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深圳某連續電鍍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工作情況,企業通過對審核重點物料平衡分析,找出了企業物耗高原因,并制定、實施可行的清潔生產方案,給企業帶來環境和經濟兩方面效益。
關鍵詞:連續電鍍 清潔生產 資源回收
中圖分類號:TP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201-01
1 企業概況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持續發展,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環保部《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的規定,深圳某連續電鍍企業積極響應國家對于清潔生產的要求,自愿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以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
該公司是一家集研發、加工、電鍍為一體的表面技術開發企業,主要經營項目為電鍍工藝研發,化學鍍新配方的研發和制造,電鍍加工SMD、LED、IC、三極管以及微波通訊元器件及五金分體噴涂等,其主要鍍種有鍍錫、鍍銅、鍍鎳、鍍銀幾類。
2 典型加工流程分析及重點物料平衡分析
該公司工藝流程與常見電子端子連續電鍍無差異,使用的也是常規連續鍍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主要包括鍍銅、鍍鎳及鍍銀后的清洗廢水;電鍍槽揮發的酸霧;鍍銅、鍍鎳、鍍銀產生的廢電鍍液等。
產生的清洗廢水其中含有Cu2+、Ni2+和CN-等,廢水通過管道輸送至廠區廢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排放,電鍍廢液等收集交由地方危險廢物處理單位處置。(圖1)
該公司SMD車間主要進行鍍銅、鍍鎳、鍍銀操作,主要污染物也是銅、鎳、銀等。清潔生產審核小組會同車間技術人員分別對銅、鎳、銀物料進行衡算,繪制出2011年10月的銅、鎳、銀的物料平衡表,其中貴金屬銀月平衡數據見表1。
3 物料損耗分析
(1)帶出損耗。
通過對銀元素平衡分析,銀鍍層利用率為78.1%,損失部分中被清洗水帶出比例占15.1%,鍍液消耗量較大。
由于生產線是連續自動生產線,原設備上已經采用了滾壓、吹脫,鍍液回收等減少帶出液的措施,清洗工序也采用了多級逆流漂洗、噴淋等方式,再進一步減少廢水產生量難度較大,減少帶出損失只能考慮對廢水中貴金屬回收。
目前廢水中貴金屬回收常見的措施是樹脂吸附法,即清洗廢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貴金屬離子被吸附在樹脂上,累積一定量后,再使用酸/堿對樹脂洗脫再生,通過洗脫液回收貴金屬,樹脂再生后重復投入使用。
但該技術在公司應用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①連續鍍自動線清洗廢水中貴金屬濃度低,樹脂法回收率偏低。
②給每條生產線安裝回收裝置投資高,需一定運行費用而且管理不便。
③回收的貴金屬洗脫液,在存儲、運輸和資源再利用各環節上均存在一定環境風險和難度。
(2)鍍層損耗。
公司目前采用的是壓板法掩膜噴鍍方式,這種噴鍍方式雖然較常規局部電鍍節約電鍍原料,但在卷帶上任有30%~40%(各類產品)不需要鍍層的表面被鍍上金屬。
為進一步減少鍍層損失,只能采用更為精密的局部電鍍方式—— 模具式局部電鍍機,對不需要鍍銀的鍍件部分進行完全遮蔽,以減少物料損耗,同時還可提高電鍍層質量。
4 方案產生及實施效果
根據物料損耗分析結果,企業技術人員通過技術分析和一系列試驗,最終確定了應對措施。
(1)鋅粉回收法。
利用鋅的金屬活性比銀要高,可以在溶液中置換出金屬活性較低的銀的原理,在二樓車間設回收裝置,含銀的氰化物廢水自流經過3級置換槽,置換出廢水中的低濃度銀離子,由于廢水中銀離子濃度較低,整個裝置不需要人工照看,經過一段時間后,更換第一級置換槽中的鋅粉填充物,更換過程中還可使用其中2級置換槽,更換過程不影響設施運行。
置換得到的銀粉混合物,經洗滌濾干后呈固態,可方便運輸,送至回收單位并通過提純等加工,得到較純的銀金屬,從而實現整個回收過程。
新增回收設備和改造費用需要投入13萬元,鋅粉消耗每月約2萬元,回收銀的價值每月約7萬元,每月可以獲得利潤約5萬元。
(2)鍍銀設備主機頭改造。
公司自主研發半導體引線框架的局部電鍍設備,設備水噴頭設置于點鍍模具的內側,與模具之間形成間隙,在水噴頭的外側表面有多個陽極噴口,料帶經模具外側的導輪固定,在模具與掩膜皮帶之間,掩膜皮帶經模具外側的皮帶導輪與張緊導輪形成閉合環路。點鍍模具外側設有至少兩個噴鍍模托輪、張緊機構與張緊重錘。張緊機構的兩端分別與張緊導輪及張緊重錘連接。點鍍模具采用內凹狀的空心圓結構設計,其圓周表面設有密封條與多個鏤空口,密封條的上、下側設有定位銷,兩個相鄰的鏤空口之間還設有定位耳孔。
此設計結構簡單合理,能夠提高局部電鍍精度的范圍,可將電鍍精度控制在0.1 mm的范圍內,可以對任意復雜面進行局部電鍍,且電鍍層一致性好,可連續精確的對電子引線框進行局部電鍍,生產效率是現有利用壓板法掩膜噴鍍方式的四倍,更適用于連續生產。
此方案節約原材料,提高生產效率,可以減少排放廢水中的重金屬含量,降低生產過程中氰化物使用量,改造方案投資約30萬元,可以節約30%以上的原材料。
5 結論
從案例實施過程中可看出,清潔生產需要切入企業原料損耗的原因分析中,來尋找可替代的清潔生產方案,而方案實施最終效果,必須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現有技術是否成熟可靠,以及經濟可行性來確定。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局.企業清潔生產審計手冊[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
[2]電鍍行業清潔生產標準(HJ/T314-2006),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