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對骨干教師進行培訓,都在不斷探索好的培訓模式,但不同地區教育資源、教育環境、教師的素質不同,培訓模式也不盡相同。針對我們邊遠落后地區,怎樣進行骨干教師的培訓,讓他們能起到骨干教師應有的示范和輻射作用,本文以錫盟地區骨干教師的現狀以及以往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骨干教師培訓模式。
關鍵詞:邊遠少數民族地區 骨干教師 現狀 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237-01
1 錫盟地區骨干教師的現狀
(1)基本情況:錫盟地區約有65%的初中骨干教師為女性,其中88%為26~45的年齡段,97%的教師為本科學歷;76%教師的工作年限在8~20年之間,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的骨干教師中,82%身心健康狀況較為良好,且均為一線教師,承擔較為合理的工作量,骨干教師中71%每周教學任務為8~12節課,其中約有50%為班主任教師,這也是骨干教師正常工作的保證。學校較為重視語、數、外等基礎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對于理化生等科目則相對較弱,基本不重視史、地、體育等其他學科。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師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現象,從而會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造成影響。(2)業務水平:錫盟地區骨干教師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普遍較低,且科研能力較差,骨干教師中約有44%未參加過課題研究工作,其中,41%的骨干教師無任何獲獎精力,無論文發表的教師約占41%左右,沒有任何骨干教師在核心級刊物上發表過論文,所有教師均在訪談中確認自己的職稱評定論文為他人代筆,只有30%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有獲獎經歷,53%的骨干教師無任何教學課件,骨干教師中約有26%無公開課、觀摩課參加經歷,僅有47%的骨干教師有盟級以上獎勵經歷,約42%的學生經盟級以上獲獎經歷。由此可見,該地區骨干教師業務水平整體偏低。(3)從發展需求和思想狀況方面來看:骨干教師基本對自己的住房、收入、環境、工作情況較為滿意,且思想情緒較為穩定。
2 錫盟地區骨干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1)骨干教師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阻礙,很多教師都不會操作計算機,由于錫盟屬于邊遠落后地區,因而教師通常安于現狀,與外界的學習和交流也較為缺乏,很多骨干教師在學生管理方面都存在困惑。(2)骨干教師在現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研能力、意識薄弱,教學方法單一,教育觀念陳舊;對于新教材、新課程標準、課程改革缺乏應有的認識,新教育教學方法和理論認識不深刻,在教學過程中常會出現瓶頸,缺乏現代教育課程整合、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受到傳統思維定勢和教學經驗的限制,因而無法實現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很難實現角色的轉變,不自覺走老路,無法保證新課程與教育評價同步實施,而且基本沒有教學反思能力。(3)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原有的骨干教師培訓方法主要為校本培訓相結合或集中培訓法。其中,集中培訓過程中,培訓教師隊伍缺少實際學科教學經驗,有些教師對于學科專業的前沿知識不甚了解,沒有教育教學專家和學科帶頭人,沒有符合現代化要求的教學手段,培訓方法較為落后;缺乏培訓目標,無法為新課程改革提供指導;培訓過程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骨干教師培訓的需要。接受培訓的骨干教師無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揮所需知識。
3 x/kQMNnnVgRBHiQ+MnkiVXKbnp+hgWfiLgXGrG4jLS4=培訓模式探索
依據錫盟地區骨干教師培訓過程存在的問題和現狀,結合以往所見的問題,本課題組對有效的培訓模式進行了探索。這一模式同樣適用于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對于其他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指導意義。
3.1 分段集中培訓模式
培訓單位應提高管理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選擇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較高的教師作為培訓對象,不僅要從一線學科的中學教師中選擇優秀的帶頭人,而且要注重通過現代化教學方法,結合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有關特征,從學院內部選擇專家型的、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同時,還可邀請一些新課改專家作為骨干教師的培訓教師。
3.2 校本培訓模式
校本培訓是骨干教師培訓過程的核心環節。錫盟地區骨干中學教師大都教學能力較差,教研水平偏低。需要在學校內形成科研和培訓學習氛圍,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師本身的素質。
(1)學校可每年實施一次“四個一”工程。讀一本好書、寫一篇論文、編一份教案、組成一個團隊。(2)保證校本培訓的順利進行,學校要采取相應的保障機制。
管理機制。學校建立正校長任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長,直接抓培訓工作,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教務主任、教研室組長。制定教師培訓管理考核辦法,把培訓與年終考核、評選先進、職稱評聘掛鉤。
約束機制。學校規定培訓內容折成課時,每年課時數達到學校規定的標準,連續三年不達標,不再聘其為骨干教師,取消評優資格。
激勵機制。對培訓完成好的并能起到模范和輻射作用的骨干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發放一定的津貼。
3.3 遠程培訓模式
分段集中培訓能提高骨干教師的理論水平,掌握學科前沿信息知識;校本培訓能保證提高骨干教師具體實施教學能力。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專家可以在網上解決骨干教師在工作中隨時遇到的問題,所有這一切可以拉近與發達地區的距離,快速提高我們落后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
3.4 個性反思模式
所有骨干教師都有其獨特的行為和個性特征。注意將實踐研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從而形成一種螺旋上升式的長期培訓模式,其運行程序應該是:教學反思—研究總結— 理論學習— 風格設計— 教學展示—教學反思,最終實現骨干教師教學水平和反思意識的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倪婷婷.農村教師培訓的現狀、問題與對策[D].蘇州大學,2007:13-15.
[2]劉楊.新課程理念下的校本培訓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8-11.
[3]楊雷.科學教師培訓需求分析的初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11-13.
[4]金臺政.骨干教師培訓的思考與實踐[J].繼續教育,2006(5):106-107.
[5]顧通達,莫曉東.骨干教師“自主、合作、探究”培訓的實踐與反思[J].寧波教育學院院報,2007(1):10-12.
[6]林英典.論中小學骨干教師的素質及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4(3):231-232.
[7]左其坤.關于中小學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12):169-170.
[8]林英典.論中小學骨干教師的素質及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4(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