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普遍開設于各大高職院校,通過指導學生學習就業和創業的基本知識來幫助學生順利就業。本文主要探討該課程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現實意義,包括進行心理調適、深化職業生涯規劃,并分析了該課程對于大學生未來發展和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職業道德 就業指導 當代大學生 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212-01
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目前基本都作為大學生的公共基礎課,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是基于高職院校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對能力和素質的需要而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幫助和指導學生學習就業和創業的基本知識,了解和掌握當前的就業形勢以及相關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創業觀,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就業與創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從而能順利實現就業或創業。特別是現在經融危機進一步深化,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給學生上這樣的課,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從大局看,大學生就業指導有利于國家政治體質改革和經濟建設,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從細處看,則有利于大學生的學習、就業和成才。
首先,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從心理輔導的角度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調適好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合理分析面對求職就業的誤區和困惑。由于2012金融危機進一步深化,社會需求和畢業生之間無論從人數還是畢業生和職業崗位的相符度都存在著較大矛盾,使得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樹立良好的就業意識,調整好健康的就業心態去面對就業中的諸多問題與挑戰。另外,在畢業生中普遍存在跨市、跨省、跨行業的就業情況,這類求職者中存在人生地不熟、行業陌生、社會關系簡單等求職不利因素,他們更需要求職就業的良師益友,以幫助其確立正確的擇業觀,及時糾正就業誤區。雖然心理健康類課程目前正作為公共必修課廣泛開設于各大高職院校,但基本上針對大一時期的新生;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則廣泛開設于大二時期,為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經歷進入職場的適應期所急需的相關心理輔導提早加以指導。
其次,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深化了學生的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學業是就業的重要準備,就業是學業的最主要目的,而職業生涯規劃又與就業緊密不可分。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以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認識自我、了解社會,放低姿態學會從自身實際和社會的需求出發,時刻警醒自我要合理認識自己,明確目標并為之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為將來順利就業做好準備。通過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學生將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求職模塊進行合理分析和籌劃,更加清楚自己在未來面對求職挑戰時要做好充分準備,例如,在校就讀時期要重點學好專業技能,求職時期要學會積極搜集招聘信息搜集,面試階段要熟練掌握求職技巧等等。可以說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提前警示并指導在校學生將職業生涯規劃更加具體地做好規劃。
再次,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有利于大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材。學生未來順利的發展取決于職場的成功,而職場的成功恰恰起步于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不僅僅起到了幫助畢業生適應職場的過渡作用,它更讓學生明白:就業是一門伴隨其終生的課程,無論自身是否在校就讀,也無論自身的事業成功抑或挫敗,始終要尋找自身職場上的良師益友為自己的成功指點迷津。同時,職業的選擇,是對未來發展成才道路的選擇。畢業生在擇業時若能以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為理論支撐,結合個人客觀實際情況,結合社會經濟形勢,從全局出發,從實際出發,必然能做出正確的就業選擇。另外,通過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培養學生能從小事做起,能為學生的工作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只有將遠大的理想落實到現實努力之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為今后的發展做好準備。
最后,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還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今年的十八大報告站在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起點上,對堅持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做出明確部署,尤其提到“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這意味著國家正在從戰略高度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必須從體制機制上、理念觀念上進行深刻變革,根據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進行自我審視,正確地協調和解決好改革與發展中的出現的各種矛盾、問題。通過開設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可以將改革的理念傳遞給大學生,讓大學生明確高等教育中正在發生的變革,幫助高等教育改革更好地實施下去,也幫助大學生通過高等教育改革獲得真正有益于自身求職的技能和機遇。高等教育改革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它需要全黨全社會長久持續的努力。
總之,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警示學生做好在校就讀期間專業技能的學習,提示學生積極面對市場經濟中求職面試的篩選,更為我國目前深入持續進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搭建良好的實施平臺,是一門極具有當代現實意義的實用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