通機床,滿足生產需要,降低了零件加工成本,也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順利完成了橡膠干燥車車輪架孔加工任務。為校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