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兩年以來學院依據各專業特點,結合崗位技能要求,從市場需求出發,通過舉辦和參與全國和省多項技能大賽,激發和提高了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大賽中得到了全面鍛煉,學到了真本事,為高職校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技能大賽 人才培養 技能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b)-0194-01
2011年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經貿學院組織參加了全國市場營銷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等,所有這些專業技能比賽都得到了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廣大專業教師的努力使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大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方法在學生中產生了實質性影響,使學生對技能大賽有了更深刻更充分的認識。
1 技能大賽帶來的思考
1.1 職校學生學歷低、動手能力差,給就業帶來不利
技能大賽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廣大職校學生知道學習技能的重要性、實用性以及技能會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從而提高學生的對動手能力和學習專業技能需求的迫切性,使學生能順利就業。然而現在的高職學生普遍動手能力不強,再加上目前社會普遍存在“學歷高消費”的現象,對于高職生來講,理論根基不扎實,專業知識不精通,動手能力比較弱,這三種情況相結合,對于本來學歷就不高的高職生來講,就業非常的不利。
1.2 資源少,課程陳舊,給授課帶來阻力
幾次技能大賽后發現,要想獲得好的成績,僅靠學校里的實訓設施和實訓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一成不變的理論授課內容,形式呆板,方法單一,與當今企業對人才的培養要求極不適應,尤其是在知識不斷更新的今天,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因此,如何增強實訓設施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加快專業教學資源和實訓基地的建設,更新理論知識,與創造新的社會經濟效益機能結合顯得尤其重要。
1.3 創新差、盲目自大,整體合作不協調
由于老師在技能大賽的指導和訓練過程中,為了達到某一個培訓目的和要求,在整個培訓思維中常常有固定的模式框住大家,沒有從時間、空間、條件千變萬化方面加強對學生創de750446985175903188154dc657f7db新性思維的啟迪,邏輯思維的培養造成學生只會按部就班,因而當大賽中出現了平時訓練中沒有接觸到的內容,不能快速調整思維。另外,有些學生出現盲目自大的情緒,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固執己見,受條條框框索縛使整個團隊合作出現了較大的不協調,充分體現了缺少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的團隊協調的創新能力。
2 技能大賽促進了職校技能教育的創新
2.1 激發學生參與技能大賽的興趣,突出實用性
通過技能大賽學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為今后的學習明確了目標,同時意識到大賽主要的宗旨是學生能力和技能的比拼,僅僅是重理論,無實踐和創新的動手能力,是不會有較大出息的。技能大賽激發了學生用心學習,潛心鉆研,更使他們知道了理論聯系實際,主動發現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專業技能比賽,學生不僅檢驗了自己對相關課程的學習質量,同事增加對專業學習的主動性,還激發他們課外的自我學習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2.2 技能大賽激發教師的教學改革,突出創新性
技能大賽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理論,同時也要鉆研實踐,成為雙師型人才。“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對教師的知識存量與知識更新又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根據國務院中辦發[2006]15號的要求,教師首先要了解目前社會上所需專業人才的特點,將現在的授課計劃進行調整,壓縮和減少純理論課程,增加綜合實訓課程,突出創新,減輕學生的理論負擔,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參與實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3 技能大賽推進時間基地的拓展,突出加強性
從參加技能大賽的經驗來看,實踐教學條件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基礎,許多大賽的任務都與生產一線的實際相結合。目前,高職院校的部分實訓室雖然也能使學生實現產學做一體化,但只是完成某一領域的任務。因此高職學院還要有意識的加大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與聯系,不斷推進實踐基地的拓展,使其符合技能大賽的要求符合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
3 技能大賽帶來的展望
3.1 有計劃組織,學生進行技能比賽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校要有計劃組織技能比賽加強各種技能訓練,在每次大賽前夕,我們都要在學生中大力宣傳,將參與技能大賽列為學院工作的一個重點和學校各級組織特別是學生會、團委會要密切配合,屆時,要將相關的內容通知到各個部門,確保學生能最大限度的參與。在大賽舉辦過程中,教師負責技術支持、思維引導、制定比賽規則評分辦法等技術型的策劃工作。由學生會、社團負責學生報名、場地布置、材料儀器的準備等。這樣能在比賽中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委合作能力,使整個團隊為了共同的目標,緊密配合相互協作,互相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3.2 輸送優秀學生,加大獎勵措施,全面提高就業率
技能大賽是手段,總結大賽經驗培養人才使目的,要是大賽不斷完善更新,是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安排學生選擇與目前專業發展相適應的課題或項目,自己設計,自己安排,讓他們善于思考,積極創造,用知識武裝自己。在大賽獲獎的同學要給予鼓勵,可通過加大學分和獎學金的專項獎勵,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在企業招聘時,優先推薦這些人才。
3.3 設立專項資金,設立專項課題,鞏固教學成果
技能大賽讓更多的老師了解了企業的流程,有更多的機會開闊眼界,去大賽現場進行專業實踐,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校應該加大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安排老師下企業鍛煉,積累企業的工作經驗,同時投入專項資金鼓勵老師搞專項課題,結合企業特點,每年增加新的教學內容,不斷完善和鞏固教學成果。
3.4 以校內外創業基地為載體,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實踐
創業教育的初衷在于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學校要通過地方政府、企業贊助等多種形式創建就業基地,為在校學生提供創業創新的機會。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創業基地里學習、實習、創業;另一方面,通過大學生創業園、科技產業園,形成一個高校、社區、企業良性互動式發展的創業教育系統,有效地開發和整合社會各種創業資源。
4 結語
高職院校辦學的根本就是最大程度的使學生能就業,靠的是讓學生有過硬的技能和本領,通過組織技能大賽達到“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要求,不斷促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通過組織技能大賽把專業技能的培訓滲透到平時學習中去,把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真正落實到行動上。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技能競賽和訓練,以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通過緊密結合學生畢業崗位與就業的需求,開展技能競賽和訓練,把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高技能的有用之才。
參照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Z].2006,15.
[2]查建中.技能大賽要在“做中學”[J].職業技術教育,2009(21):64-65.
[3]史文生.論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的功能及其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0(3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