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圖書館是重要的文化服務機構,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職能。免費開放后公共圖書館事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服務未成年人讀者群體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擬從讀圖時代下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服務理念的更新和服務措施的提升等方面入手,針對公共圖書館對未成年人核心服務能力的提升展開研究。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未成年人 核心服務能力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254-02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的文化機構之一,不僅承擔著搜集人類精神文化成果的社會責任,也兼具著引領文化發展走向的歷史使命。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既有的資源優勢,同時又適應新時代的審美訴求,是我們所有公共圖書館從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1 閱讀習慣的改變
與西方國家的公共圖書館相比,中國的公共圖書館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它不僅更為貼近中國民眾的文化訴求,也較多地扮演著文化傳遞的社會角色。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化政策的感召下,經過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從中央到基層已經建立起相對較為健全的公共圖書館體系。在傳統的模式下,民眾閱讀選擇被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所引領,較少表現出個性化的特征。正是基于這種閱讀模式的熏染,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在較長的時間跨度內表現為專業閱讀者與普通閱讀者涇渭分明的形式特征,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主要是根據閱讀群體的單一劃分方式制定工作計劃。
在空氣中都密集彌漫著信息的時代里,人們逐漸容易習慣于信息潮的隨波逐流,而忽略來自內心深處最原始的創造力,導致這一狀態的直接原因正是時代背景的轉換。公共圖書館正是這個時代少有文化承載者之一,正是經歷長期的積淀,才有今日我們所見到的公共圖書館體系,這是一幅壯麗的文化畫卷。在人類文化的發展歷史上,圖書館的出現、發展,以及逐漸壯大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后,由于民眾文化素質的普遍提升、以及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日益增多,讀者越yGOozQCDmfd6e/zDv6Iqgg==來越不滿足于單一的紙質閱讀模式。現今的讀者與傳統的讀者借助于不同的媒介去填充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是讀者群體的現代轉型。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使得普通民眾面對日益膨脹的信息資源,如何進行取舍、如何實現合理、有效的信息獲得,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公共圖書館作為人類文化知識傳播的信息服務的機構,肩負著傳播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為讀者提供各種信息服務的重任。”[1]在新的時代話語背景下,孕育于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和固有文化體系的公共圖書館面臨著復雜、多樣的困難和問題。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緣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傳統圖書館的主要文獻資料形態是紙質資料和實物,圖書館的發展、壯大有乃于堅強的物質財富作為支撐;另一方面早期的文獻資源掌握在較少的文化階層手中,現代圖書館所具有的公共服務功能并不明顯。
應該承認和允許的是我們對社會現實的解讀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我們制定的策略也不應一成不變。過去的閱讀方式不是歷史的唯一選擇,只有使他們成為歷史話語的題材后,才能納入到某種具有現實意義的結構體系之中,這種關于歷史與現存的有效整合才能幫助我們獲得對于問題本質的正確認識。
2 公務圖書館服務理念的嬗變
當今社會,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日益增強。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為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各級政府到普通民眾都急切期待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呼之欲出,成為當下社會的焦點問題。縱觀各種有關素質教育的討論和分析,其根本指向首在對于未成人年的教育定位。這是因為,“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德、智、體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是手段,綜合能力是目的。”[2]公共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這是其他形式的文化教育機構所無法比擬的。而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定位上又是面向廣大民眾免費開放的,這就彌補了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之間的差距,使得公共圖書館所能發揮的作用被有效放大。為適應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也為進一步實現公共圖書館面向未成年人開放和提升核心服務能力的要求。
根據我國現行司法體系的規定,凡未滿18周歲即可認定為為成年人。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未成年人在社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將未成年人作為公共圖書館主要的服務對象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也將產生積極的社會意義。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具有多種形態,在圖書館發展的早期,主要是以手寫和紙質印刷品為主。從傳播學的角度而言,這是較早的傳播階段。其文獻資料和信息來源受制于諸多外界因素的干擾,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化資源極為匱乏,無法共社會廣泛使用。這一時期存在的公共圖書館多數為政府或貴族出資修建、維持,其服務對象十分狹窄,無法實現為未成年人服務的目標。進入到20世紀后期,現代傳播手段不斷發展,使得未成年人可以接觸到諸多形態的文獻資源。比如電子傳媒、視聽影像、期刊雜志等。這就使得未成年人獲取知識的渠道呈現多元發展的狀態,公共圖書館也必須更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做出適當的調整。只有適應了當今社會未成年人的閱讀訴求,才能真正實現公共圖書館在素質教育時代的快速發展。
素質教育時代的來臨只是公共圖書館發展歷程中面臨的眾多問題之一,但卻是最為突出的問題。筆者經過調研發現,公共圖書館原有的借閱制度存在較大缺陷。由于我們服務的主體是未成年人,就必須以滿足未成人的需求為出發點。只有實現了立體的服務模式,才能讓讀者在閱讀中收獲知識,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如何才能適應的新的時代要求,以及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是我們必須認真加以對待的問題。在這一方面,很多地方的公共圖書館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嘗試。經過他們多年的努力,不但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教訓,也逐步建構起較為合理的服務體系,值得我們借鑒。溫州圖書館建設的“兒童知識銀行”未成年人閱讀引導項目獲得了文化部、省委宣傳部相關領導、圖書館界專家的高度認可和推薦。所謂“兒童知識銀行”是一個面向少兒引入銀行理財機制來管理自己的知識財富的一種閱讀推廣方法,而不是具體的一項閱讀活動。主旨是倡導知識創造財富,平時小朋友們可以通過參加圖書館舉辦的“文明小學堂”、“愛閱讀”、“說書PK”、“文明小使者”等各類少兒閱讀活動來獲取知識幣,并存入知識銀行,知識幣可存可取,還有利息。榮登“知識大富翁”排行榜的小朋友們,將獲得正式表彰。“兒童知識銀行”活動,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以更大的熱情參加到圖書館舉辦的各類少兒活動中來,也讓圖書館的閱讀引導工作和社會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這一創新打破了原有的借閱模式,不僅使得公共圖書館成為了未成年人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培養興趣的土壤,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這一模式改變了公共圖書館的被動位置。
3 如何應對全新的網絡時代
21世紀對傳統閱讀模式帶來最大沖擊的網絡時代的來臨,未成年人作為掌握新知識、新技術較為迅速的社會群體。他們在很快掌握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同時,也逐漸依賴于網絡時代的閱讀模式。新的閱讀模式主要表現為以視聽資源取代紙質文獻,以快餐文化取代經典文化,以西方文化取代傳統文化。這是社會發展的客觀現實,我們不能回避。因此,作為文化陣地的公共圖書館必須調整自我定位,有效提升網絡時代下面向未成年人的核心服務能力。
對比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我們看到各級別的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年齡老化、結構不合理、學歷水平有限等諸多問題。這就使得我們的公共圖書館事業面臨諸多挑戰,他們不僅很難適應迅猛發展的網絡媒體,也很難為新媒體時代下誕生的未成年人服務群體服務。為有效改善這一狀況,筆者認為要從更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入手。只有實現了公共圖書館社會定位的校正,才能幫助工作人員認清形勢,從而形成內在的發展動力,轉變思維觀念,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受到新環境因素的影響,圖書館工作人員思維中“等、靠、要”的觀念受到了嚴重沖擊。單一的重視館藏文獻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也不能為廣大閱讀群體服務。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對相關工作人員實行在職培訓,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在意識形態層面和思維觀念層面提升,進而為核心服務能力的提升做好準備。
在現代社會,作為個體形態存在的人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如何才能應對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閱讀訴求,是公共圖書館發展過程中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其中,未成年人閱讀習慣的培養和閱讀素養的形成更是這一問題的關鍵。這不僅是因為未成年人是未來社會的主體組成,也由于未成年人引領著社會發展的趨勢。同樣是面對這一狀況,西方社會解決方式值得我們借鑒。美國是西方現代文明的代表,它的公共圖書館事業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國圖書館的一起工作都是圍繞‘一切為了讀者’這個中心而展開的,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3]正是基于這種較高水平的認定,美國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準入標準較高,不僅需要獲得經過美國圖書館協會認可的專業學位,還必須具有相關專業領域的較高學位認證。具有較高專業素質和理論素養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為美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儲備。
這種培訓不僅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學歷層次,更要努力實現服務理念的更新。只有真正做到了思維觀念的全面改革,才能有效發揮公共圖書館對未成年人核心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中,主要表現為人力資源的儲備和技術手段的革命。
圖書館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有賴于讀者的存在和壯大,沒有了讀者圖書館也有失去了存在合理性。擁有讀者卻不能有效提升服務水平、更新服務理念也會圖書館的發展面臨困境。在我國,公共圖書館的設立和建設由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出資,因此它的服務定位必然是面向廣大的普通民眾。在了解到這一狀況后,我國公共圖書館在今后的發展中就必須從多個角度切入,為實現服務讀者而積極努力。其中,未成年人讀者群體又是當前服務對象中極為重要的組成。一方面,未成年的思維觀念尚處于未定型期,對其開展閱讀習慣和閱讀模式的訓練有助于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在未能年人的教育培養中也應強化自我意識的培養,鼓勵未成年主動到公共圖書館借閱書籍、查找資料。
4 結語
隨著我改革開放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精神文化建設日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公共圖書館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未成年人作為最為重要的閱讀人群,開展針對性強的服務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周明艷.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2(2):52.
[2]張勝男.淺談公共圖書館與未成人素質教育[J].少兒圖書館論壇,2009:330.
[3]王麗瑞.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給我國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啟示[C].福建省國書館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議文集,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