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俄狄浦斯是希臘羅馬神話中最悲哀的形象。他無意間殺父娶母,犯下雙重罪孽,最終自我放逐并客死異鄉。本文從出生——成長——殺父——娶母——死亡這五個階段,通過與同時期別的人物進行比較,剖析俄狄浦斯的個性、情感和心理,解讀無辜的俄狄浦斯緣何空自背負戀母的罵名,探討其難以擺脫命運控制的悲劇根源,揭示人類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重重阻力。
關鍵詞:俄狄浦斯 殺父娶母 戀母情結 悲劇
“俄狄浦斯情結”是弗洛伊德首先創造使用的精神分析術語,又稱戀母情結,指六歲前兒童對雙親中異性一方無意識的眷戀及對同性一方的敵視。① 讓弗洛伊德獲得靈感的故事《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流傳千古的名作。故事來源于古希臘的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傳說,而又加入了索福克勒斯的藝術創造。俄狄浦斯是希臘羅馬神話中最悲哀的形象。他無意間殺父娶母,犯下雙重罪孽,最終自我放逐并客死異鄉。
底比斯王拉伊俄斯在年輕時劫掠了恩人之子。婚后多年未有子嗣,從神諭中獲悉:由于自己早先的罪惡,他的兒子命中注定要殺父娶母。兒子出生三天后,他派人將嬰兒丟在荒山下。俄狄浦斯的生父拉伊俄斯卑劣無恥、自私自利。為了一己之私,可以罔顧信義和倫常。這樣的人被命運詛咒是罪有應得。可惜的是俄狄浦斯卻命定要背負父親的罪孽,承受命運的懲罰。他出生僅三天,就被父母遺棄。他何其無辜與不幸!
俄狄浦斯最后被科林斯國王波呂玻斯收養。波呂玻斯夫妻沒有兒子,對俄狄浦斯倍加疼愛。在父母的疼愛下,俄狄浦斯成長為一個快樂自信的青年王子。對于不幸的棄子俄狄浦斯來講,這樣健康的成長環境是何其重要和珍貴。不過,令人疑惑的一點是年輕而出色的俄狄浦斯王子并沒有自己的愛情,故事中沒有文字提到他對青年女性的愛慕。比較希臘羅馬神話中別的男性人物形象就會發現,俄狄浦斯愛情的空白有些怪異。最負盛名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英俊多情,先后娶了三任妻子;珀耳修斯為年輕美貌的安德洛墨達所動心,忍不住英雄救美,訂立鴛盟;伊阿宋情陷美貌聰慧的美狄亞,攜其私奔,成就奪取金羊毛的偉業;年輕的阿喀琉斯隱居在斯庫洛斯島國王的宮廷時,與美麗的公主相愛并秘密結婚;即便是同為棄子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伊得山山坡上放牧時就娶了仙女俄諾涅。希臘羅馬神話中幾乎每個成名英雄都有著難過美人關的經歷,唯獨俄狄浦斯的感情世界是空白的。俄狄浦斯出類拔萃以致招人嫉妒,那個因嫉妒而對他懷恨在心的醉漢道出了他不為人知的身世。如此出色的男主人公絕對是女子心儀的對象。難道真如弗洛伊德后來命名的“俄狄浦斯情結”一樣,俄狄浦斯有戀母情結嗎?父慈子孝,父母疼愛有加。在這樣幸福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俄狄浦斯快樂自信,不會有所謂的“戀母情結”,唯一的解釋就是俄狄浦斯還沒有碰到令自己心動的年輕女子。
懷疑自己的身世,俄狄浦斯來到了阿波羅神廟。太陽神沒有給他想要的安慰,反而給了他一個更可怕的答復:預言他將殺父娶母。因為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俄狄浦斯一直把波呂玻斯夫妻視為親生父母,從未有所懷疑。他不敢回家,擔心命運之神會指使他殺害父親,使他喪失理智娶親生母親為妻。由此可以看出俄狄浦斯本性善良正直,具備高尚的品格。俄狄浦斯以為養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他對她充滿了敬慕和愛戀。這份愛是正常的母子之愛,而非男女之情。弗洛伊德所謂的俄狄浦斯之戀母情結,依據是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最終結果,而不是依據俄狄浦斯真實的心理和情感。在幸福的家庭中長大的俄狄浦斯人格高尚、心理健康,對于疼愛自己的父母絕對沒有非分之想。俄狄浦斯的人品高貴至此,卻枉自背負戀母的千古罵名,成為戀母情結的始作俑者,他是何其無辜!
俄狄浦斯開始反抗命運,他逃離了自己生長的國土,卻在一個十字路口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拉伊俄斯。這對父子都生性暴烈。拉伊俄斯不能忍受路人對他的蠻橫無理,他為了面子去教訓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俄狄浦斯不能忍受車夫對他的無禮,他為了自衛被迫還手,以寡敵眾。就這樣,父親和兒子都在小心回避的神諭,還是悲慘地應驗了。這個十字路口,是俄狄浦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他無意間殺死了生父,犯下了第一重罪孽。這個十字路口的第一次錯位,直接把他引向了覆滅之路,渾然不知的他一步步陷入命運女神為他編織的命運之網。
俄狄浦斯來到底比斯,人面獅身的斯芬克司正在那里作惡,把猜不出謎語的過路人都給吃了。暫代國王的克雷翁無奈,只得懸賞:除掉斯芬克司者將當上國王,并娶新寡的王后為妻。俄狄浦斯爬上了斯芬克司蹲守的懸崖,自愿解答隱謎。螻蟻尚且偷生,年紀輕輕的俄狄浦斯為什么敢于赴死?主要原因是俄狄浦斯并不珍視他自己為不祥的預言所苦惱著的生命。因為不惜生命,所以就不懼死亡,無所畏懼。別的原因呢?當上一國之君,步入權力的頂峰,這對于俄狄浦斯具有足夠的誘惑力。再者,聰明的俄狄浦斯應該是自信的,而事實證明他覺得斯芬克司給出的謎語很簡單。俄狄浦斯毫不費力地猜出了謎底“人”,斯芬克司羞愧難當,跳崖自盡了。斯芬克司的謎語是:“早上走路四條腿,中午走路兩條腿,晚上走路三條腿,這是什么?”這個謎語在全文中有很大的寓意。俄狄浦斯的回答宣告著,愛琴海域的古希臘人已經在自我意識中把自己從動物界中開始提升出來了,人類開始認識自身、反思自身了。然而,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又是何等的有限,以至于根本無從把握那懸在他們頭頂的命運之網。正是因為人類對自身這種既初步又模糊的認識,才使得剛剛產生了自我意識的人類試圖擺脫命運的咒語,卻反倒使自己在命運的泥潭中陷得更深。② 俄狄浦斯解開了斯芬克司的世上最難的謎題,卻不能解開自己的生命謎題。與他而言,此時的成功只是吹響了來日沉淪的號角。
勇武睿智的俄狄浦斯解答了謎題,除去了為禍一方的怪物,被擁戴為王,并娶寡后為妻,生育了二子二女。俄狄浦斯已犯下亂倫的重罪,他卻一無所知。俄狄浦斯為什么沒有拒絕出任國王呢?冒著死亡危險換來的勝利果實被雙手呈送在面前,恭候著勝利者的笑納。這個成果非盜非搶,這個答謝是理所應當,也是眾望所歸。相信此刻很難有人能夠拒絕,俄狄浦斯的接受是每一個渴望功成名就的人對于權勢的正常反應。權力的誘惑又有誰能抵擋呢?苛求俄狄浦斯拒絕誘惑,是不近人情的。希臘羅馬神話中的英雄少有善終。縱使他英雄一世大都卻窩囊而死。③ 忒修斯窩囊到被人算計落海淹死;赫拉克勒斯被老婆的愚蠢害得中毒而死;伊阿宋更是窩囊,他被老婆美狄亞氣得絕望自殺④;珀耳修斯算是例外,他無意繼承死于己手的外祖父的王位,而遠去亞洲,從此幸福終老。珀耳修斯的幸福人生在于他對王權的放棄,對權力的淡定。盡管俄狄浦斯聰明睿智,但是他和別的希臘青年一樣,渴望揚名立萬,渴望建功立業。面對唾手可得的權勢,內心對于權力的渴望使他選擇了王位和寡后,而他對于寡后絕對不會有正常的男女愛戀。再者,俄狄浦斯從未見過生母,戀母之說更是無從談起。顯然,俄狄浦斯很清楚他要娶的女人并非妙齡,與他并不般配。王權已使他不去計較那位寡后的年齡了。他只是把她當做一個普通的女人,一個登上王位而必須履行的承諾,決計不會料到她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伊俄卡斯忒。
俄狄浦斯王聰明誠實,熱愛真理,關心人民,深得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很多年后,底比斯發生瘟疫。俄狄浦斯真誠地想為城邦消弭災難,卻步步臨近他自己的毀滅。他想盡各種辦法去查訪兇手,結果發現兇手就是他自己。極度的悲痛進一步釀成慘劇,伊俄卡斯忒自殺,俄狄浦斯悲憤欲狂,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并請求放逐。由大女兒安提戈涅相伴,俄狄浦斯開始了在希臘全境漫長的流浪。在國王忒修斯的庇護下,俄狄浦斯有尊嚴地死去,解除了一切痛苦和悔恨。在一切都真相大白之后,俄狄浦斯高尚的人格顯露無遺。他沒有采取暴力維護自己的統治,而是敢于面對現實,承擔責任。在俄狄浦斯的家族中,他高尚的人格使他卓爾不群。他的父親拉伊俄斯忘恩負義,自私暴烈;他的雙生子迷戀權力,自私無情,自相殘殺而死;而母親伊俄卡斯忒愚魯軟弱,遇事缺乏主見,最終羞愧自盡;大女兒安提戈涅勇敢倔強,有情有義,敢于相助父兄,不過最終被克雷翁逼得自盡。軟弱怯懦的小女兒伊斯墨涅未婚無子,孤獨終老。這個被命運所詛咒的家庭以絕大多數成員的非正常死亡結束了他們的不幸。
俄狄浦斯的悲劇在于,他清白無辜,卻要承受先人的罪惡;他越是竭力反抗命運,卻越是陷入命運的羅網;他越是想為子民造福,卻越是把自己逼上了絕境。他本是一個高尚人物的典型,身上有著堅強的意志和正直的品格,有著睿智、英明的光芒和仁愛、勇武的色彩,卻命定要犯錯誤,受到命運的懲罰。俄狄浦斯的悲劇不在于他的結局有多么悲慘,而是在于他的掙扎——掙扎在無用的反抗過程中。個體的反抗意志在無所不在的命運之網里顯得是如此渺小,如此無助。他的悲劇說明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道路,注定是困難重重的。
① 郝澎:《古希臘羅馬神話與西方民間傳說》,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08頁。
② 翟文明:《話說世界(文學上卷)》,中國和平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5頁。
③ 王磊:《希臘羅馬神話欣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頁。
④ 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劉鎮北譯,哈爾濱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頁。
作 者:黃春麗,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