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電腦的使用中經常會遭遇到這樣的狀況:一些程序進程自動駐留后臺,并且會悄悄地進行自動更新或者內容下載,很多帶寬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被消耗掉了。如今,有一個專有的名詞來描述這種程序“Selfish Application(自私的應用)”。
“自私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害,然而對于企業應用來講就大不同了。在企業內部的局域網中,往往連接著數百臺甚至上千臺電腦,如果這些電腦都安裝了這種“自私的應用”,那么對帶寬的消耗將是非常巨大的。“很多軟件在設計之初就以盡快完成更新和下載為前提,這樣的話其幾乎會占用全部的帶寬。”BlueCoat全球高級營銷總監Steve Schick表示。
在“自私的應用”這種新挑戰的影響下,網絡管理正呈現出新的趨勢和特征。Steve Schick認為,這些特征包括三個方面:可視化、可遷移性以及可管理性。所謂可視化,是指用戶能夠對占用網絡帶寬的應用程序進行監控,分析出帶寬正在被什么樣的應用所占據;可遷移性則更多用于降低帶寬被無序占據所造成的危害;可管理性是與可視化相輔相成的一個特征,在用戶了解帶寬被占用的具體信息之后,就需要利用服務質量策略等功能有效調配帶寬使用比例,實現對“自私的應用”的管理。
一直以來,BlueCoat PacketShaper和Mach5兩款產品都在為應對“自私的應用”這一挑戰而努力著。PacketShaper主要用于實現網絡管理的可視化和可管理性,Mach5則偏重于可遷移性,通過本地緩存實現應用加速。相較同類產品,PacketShaper擁有較高的精細度,可以實現內容感知與監控,并且支持IPv6協議。同時,通過分布在全球各地包括北京在內的信息分析和數據收集中心,PacketShaper可以實時更新內部規則,做到對最新應用的感知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