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一季度,兩個疊加的數字讓中關村北部區“出了名”——中關村示范區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態勢最好的區域,一季度總收入超過4000億元,增長23%。而其中尤以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發展最為迅猛,前3個月實現總收入1880億元,同比增長25.8%。
據了解,2012年全年,僅僅在中關村北部生態科技新區,就將安排項目158個,開發建設投資有363億元,是過去5年來年平均投資額的3倍多。
目前,龍芯產業園項目一期等38個大項目正在施工,從二季度到年底,聯想總部、百度研發樓、騰訊研發中心等另外38個大企業大項目將開工建設。以高技術產業化為核心目標,中關村北部產業帶將成為中關村發展的又一核心區域。
優良的環境是基礎
從京藏高速出來,往西就拐入了北清路。沿著雙向六車道、主輔分離的道路前行,在一片片綠樹掩映之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永豐產業基地、中關村環保園等中關村園區依次躍入眼簾。
午后時分,走進綠樹成蔭的中關村環保園,中間是一塊濕地水系,沿岸是一米多寬的鵝卵石步道,歐式路燈,休閑長椅,讓人感覺進了公園。濕地、水系、森林,在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的各個園區并不少見。過去幾年,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累計完成開發建設投資561億元,沙陽路、溫泉路、污水處理、中關村二小、溫泉公園等一批工程相繼建成。
環境好了,大企業大項目爭相入駐。華為、中國人壽、航天電子等一批知名企業紛至沓來,一流科技創新基地形象初步顯現。2012一季度,中關村北部產業帶成為發展最為迅猛的區域之一,前三月企業實現總收入1880億元,同比增長25.8%。目前,北部地區入駐企業約有600家。2010年,僅翠湖科技園、永豐基地、軟件園3個園區就實現總收入750億元。
目前,華為北京研究所已經有8000多名員工,主要負責華為數據通信研發和無線終端的研發工作?!爸嘘P村北部地區安靜,風景優美,太適合研發工作了。”這是許多入駐北部區的企業共同的心聲。
2012年年內,華為北京研究所還擬在環保園新開工建設3棟研發樓,屆時員工總數將會達到1.2萬人。目前新開工項目正處于規劃、設計和手續辦理階段,亦是北部辦負責全力協調、推進的項目之一。
根據《2012年度北部地區工程建設計劃手冊》,2012年6月底前,要完成首批8個村莊的騰退收尾工作;年內新開工建設農民安置房107萬平方米,竣工100萬平方米;年內推進聯想、百度、騰訊等入園企業項目建設,力爭航天電子科研樓、北大維信二期、用友研發中心等25個項目竣工投產……
除了這些,還有150多個大企業大項目等待落戶中關村北部產業帶。這些項目經過審核,符合北京的發展方向和中關村北部產業帶的產業定位。
萬億產業區序幕拉開
2010年以來,中關村北部產業帶建設不斷增速。
說起北部產業帶這艘“航母”的建設,還得從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兩個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規劃開始。
2010年初,根據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為統籌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增強跨行政區統籌協調服務能力,北京市開始實施高端產業聚集工程,加快南北兩個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建設。
其中,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以海淀區、昌平區南部平原地區構成的核心區為依托,發揮北京北部地區創新資源密集的優勢,優化產業布局,整合未來科技城、軟件園、生命科學園、環保園和永豐產業基地等空間資源,加快建設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中關村北部聚集區的建設以研發、中試、孵化等高端產業功能為主,著力發展研發、創意、金融服務等高端產業。
但此前,海淀北部園區存在分布散、規模小、未實現統籌開發建設等問題,特別隨著北部產業用地規劃的調整,現有的北部園區建設體制無法滿足新的園區開發建設要求。
“北部高端產業帶著力發展研發、創意、金融服務等高端產業,整合未來科技城、軟件園、生命科學園、環保園和永豐產業基地等土地資源,建設‘生態良好、產業集群、用地集約、設施配套’的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敝嘘P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說,“要力爭把北部高端產業聚集區打造成收入過萬億元、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帶。”
2010年2月26日,由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環保園、創新園3大科技園區資源整合、重新組建的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北部聚集區高調亮相,拉開了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建設的序幕。
龍頭企業紛紛入駐
2010年4月1日,18個落戶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的重大項目集體開工。這批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超過600億元。此舉標志著后奧運時代北京著力打造的北部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開始浮出水面。
同期,中關村環保園內,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為了國產處理器研發打造的“龍芯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中國最大的軟件企業之一亞信也將落戶中關村軟件園。
在落戶北部產業聚集區的18個重大產業化項目中,既有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轉化項目,也有從其他地區和海外引進的科技項目。18個項目覆蓋了集成電路、新一代顯示、軟件、信息網絡和核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這些項目分別為:龍芯產業園、曙光研發中心、華為研發中心、中視中科激光顯示產業園、研祥集團北方總部基地、用友分銷管理軟件開發基地、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君正研發中心、東軟集團大廈、廣聯達軟件研發中心、北京和協航電研發生產基地、北京華勝天成科技總部基地、軟通動力研發總部、瑞斯康達科研大廈、北京中興通軟件園研發中心、亞信集團全球總部大廈、北京市天元網絡研發大樓和文思創新軟件總部大廈。
這些項目科技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特別是中科院龍芯CPU、激光顯示、曙光超級計算機這3個項目,代表了我國的最高技術水平。
而在2010年的6月29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園舉行的北部產業聚集區第二批重大項目開工暨入駐企業投產儀式又引來了無數攝像機的聚光:6個項目在北部科技園區開工建設、7家企業正式在北部科技園區入駐投產。這13家企業正式投產運營后將實現年收入85億元,稅收5億元,吸納就業人數8000人。
國家開發銀行數據中心、中國農業銀行北方數據中心、環保園F16地塊科技廠房和航空材料園一期、軟件園尚東嘉華研發中心和軟件園杰偉研發中心6個北部產業聚集區第二批重大項目正式開工。這6個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總收入46.78億元,稅收3.5億元,吸納就業人數6136人。
與此同時,大洋電機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水木源華電氣有限公司、北京天宇飛鷹微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澤華化學工程有限公司、競業達數碼科技集團和云南大港旺寶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也在同一時間在北部產業聚集區入駐投產。這7個項目預計實現總收入37.6億元,稅收1.75億元,吸納就業人數1870人。
至此,實創股份所屬北部科技園區初步形成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能源環保產業、網絡通信產業和科技金融產業五大產業板塊。
新核心逐步成型
在海淀北部新區打造中關村第二個核心——這是眾多中關村人的期盼。目前,這一構想已實現,包括中國人壽、華為、戴爾等在內的1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已搶灘中關村北部新區。
隨著不斷落地生根的重大產業項目入駐,也讓中關村北部產業帶成為了科技創新的“磁力場”,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創新資源的不斷聚集。
“到2020年,北部將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產值過萬億、人口百萬的科技創新基地,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典型地區和生態環境一流的城市發展新區?!边@是海淀北部區域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
而這一切的發展,又與中關村的發展不謀而合。如果說經過20多年發展后的中關村,已經完成了從中國“科研中心”向“創新中心”的轉化,在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區域體系創新、人才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話,那么未來的中關村,將擔負起領導中國乃至全球創新的責任,核心區更是責無旁貸。正像許多人士提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中關村,中關村看核心區!
未來核心區的發展走向,就是通過管理體制和思想觀念的創新,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把核心區建設成為創新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基地和生產科研相結合的示范基地,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輻射基地.
同時,要建設獨具特色的專業科技園區,以金融、文化、環保、通信等類型企業與產業作為核心區的特色產業,聚集各領域的資源優勢,為相關產業鏈中的研發、中試和生產機構與企業提供創新、孵化和發展。
圍繞產業發展,也要加快推進建設集研發、中試、商業配套、科普教育和生活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園區,以綠洲濕地景觀系統為主要特征的生態科技園區,以金融后臺、文化創意、環保技術、網絡通訊為園區主要產業發展方向,通過分期建設,滾動發展,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最經濟的成本和最科學的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將核心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技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