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課教學效果欠佳是目前困擾高校教育的難題,本文就如何提高農學專業課教學效果提住了幾點方法和途徑,以期為改善授課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專業課 學習興趣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b)-0210-01
專業課是指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根據培養目標所開設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科學技術和發展趨勢,培養分析解決本專業范圍內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專業課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術及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徑。農學類專業課具有五多五少的特點:內容多,課時少;重點多,難點少;專業術語多,深奧理論少;獨立描述多,邏輯聯系少;需要記住的多,靈活運用的少[1]。這些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學專業課教學中既缺乏邏輯趣味,更少有文情詩意。倘若,授課教師若不注重授課方法和教學手段,就會使得“老師教的枯燥,學生學得乏味”這一現象變得更為嚴重。所以,如何提高專業課程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專業課教學效果欠佳這一問題而言,一直是困擾高校的難題,也是專業課教師一直在探討的課題[2],下面將根據在農學專業課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體會,談談本人對提高農學專業課教學效果的幾點看法,以期與同行進行商榷。
1 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對專業課的感性認識
農學專業的研究對象與特點決定了該行業工作的艱苦性,這就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該專業存在一定的偏見,造成專業思想不穩定,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端正學生的專業思想,是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除了通過開展專業教育以外,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兩方面來端正學生專業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在課程的入門階段,教師可以從本專業與人們生活中的密切聯系入手進行介紹,闡述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使學生理性認識農學專業,重要的是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進入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在課內和課后時間,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列舉大量的事例,包括:與生產密切相關的身邊耳熟能詳的實例,以及今后本專業前沿發展的新動向等等。幫助學生清楚自己肩上的重大責任,進一步端正思想,提高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對專業課的感性認識是提高專業課教學效果的前提。
2 抓好備課環節,做到充分備課
備課環節是教師授課的關鍵環節之一。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功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3]。眾所周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堂上短短45分鐘,課后授課教師只有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有效的掌握本專業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今后的發展前景。換言之,只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素養,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專業的熱愛,以及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只有豐富的教學內容才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應該說,教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信息量,將直接影響老師教與學生學的整個過程。因此,抓好備課環節,做到充分備課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也是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3 合理設計授課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了解和喜歡上一門課程,合理設計授課內容是保障。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講授好第一課。第一堂課成功與否,是整個課程教學成敗的關鍵[4],它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進而決定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對專業課而言,因為專業課專業術語較多,相對比較枯燥,不易引起初學者的興趣,因此,必須足夠重視第一堂課,盡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其次,在授課內容上要協調好相關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各門專業課的內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關聯的完成結構體系。因此,在實際授課時要做好課程之間的前后銜接,使學生對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如:針對與本專業課相關的,已學過的專業課相關知識進行復習和提問,從而引出后續延伸的授課內容,這樣既可增強學生對一些知識點的認識,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識點,費時不多,收效甚好。
4 采用多元授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強調教材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2]。事實上,該授課方式由于在課堂上講授的過多過細,從而給學生留下思維空間和余地較小,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智力的發展和創造能力的形成。因此,為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有效培養學生能力,應提倡采用啟發式教學,結合多元授課方法和手段,這是提高92de866a782e102ad30a4c35b27656c1教學效果的根本途徑。
(1)采用實物等直觀教學法,進行展示性講解;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僅通過書本上的圖形講解,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的擴展,通過給學生觀看模型,認識實物,使學生對相關事物有較為直觀的認知,從而達到記憶的牢固性和準確性。
(2)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電化教學講解;專業課授課過程相對枯燥,授課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將一些過程和步驟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受到一定的沖擊,更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更容易幫助學生注意力集中,提高教學效果。
(3)采用教學光碟,進行輔助教學講解;目前,大多專業理論課都配有相應的教學光碟,在授課過程中,通過放映相關內容的光碟,讓學生認識農作物的栽培農藝措施,了解病蟲害的發生狀況,不僅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也對教學效果帶來了很大的提升,此外也會有效的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 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注重與學生的互動
相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授課形式,學生學習效果差別很大[5]。因此,以學生為主體,在與學生溝通和互動中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就顯得的尤為重要。(1)注重實例穿插;在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穿插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和實例,如:時事政治等,或引入當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工作、農業生產中的問題等,以此調節學生的情緒,緩解視覺聽覺的疲勞。(2)采用提問設疑的方式與學生互動,引起學生注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反應,在適當的時候采用提問設疑的方式與學生互動,既有利于引起學生注意,也有利于緩解課堂氣氛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應該說,教學過程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這個過程中的主體,因此,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余昌俊,王紹柏,劉雪梅.強化農類專業課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J].現代農業科學,2009,16(3):278-279.
[2]王坤發,沈卓.淺談提高專業課教學效果的途徑[J].職業教育研究,2004,12:82-83.
[3]王建輝,王達明.提高專業課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0,30:128.
[4]高玉杰,董榮業,劉澤華.提高專業課教學效果激發活力培養興趣[J].中國輕工教育,2009,2:69-71.
[5]張偉.提高大學專業課教學效果探討[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9,24: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