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薪酬管理制度,雖然克服了傳統薪酬管理的某些弊端,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要克服這些問題就必須建立科學的薪酬管理制度。
關鍵詞:企業 薪酬管理 企業文化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158-01
作為企業薪酬的管理者,經常聽到員工對薪酬的抱怨,有的員工認為薪酬缺乏公平性,有的員工認為薪酬缺乏激勵性,還有的員工認為薪酬缺乏競爭性。企業中的薪酬體系,應該是對外具有競爭力,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員工具有激勵性,做到公開、公正、公平,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意愿,激發員工的潛能。
1 企業薪酬管理缺乏公平性
企業薪酬管理的公平性達不到員工的滿意,主要原因是員工的期望值與實際值偏差較大,讓員工感受到不公平,認為自己為企業創造出的價值和企業給與的回報不成正比,企業存在對員工的不公平。同時,員工不僅關心自己工作所獲得的薪酬,更關心與他人薪酬的比較,他們會將自己的投入和收入與他人進行比較,來判斷薪酬是否公平合理,當員工感覺到對自己不公平時,企業存在員工間薪酬的不公平。
要想使企業薪酬管理具有公平性,首先要做到公平對待每一位員工,做到對崗不對人,讓員工對薪酬得到認可和滿意,其次通過績效考核管理,對員工的工作業績進行考核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干多干少薪酬不一樣,干好干壞薪酬更不一樣”,使員工認識到相同崗位的員工,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不同,自然所獲得薪酬水平也不同。
2 薪酬管理應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
有的企業在薪酬待遇上,偏重精神激勵而弱化了物質激勵,挫傷了員工積極性。而有的企業在薪酬待遇上,偏重物質激勵而很少考慮員工的精神需求,同樣也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所以,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必須牢牢把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
物質激勵主要是指為員工提供可量化的貨幣性價值,如:薪金、獎金等短期激勵薪酬和股票期權等長期激勵薪酬,物質激勵是薪酬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
精神激勵主要是指企業支付給員工的非貨幣形式的各種激勵措施,如:給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員工在工作中具有成就感、滿意度和較高的社會地位,得到認可和肯定,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企業對個人的表彰和宣揚。精神激勵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物質和金錢,但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物質需要是人類的第一需要,也是人們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但在現實生活中人類不但有物質上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例如企業支付員工高額的獎金,員工不但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激發了他的工作激情,同時企業對他進行宣揚和肯定,他得到了其他員工的認同,使他有成就感和榮譽感,認為自己的付出和為企業創造出的價值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和尊重,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性更高、主動性更強,只有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有機的結合起來,企業員工才能真正地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3 薪酬管理離不開企業文化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塑造企業員工、引導企業發展、對員工行為具有激勵性和約束性。
企業任何制度的設計都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導向,薪酬制度也不例外。如果企業文化宣揚和諧、平均,則薪酬制度就會側重保障,薪酬差距就不會太大;如果企業文化倡導績效、創新,薪酬體系就會側重激勵,就會充分拉大薪酬差距。企業的薪酬體系更多地是依靠企業文化和理念的支撐,企業必須通過宣傳企業文化,明確企業標準,讓員工知道什么是企業倡導和鼓勵的,什么是企業允許的,什么是企業不允許的,并且把最重要的信息傳達給員工,使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與企業的發展保持一致。
通過企業文化的宣傳讓員工認識到,薪酬是通過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回報,只有為企業做出貢獻,才會得到同等價值的薪酬,薪酬的高低也取決于自己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多少,從而減弱員工主觀上不公平的感覺。同時,企業文化也有助于管理者和員工建立通暢的溝通渠道,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能夠使管理者及時得到員工對薪酬體系的滿意度和評價,能夠使管理者及時改正和完善薪酬體系中的缺陷。
4 結語
薪酬管理對于企業來說使用得當能夠吸引、留住和激勵人才,而使用不當則可能給企業帶來危機。因此,建立全新的、科學的薪酬管理制度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