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了解獨立學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取得心理輔導的有效數據依據。方法 以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2011級的1480名大一新生為研究對象,使用SCL-90問卷對所有被試進行測量。結果 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0.91%;除抑郁外,其余8個因子上與全國大學生常模存在差異顯著(p<0.05);在總分、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和恐怖因子的得分上,女生高于男生,差異顯著(p<0.05)。結論 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處于正常范圍,但低于全國常模水平,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關鍵詞:獨立學院;新生;心理健康
現在,中國大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據國內研究發現,心理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大學生休學、退學的第一位原因,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是結合了我國實際情況所產生的一種辦學模式。獨立學院的特殊性決定了獨立學院的學生也具有自身的獨特性。近年來我國對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逐漸增多,普遍認為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有待提高,因此對新生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調查結果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選取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2011級新生作為被試,共發放問卷1480份,回收問卷1473份,有效問卷1425份,回收率達到99.5%,有效率96.7%;其中男生492人,女生933人。
(二) 工具
本研究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該量表內容涉及感覺、情緒、思維、意識、行為、生活習慣、睡眠等,被公認為具有容量大、反映癥狀豐富、能準確刻畫自覺癥狀等優點。量表采用1-5計分方式。
?。ㄈ祿y計與分析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
二、結果
?。ㄒ唬┆毩W院新生心理問題檢出率
從表1中可見,獨立學院學生檢出最多的是強迫癥狀,其次是敵對、抑郁等??ǚ綑z驗顯示:在分量表上,女生的焦慮、恐怖的發生率高于男生,且差異有顯著性。
表1 獨立學院新生心理問題檢查率
*表示女生與男生進行差異檢驗為p<0.05
?。ǘ┆毩W院新生SCL-90各因子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
獨立學院大學生SCL-90的平均總分為137.87±37.31。將本次調查結果與全國青年常模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見表2):獨立學院新生SCL-90各因子除去抑郁以外的8個因子均與大學生常模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人際關系、偏執的得分顯著低于大學生常模,這與已有研究不一致,其余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常模,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存在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
表2 獨立學院大學生結果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x±s)
?。ㄈ┆毩W院大學生SCL-90性別差異比較
對2011級新生的男女性別的得分進行差異比較,由表3可以看出,獨立學院男生和女生總分、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p<.05),且男大學生在這幾項的得分均低于女大學生。說明在心理癥狀體驗方面,男女生都有一定的明顯性,都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傾向。
表3 獨立學院大學生SCL-90性別差異比較(x±s)
三、分析與討論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應用SCL-90對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年級、不同民族的在校大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其中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10%~22%[3]。本研究用SCL-90對大一新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心理問題檢出率為20.91%,介于文獻報道之中。張家界學院2011級新生心理普查結果檢出因子排列為強迫癥狀、敵對、抑郁、其他、恐怖、焦慮、人際關系、偏執、精神病性、軀體化。最多的癥狀是強迫癥狀,最低的是精神病性。這與其他一些相關研究結果相近。相當一部分大學新生存在心理問題,生活環境的改變都會帶來一定心理壓力,現在的大學生幾乎均為獨身子女,很難適應集體生活,之前沒有離開家的經歷,氣候、飲食的差異等都可能會導致適應的困難。結果表明在新生入校之初,就應當及時對相關問題采取心理輔導和干預,以避免心理問題加重或產生更多心理問題。
獨立學院學生在除人際關系、偏執因子以外的7個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國常模,此結果與國內有關研究一致。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其特殊性,總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這可能與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的入學成績有關。進入獨立學院的學生絕大部分是高考的失意者,高考的失敗導致情緒低落,自我貶低,加之獨立學院是一種新興的辦學模式,許多條件還在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中,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失望、迷茫等心理壓力,導致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在本研究中,獨立學院的新生在人際關系和偏執上要好于全國大學生平均水平,可能是因為本研究為軍訓后的調查結果,經過軍訓使得新生很快的彼此熟悉,獨立學院的學生性格更為活潑,因此在人際關系上可以更好的愉快相處,加之獨立學院的學生大部分被家庭保護的比較好,思想較為單純,在這兩個方面發展的較好。
在本研究中,獨立學院男女學生相比,男生的總體心理素質高于女生,這與國內已有研究結果一致,且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和恐怖這幾個因子上均顯示男生心理素質高于女生??赡苁巧鐣ε缘亩ㄎ皇沟门媾R更多的壓力,另外女生膽小、敏感等人格特點,也使得女生更加在意外界的看法,容易進行自我貶低。高校應加強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女大學生克服來自社會及自身的障礙,從而培養優良的心理品質。
大學新生年齡約在18歲左右,生理基本發育成熟,但是心理發展仍在繼續。大學期間是人格趨于穩定的關鍵階段,而此時突然面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群體生活都會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心理沖擊,許多不適應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心理發展。因此,當代大學生需要心理幫助與輔導,學習科學的心理健康知識來解決大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期正是剛入學的時候,高校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講座,建立朋輩心理輔導團隊,完善心理咨詢及預約機制,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創建和諧的校園環境都是獨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注重點。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院級科研項目資助” (編號:zyqn201208)的成果。
參考文獻:
[1]俞少華,張亞林.我國大學生心理輔導狀況[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2).
[2]何琳,陳栩.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
[3]廖婷婷,林川,李玲,等.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調查報告[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9(4).
(作者簡介:蔣 韻(1989.7-),女,湖南張家界人,本科,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研究方向:心理學;傅 芳,吉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