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防工程是指: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筑,以及結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戰時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備敵人突然襲擊,有效地掩蔽人員和物資,保存戰爭潛力的重要設施;是堅持城鎮戰斗,長期支持反侵略戰爭直至勝利的工程保障。
關鍵詞:人民防空 人防工程
中圖分類號:TU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219-01
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記憶,特別是倍受欺凌的中華人民。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給千瘡百孔的中華大地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建國后從20世紀60年代末毛澤東主席面對國際形勢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開始,我國人防工程建設結構由封閉型向開發型的發展。
隨著國際風云的變化,隨著我國核武器的誕生,聰明、勤勞的中華兒女將戰時人員掩蔽與居住建筑結合在一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隨著一座座嶄新的城市拔地而起,防空地下室也在城市中不斷發展,各種新工法、新設備、新工藝等在人防工程建設中廣泛應用。
1 人防工程功能與作用
人防工程按戰時功能分為指揮通信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人員掩蔽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四大類。指揮通信工程是指各級人防指揮所及其通信、電源、水源等配套工程的總稱;防空專業隊工程是指各級搶險搶修、救護、消防、防化、通信、運輸、治安專業隊工程及相應的附屬配套工程;人員掩蔽工程是指各級黨政軍機關,以及團體、企事業單位、居民區的掩蔽工程及其附屬配套工程;其他配套工程是指地下醫院、各類倉庫、生產車間、疏散機動干道、連接通道、區域性電站、供水站、核化監測站、音響警報站等。人防工程按平時用途分為地下賓館(招待所),地下商場(商店),地下餐廳(飯店、飲食店、酒吧、咖啡廳),地下文藝活動場所(包括舞廳、電影院、展覽室、錄相放映廳、卡拉OK廳、射擊場、游樂場、臺球室、游泳池等),地下教室、辦公室、會堂(會議室)、試驗(實驗)室,地下醫院 (手術室、急救站、醫療站),地下生產車間、倉庫、電站、水庫,地下過街道、地下停車場、地下車庫等。
2 人防工程的建設
2.1 人民防空工程修建單位
國家對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按照不同的防護要求,實行分類指導。
國家根據國防建設需要,結合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水平,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設規劃。
建設人民防空工程,應當在保證戰時使用效能的前提下,有利于平時的經濟建設、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工程的開發利用。
人民防空指揮工程、公用的人員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醫療救護、物資儲備等專用工程由其他有關部門負責組織修建。
有關單位負責修建本單位的人員與物資掩蔽工程。
2.2 人防工程建設費用項目劃分
人防建筑安裝工程費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組成。直接費由直接工程費和措施項目費組成,間接費由規費和企業管理費組成。
(1)直接費。
直接工程費:是指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各項費用。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
(2)間接費。
間接費由規費、企業管理費組成。
3 現代人防工程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人防工程對常規武器的防護過分薄弱。
人防工程基本是以低等級的結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簡稱“結建”工程)為主,而這些工程設計時沒有考慮常規武器的直接命中。這樣就降低了人防工程的綜合防護能力。除了結建工程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建于六七十年代的老工程,這些工程的防護能力更低,有很大一部分根本不能用。這是一些由人防部門根據國家政策自籌資金建設的自建人防工程,也都是已低等級的為主,功能也很單一。
人防工程專用材料(人防門、防爆地漏等)一般指定單位生產,這樣就阻礙了人防工程材料的創新發展速度。
4 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特點以及對防空工程所提出的挑戰
過去人民防空主要針對“核生化”這一類的武器,所采取的對策是“走藏消”,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不僅日新月異尋改變了整個世界,而且極其深刻地推動著軍事領域的變革。由于“陸海空天電”一體化戰場的高技術化,使現代戰爭出現了許多新特點:比如戰爭的非對稱性和非接觸性、作戰空間的多維化和網絡化以及各種電子技術和紅外、激光、光電、聲電技術裝備的大量使用,改變了戰爭的格局。現代戰爭將首先以電子戰拉開序幕。這給人防工程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
5 人防工程未來發展展望
人防工程建設要始終按照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方針。完善國防動員體制,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要把人防建設納入國防動員建設的總體部署,把人防建設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進行,增強城市防空作戰能力。總書記的講話為今后一個時期人防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展望未來,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城市地下人防建筑技術創新方向,以科研開發為基礎,創新發展,加強臨戰后加設備發展,特別是在應對新時期發展需要,開放市場,加強人防特種設備研發,為我國的人防建設事業做出新的貢獻,努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土木工程施工組織[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匯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建筑施工[M].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