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了弘揚在“科技北京”建設背景下的創新創業文化,培育創業企業家精神,營造創新創業氛圍,使北京成為鼓勵創
新、培育創業的沃土,本刊特開辟“創業人語”專欄,歡迎在北京創業,并取得成功的人士,撰寫個人或者團隊在創
業歷程中的感悟,與讀者共享。
雖然我現在的工作是風險投資,但我更多的是一個創業者,創業了十幾年。我經歷過插隊,下過工廠,后來上大學。畢業后留學,學到博士后,進入硅谷的大公司。我從1995年開始創業,第一家公司是在美國硅谷叫OmniVision Technology公司,公司做的產品是類似于手機拍照芯片。2000年,公司在美國NASDAQ 成功上市。2001年回國創業,成立展訊通信公司,2007年也上市了。然后,我對創業投資產生了興趣,想幫助更多人去成功。2010年初成立了華山資本。這就是我的經歷。
創業如何才能成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外,我還認為“成功=準備+機遇”。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而準備是磨練。如果你練鋼琴1萬小時,應該成為鋼琴大師;練8000小時,應該成為鋼琴家;練6000小時,應該成為鋼琴教師。
目前的中國是不是“天時”呢?中國不僅成為制造工廠,還有新的技術和研發。近10年,技術慢慢開始向中國轉移,因為技術要跟市場走,跟客戶走。同時,金融、創業板和風險投資都來到了中國。原來世界上只有兩大市場:歐洲和北美。當前,史無前例地世界上出現第三個能夠跟他們相媲美的市場——中國或亞洲市場。這將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新的標準、新的游戲規劃將由市場的持有者制定。在中國的競爭已經持續白熱化,任何事情只要中國做起來,競爭的激烈程度要增加10倍。你可有親身體會?只要在中國能生存,到世界任何地方去都將天下無敵。
創業的時機到了嗎?我以為,當你有了創業的想法,夜不能寐,如果你不試一下的話,這一輩子都不甘心,那么恭喜你,時機到了。創業就不能怕失敗,但有一條非常重要,就是創業前要有評估,如果失敗,其結果是否能承受。我見到一些人,特別是學生,頭腦一熱,以為創業肯定能成功,把身家性命,把所有的財產甚至舉債創業,一旦失敗,多少年都翻不了身。
然而,歷史永遠是樂觀者推動的,如果沒有那么多不信邪的人,歷史不會快速地發展,因為大家都循規蹈矩,何來創新?創業者最重要的職責是要發現“藍?!?。一般1%的市場機會,只有1%的人看得見,所有白天鵝都是丑小鴨變的,所有干大事的,都是不被別人看好的。市場的風險遠遠大于技術風險。我接觸到的公司,沒有技術做不出來的,只有東西賣不出去的,所以發現“藍?!笔荂EO最重要的職責。一個CEO應該是公司最懂市場的人。
有兩個市場的誤區,是很多公司容易犯的錯誤。一個是陪大象跳舞。你把你的全部資源都投入到大公司的一個項目中,而這個項目對大公司沒那么重要,只要它一停,你就離死不遠了。這是第一次開公司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另一個是山寨路線,盡管有時山寨路線是對的。
“人和”是你選擇什么樣的創業伙伴?我認為,所有共同創業的創始人能走到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情況非常少見。朋友或同學共同創業最后反目成仇的人超過一半,還有“發小”,從小長大的這種人就更不靠譜了。選擇創業伙伴,他的口碑非常重要,只要用心,調查一個人的口碑并不難。
(文章來源于中關村科技園區協會聯席會主辦的中關村
創業講壇,由晨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